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烈士郑作民--湖南新田县高山村人

    中华郑氏网 2009年2月12日 万家姓


 
姓名:  郑作民
别名:振华、文贝、治新
生辰:1902  祭日:1940年2月3日
籍贯:湖南新田县
地区:湖南新田县高山村人
学 籍: 黄埔军校一期
党 派: 中国国民党
军 衔: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军 职: 国民革命军第2军副军长兼国民革命军第9师师长
历任教导团特务长、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1军1师营长、团长。
1929年起任9师团长、旅长、副师长。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少将。
1938年6月任9师师长。
1939年12月任2军中将副军长兼9师师长。
1940年2月3日于广西上林阵亡。
1940年6月11日追授中将军衔。
郑作民(1902—1940.2.3),湖南省新田县高山乡高山村人,新田县甲种师范毕业。中国抗日英雄。
1902年生于湖南省新田县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11月底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氏、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
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平定“刘、杨叛乱”。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连、营长、补充团长,第二军九师二十五团团长。民国19年,参加“中原大战”。民国20年10月,升任九师二十六旅旅长。11月,奉蒋介石之命率部参叩对工农红军第二次“围剿”;之后在第四、五次“围剿”中,郑作民均以种种借口,迟迟不前,尤其眼见日本帝国主义觊觎中国,感到不应该老是中国人打中国人。因此,曾遭蒋介石撤职处分,调陆军大学待训班学习,后仍任旅长。

“七七事变”后,时任第二军九师师长的郑作民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誓死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先后参加淞沪会战的广福战斗、徐州突围战和武汉会战中田家镇守卫战。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时任国民党陆军第2军第9师副师长的郑作民,奉命参加淞沪会战。郑作民同师长李延年指挥第9师,协同其他部队,在广福线同日军展开激战。他们冒着敌人猛烈炮火顽强地阻击敌人,狠狠地打击了日军。
1938年5月,郑作民率部参加了徐州会战,此时,徐州会战已进入第三阶段,即徐州突围战。郑作民奉命率部随陇海兵团向西突围。连续突破日军的几道包围线,进入湖北,参加即将进行的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时,郑作民已升任第2军第9师师长。7月14日,他奉命率第9师到达田家镇,负责扼守田家镇要塞西北面。田家镇扼长江航路,屏障武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为敌我必争之地。郑作民深感这次责任重大。为此,战前,他率所部将士抓紧时间大力修筑工事,号召全体将士,团结一致,奋勇杀敌。日军进攻后,他率所部将士与占绝对优势的日军陆、海、空三军顽强战斗,浴血奋战,宁死不退,完成了阻击日军,迟滞日军向武汉推进的预定任务。
1939年11月15日,侵华日军为断绝中国海岸交通线,并控制南宁重镇作为其南进基地,出动约4万余人,在100多架飞机50余艘舰艇的掩护下,与中国军队展开激战,于24日、12月4日相继攻占南宁、昆仑关。为收复南宁、夺回昆仑关,以屏障我西南抗日大后方,国民党军事当局决定发动反攻。时已升任第2军副军长兼第9师师长的郑作民奉命率部自贵州都匀出发,开赴昆仑关前线,参加昆仑关战役。临行时,他立下遗嘱,安排好家事,决心与日军血战到底。1940年1月初,部队按计划到达广西昆仑关军事要地后,郑作民立即指挥官兵增援,连同其他部队,配合第5军,向昆仑关之敌发起攻击。将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反复冲击日军占据的山头工事,终于收复了昆仑关。随即,郑作民奉命率第9师担任防守任务。而日军为确保南宁,又从广东抽兵增援。2月2日,日军凭借空中优势,连克宾阳等地,严重威胁昆仑关守军。后因第9师左翼的36军受到日军包围,郑作民率部前去支援,不料,遭到日军的层层包围。2月3日,为扭转被动局面,郑作民冒着日军炮火,指挥部队进行反击,不幸身负重伤,壮烈牺牲。时年38岁。
郑作民为国捐躯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授他为陆军中将。国民党中央的挽联是:“马革裹尸还万里,虎贲遗烈壮千秋。”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题挽“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并电慰其家属。


分享按钮>>屈原生命中的三种悲情
>>【历史巨献】屈原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