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姓的详细介绍

    中华蒋氏网 2009年5月5日 蒋红亮


一、源流
(一)蒋姓出源有二:
蒋氏出自姬姓,为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之后,以国名命氏。
据《元和姓纂》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期思县因期思公复遂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淮滨县。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称蒋姓。
(二)少数民族中有蒋姓。
满、蒙古、回、拉祜、保安、布朗、苗、瑶、傣、土家、壮、羌及苦聪人都有蒋姓。
蒋姓的最初发祥地为河南,尊伯龄为处姓始祖。伯龄受封大约是在公元前1046年,当时的封国在河南省尉氏县西。大约在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西周为了强化对淮河中上游地区的控制,将姬姓蒋国迁至河南淮滨县东南。西周末,蒋伯龄的第九世孙蒋诞(字仲世)为周幽王的太子太傅。周幽王命蒋诞之子蒋薨返蒋国,越十代孙蒋蟾一直住在河南的弋阳,传位到蒋简。战国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楚宣王灭蒋国。蒋氏后裔除部分留居河南之外,其余都四处流亡。秦汉之际,蒋姓已进入陕西、山东等地。其中,进入山东的蒋氏在博兴、寿光两地繁衍发展最快,成为当地名门望族。他们以“乐安”为堂号。也有一支蒋氏转徙至辽城,蒋简的第十代孙蒋球隐居于邱山之下。西汉惠帝时(公元前194~公元前188年),蒋球的第七代孙蒋衍移居关中咸阳。蒋衍的第四代孙蒋良由关中卜居杜菱(西安)。蒋良的孙子蒋诩哀帝时(公元前6~公元前1年)为兖州刺史,为避乱,退隐江陵(湖北荆州沙市)。蒋诩的裔孙就是大名典典的蒋横。东汉初,蒋横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特别是征讨赤眉有功,被封为“逡遒侯”、任大将军。司隶羌路诬陷蒋横谋反。光武帝信以为真,诛杀蒋横。蒋横9个儿子避祸南逃。蒋横的冤死,朝野不平,民谣四起:“君用谗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光武帝醒悟,下旨彻查蒋横冤案,处斩羌路,并将蒋横九子随地封侯,即:公华侯颍、会稽侯郑、临苏侯浙、临湖侯曜、浦亭侯巡、临江(今四川省忠县)侯川、九江(今属江西省)侯稔、云阳(今陕西省淳化)侯默、函亭(今江苏省宜兴)侯澄。蒋横一族也因此扩衍至江南的江苏、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并且成为当地的开基始祖。尤其是在江苏宜兴的蒋澄成为江南蒋氏中最大的一支,后裔遍及江南各省。东汉末年,一支河南蒋氏迁徙至山东东莱郡,三国时曹魏的蒋济即为其后裔。蒋翊的第十世孙蒋休自乐安迁义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其后裔分衍于浙江奉化一带。
三国末期,零陵郡人(今湖南永州零陵人)的蒋琬继诸葛亮为蜀国丞相。蒋琬(193~246年),字公琰,零陵郡人(今属湖南永州零陵人)。据湖南永州、广西全州梅潭《蒋氏通谱》载:蒋琬为蒋横的第十一世孙。蒋琬年青时就以才能闻名于郡县,随刘备入蜀。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封蒋琬为尚书郎。诸葛亮主政时,任他为东曹椽,举茂才,迁参军,又迁长史,加扶军将军。诸葛亮去世时推荐蒋琬替代他为相,进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后封为安阳亭侯。魏灭蜀时,蒋琬长子蒋斌、次子蒋显皆战死。西晋咸宁元年(275年),蒋琬第三子蒋赞携母毛氏迁居广西的全州洮阳梅潭;其后子孙散居湖南永州、广西桂州之间。全州进分之六十的蒋姓都出自蒋赞这一支。
