高淳周氏宗谱周氏祠堂

    中华周氏网 2012年5月11日 周氏家族


 传承

当村干部小心翼翼地打开刻着篆字的书箱时,记者看到了摆放整齐的50多卷线装《周氏宗谱》。

这里是高淳县砖墙镇三和村,全村3000来人,95%左右都姓周。几乎每位村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他们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的后人。周瑜曾在固城湖上操练水师,他的一个儿子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至今。证据之一是这部从南宋时就开始修撰、一直修到1930年的宗谱,另一个证据是村部对面的周氏宗祠,这座宗祠是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当年被列为江苏省十大文物普查发现之一,最近正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如果申报成功,周氏宗祠就成为高淳县第一处“国保”文物。

如果没有本地人指点,外人很难在一片新建楼房和高大的绿树丛中找到已经不是那么高大的周氏宗祠。“我小时候,祠堂是村子里最高大的建筑,村民每年都要在祠堂祭祀祖先。”义务看管周氏宗祠20来年的退休干部周典刚老人说。这位八旬老人说得没错,进入略显破旧的周氏宗祠后,我们发现,这座祠堂足有三层楼高,这在明代和清代,当然是农村中难得一见的高层建筑。

“尽管高淳县的历史文化遗存很多,但我们一直把主要注意力放在高淳中部和东部丘陵地带。当周典刚老人打电话给县文保所时,我还在想,位于固城湖边的砖墙镇,历史上多次发生水灾,还能有什么文物遗存呢?可是到了祠堂一看,我惊呆了!”长期从事县内文物调查和研究的高淳县文保所副研究员濮阳康京回忆前年初次察看这座祠堂的感受时说,祠堂基本保存完好,宽度与现在农村三间房相仿,祠堂内的十来根柱子是楠木的,很名贵。更名贵的是祠堂的横梁,叫文梓木,不仅不易腐烂,还有弹性。“当爬到高处仔细观察横梁上的雕刻时,我如痴如醉,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精湛的木雕!后来我陪省内著名古建筑专家戚德耀和叶菊华来看过,他们两位说,一根横梁横挑三间屋顶,这样的结构省内古建筑中找不到第二家,说明建祠堂的古人能够非常巧妙地利用建筑力学原理。”

周典刚老人感到自豪的不是由他向文保所提供了宗祠和宗谱的信息,而是一代代村民冒着危险自发地保存这些文化遗存的精神。他说,“破四旧”时,红卫兵要砸烂这座宗祠,年长的村民坚决不同意,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怎么能毁掉!双方出现了紧张的对峙。幸好当年担任砖墙公社革委会主任的蒋国屏知道这座祠堂的价值,但他又不能与红卫兵硬干,只好想出一个办法:把祠堂给公社供销社当仓库。祠堂成为集体财产后,红卫兵就不能毁坏了,这样才幸运地保存下来。

前些年,有文物贩子向村民打听能不能购买祠堂里的木雕,出价很高,但村民坚决拒绝了。后来,有一户村民家门口的石狮子被盗了,村民怕祠堂里的木雕、石雕遭遇同样命运,从此开始自发地看护祠堂。

《周氏宗谱》得以保存下来,同样不容易。目前保存在村部的宗谱很完整,一卷不少,这是今年3月由已故村民周贻玉的后人捐赠的。当年,为了躲过“破四旧”,这位朴实的农民把这部祖宗留下来的宗谱,藏到木制翻水车储水箱里,只有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当地祭祖的日子,才敢偷偷拿出来晒一下。

“正因为有了这部完整的宗谱,我们现在才可以清楚了解周氏宗祠的来龙去脉。”濮阳康京说,宗谱上记载得很清楚,周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有三进;清太平天国军路过砖墙时一把火烧了祠堂,现存的周氏宗祠是清咸丰年间族人鸠资重建的,原有两进,即门房和享堂,门房在1939年被侵华日军烧毁,主建筑享堂幸存。此外,调查中还发现两块十分精美的石雕和一座古井。单就宗谱上记载的民俗和修谱准则,价值就很高,对研究中国宗谱文化和地方民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分享按钮>>高桥新庄村多处明清古迹保存完好
>>白云区现周敦颐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