唐总章二年(669年),陈元光入闽开漳,有蒋姓将佐随军入闽,落籍八闽。至宋代,蒋氏族人已遍及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明末清初时,福建、广东的沿海蒋氏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甚至移居海外。蒋介石败退台湾时,浙江蒋氏大批族人也随同迁台。蒋姓在长期的迁徙与繁衍中形成主要郡望地有:东莱、乐安;主要堂号有:乐安、钟山、九侯、居易、亦政、慎枢等。蒋姓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第43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0.47%。以四川、江苏、湖南、浙江四省蒋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蒋姓总人口的60%。
二、入明与迁徙
唐广明元年(880年),蒋高因避战乱入闽,定居于德化县上涌乡龙岭金山。蒋高的第四子蒋喦又迁居仙游西乡万善里,(今榜头镇)。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蒋喦的第十二世孙蒋公于携子蒋千二打猎到尤溪汤川下井村佳湾,结茅而居。后,蒋千二移居尤溪汤川的坑底(即今下井坑底垅);后裔分迁尤溪的溪尾秀桥、长华,西滨七斗以及南平的巫台、新坑等地。蒋千二的第三世孙蒋万一迁居大田县四十五都东奄池(现广平镇五丰村);蒋万二迁居尤溪汤川的上厅(今下井);蒋万三迁居漳州府龙岩县溪南;蒋万四迁尤溪的大厝坑底(今秀桥、长华);蒋万五、蒋万七迁居尤溪的三十都蒋洋;蒋万六迁居宁州府罗源县;蒋万八迁居尤溪的四十都莲浦;蒋万九迁尤溪的四十五都汤头乾;蒋万十迁居沙县东门(今凤岗镇东山村)。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第十七世孙蒋松五移居二十五都福藤坑(今台溪乡福廷坑)翌年,蒋松六移居二十二都玉溪(今中仙乡玉溪村)。
唐末,蒋勇举家南迁入赣。蒋勇之子蒋纪入闽,居宁化石壁,宋代迁福建的长汀。据广东《兴宁县志》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蒋纪的第七世孙蒋和任汀州游击,征寇阵亡,葬于广东的梅州。蒋和之子蒋法德袭父职,官至南昌总兵。蒋法德解职后卜居广东的梅州;其后裔分衍广东的兴宁、惠州、淡水等地。
南宋宝庆年间(1226~1227年),尤溪县汤头的蒋万一、蒋万七兄弟迁徙至大田县,分居于五峰、前坪。(见大田五峰《蒋氏族谱》、大田前坪《蒋氏族谱》)
明代时,蒋源清从尤溪二十都(今汤川)腾峰调迁十八都(今溪尾)萃田后迁居十八都(今雍口村)下坑;其后裔蒋上明移迁西滨七斗王村,开基立业。
三明市蒋姓人口有12432人,在的三明市姓氏人口中列第43位,占全市总人口的0.46%;其主要集中在尤溪县、大田县。其中,尤溪县有蒋姓人口6359人,占全市蒋姓总人口的51.15%。具体分布为:三明市区814人,永安市539人,沙县465人,建宁县155人,将乐县190人,泰宁县43人,尤溪县6359人,宁化县53人,大田县3607人,明溪县137人,清流县70人。
三、谱牒与文物
(一)谱牒
尤溪中仙玉溪村《蒋氏族谱》
尤溪中仙玉溪村《蒋氏族谱》始修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首修入闽蒋高七房七子族谱。后有过多次续修。
尤溪中仙文井村《蒋氏族谱》
尤溪中仙文井村《蒋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1958年曾重修。
尤溪汤川《蒋氏族谱》
尤溪汤川《蒋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分三个部分:一传纪地志、二世系、三世纪。
大田五峰《蒋氏族谱》
大田五峰《蒋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其开基始祖为蒋万一,南宋宝庆年间从尤溪县汤头迁居大田五峰。
大田前坪《蒋氏族谱》
大田前坪《蒋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其开基始祖为蒋万七,南宋宝庆年间从尤溪县汤头迁居大田前坪。
(二)宗祠
尤溪文井村蒋氏乐安堂
尤溪文井村蒋氏乐安堂始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由蒋福五所建。该祠堂建筑规模辉宏壮丽,正堂为三层楼,上下两厅,前有门厅,大门,设上下天井,设计奇特,巍峨壮观。文革期间,该祠堂被毁,于1981年重建。
尤溪汤川蒋氏祖厝
尤溪汤川蒋氏祖厝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上年(1284年)。该厝为增式廊,分上、下厅与后楼。
尤溪汤川龙井蒋氏祖厝
尤溪汤川龙井蒋氏祖厝始建成于元正统十三年(1345年),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被莆贼李丘、兵贼曹琳焚毁,明嘉靖四十五年重新建造。
尤溪西滨七斗村《蒋姓族谱》
尤溪西滨七斗村《蒋姓族谱》始纂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由蒋以候主持编修;1984年,由第四十代族长蒋绍安主持续修;2002年,由第四十代族长蒋绍武整修族谱。
尤溪中仙蒋姓朝阳堂二祠
尤溪中仙蒋姓朝阳堂二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该祠堂毁于文革期间。
尤溪玉溪村蒋姓大宗祠
尤溪玉溪村蒋姓大宗祠,又称上房坊,始建年代无考。该祠是一座纯木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288平方米,占地面积485平方米,由六扇,正厅堂,两边房,两厢房,左右后通廊,后厅,上下埕,围墙,小门组成。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初八,该祠被德化县苏亿土匪焚毁,民国34年重建,1987年全面维修,为当时全县修缮最完整的大祠堂。
四、人物
(一)古代
蒋高
蒋高,尤溪蒋氏开基始祖,唐广明元年(880年)任江西吉洲刺史,后擢兵部尚书左仆射。
蒋樟
蒋樟,尤溪中仙文井村人,北宋开宝元年(968年)尚书仆射。
蒋敏
蒋敏,尤溪中仙文井村人,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为吏部侍郎。
蒋安土
蒋安土,尤溪人,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 特奏名。
蒋福成
蒋福成(生卒年无考),尤溪县人,本是尤溪炼铁场的炉主。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蒋福成联络县人起义军领袖郑永祖,响应沙县邓茂七起义,率领炼铁工人和农村贫民造反,10多天,聚众万余人,攻破尤溪县城。他率军向沙县进军,与邓茂七部汇合,攻占延平府,北上破顺昌、邵武,攻光泽,据杉关。正统十四年二月,邓茂七被叛徒出卖,在延平陷入明军伏击圈不幸阵亡。四月,义军仍在各地坚持与官军战斗。后因官军不断增援,义军终被各个击破。蒋福成血战于乱军之中,下落不明。
蒋秉铨
蒋秉铨,明代尤溪汤川人,曾任建宁府教授,江西盛藩长吏。
蒋尧勋
蒋尧勋,明代尤溪汤川人,任广东高州府吴川县知县。
蒋之椿
蒋之椿,清代尤溪汤川人,任福州东门巡检。
(二)现代
蒋冠祥
蒋冠祥,大田太华乡汤泉人,民国31年(1942年)参加革命,任中共特委工作人员,民国34年9月在龙门夺枪战斗中牺牲。
蒋辉
蒋辉(1930~1950年),尤溪县汤川乡下井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任第二野战军军大25大队文化干部,1950年3月14日在贵州省惠水县剿匪战斗牺牲。
蒋宗泗
蒋宗泗,大田太华乡汤泉人,地下党接头户,1950年3月被捕折磨致死。
蒋清广
蒋清广,大田太华乡汤泉人,民国32年(194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晋江军分区独立营连长,1951年在仙游县剿匪时牺牲。
蒋超
蒋超(1894~1951年),字其陞,号逸尘,大田县广平镇五峰村人,曾任县监察委员、广平区分部书记、大田县参议长、福建省参议员等职。民国17年,他不就卢兴邦委任的旅长之职,离家浪游上海、南京、北平等地,经人介绍进入北大旁听,认识了爱国志士蔡公时遗孀和教育家陶行知,深受其民主思想的影响。民国22年,蒋超回乡创办万厚小学,组织大田陶行知生活教育社,推行陶行知的“全民教育”、“教育救国”和“乡村师范”的主张。同时提倡解除女子缠脚,严禁赌博和抽鸦片。民国27年,蒋超在中共大田地下党的启发下,支持印刷《田民呼声》5期,揭露大田县长廖基贪赃枉法的罪行,迫使福建省当局把廖基调离大田。民国32年4月,省保安处成立“大田县特种会报”剿共组织,蒋超被聘为调查员,参加剿共行列。民国38年7月,尤溪县解放后,蒋超表示愿意弃暗投明,将其武装编入均溪游击大队二连,参加解放大田。1951年7月,蒋超被镇压,1987年根据起义投诚政策给予平反。
蒋光斗
蒋光斗(1917~1946年),大田县前坪村人,民国28年(193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1年2月,蒋光斗任中共闽中工委汤泉直属区委书记。他认真从事党的统战工作,使乡队副郑友三支持革命,以他家为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  民国33年5月,蒋光斗任中共闽西北特委汤泉直属区委书记。党组织派他跟从特委常委蔡敏开辟闽赣边新区,打通秘密交通线。其时,他身患肝病,组织上要照顾他隐蔽养病,但他坚持跟蔡敏一道,开辟永安洪田根据地和通往建、泰宁的交通线。民国35年2月,蒋光斗在明溪县境内执行任务时被捕。在狱中,他坚持斗争。敌特借口把蒋光斗押赴省城永安,在途中便杀害了他,时年29岁。
附:
蒋氏大宗碑记

昔者,周公正天地之纪,立君臣之度。朝诸侯于明堂;复宝命于元子。于是,旌以车服,锡以山川。虽名上公之位号,实用王者之礼乐。然犹大录丰功,优命诸子,宅鲁候於曲阜,城蒋国于期思。父邦于前,子邦于后,得姓之始,斯非盛欤!是以,再见春秋,永为藩辅。受介圭而作瑞,分宝玉而展亲,备物典册,异姓为后,南面享者,十有余世。其后,天子微弱,下堂而见诸侯;大国凭陵,戎车而窥王室。汉阳宗国,楚实侵并,既食采于漆水,又转封于辽城。爵土虽微,亲贤不替,自是侵以吞削,又居于安乐。汉徙贤豪,以强京辅,我蒋氏迁于杜陵,干叶扶疏,皆为岳牧。有若父临上党,子守弘农。初并命于帝庭,别增荣于王相。欲加宠异,分赐黄金。依汉室之仁恩,成我祖之光显。兖州继美,高世而立,拂衣灞上,不窥王莽之朝,卧病长安,犹载杜陵之水,优闲三径。荆棘塞门,名先两龚,游止二仲,迹列於高士,行书与孝子,猗欤休哉!有若步广加冠,应生美其礼,乘舆奉辔,钟会重其才。贤能继出,文牒交映。及乎,汉室崩颓,三分鼎立,俱有德命,并显当时,大司马之匡蜀也,才非百里,运筹三分,统武侯之后事,成刘主之霸功。护军之捍吴也,举忘私誓,俱用节俭。存锡卫府之帐,殁赐芜湖之田,太尉之卫魏也,军国大事,文武兼资。高论总于万机,嘉谋协于三主。溯乎兖州之后,三叶至于大将军,逡遒侯遭遇谗慝,功业夭枉,九子浮于广陵,两祖址于羡阳。泰伯之高让,延陵之高节。尔其川泽平远,气象清和,君山磅礴绕其前,鬲湖泓澄介其里。虽圣贤之后,宜有明德,亦形胜之地,必生通才。不然,何以宗党雍熙,闺门郁穆,世称嗣学,家践德义。太邱父子,羔雁成行,平原兄弟,文章连价。自过江以还,凡数十年,或书当代之史,或列先贤之传,礼乐各位,纷纶葳蕤;不可遍举也!余闻之:高则颠踬,卑则沦圮,霍、阳、韩、魏,既勘剪灭,栾、囗、胥、原、降为皂隶。而我蒋氏,永中和之气,守礼让之族,根深叶茂,源派灵长。是以东西两宗,繁衍千室,皆聿修厥德,无忝前人。翰飞士林,武接贤路。夫一日复礼,天下归仁。况累代冽涣乎!高祖陈长沙国侍郎,随朝请大夫府君,所存者大,所及者远。历隋主巡幸维杨,百司兼食,公献米万担,用廪千官,手诏优宠,谦让而退,以全乎高也。曾主建安府君,进退观时,偃趋顺世,邴生自克,陶令归来,荷庥庇于孙枝,乐琴书于亲友,任道安命,推才重贤,名士闻风,自远而至。王父郑州司兵府君,孝通神明,仁及草木,修已而已立,遗名而名高,再践王臣。一行郡掾所许,当年之友,无非高士之才,则汉阳王张柬之,御史大夫李孝杰,盖其伦也。天乎匪忱,中世而没。因昌於延州刺史府君。以积德累仁,宏才硕量,动为世则,言为时范,余风翔乎宪府,政事命于礼门。国庠取法,代仰司成。天子题诗,荣兴郡国。尝以张仲孝友,侍宴周宣,马生词赋,陪游汉武,正言直道,造膝危词,论已归于谢公,行焉避于国子,未伸王佐之略,竟失苍生之望 。小民何诂,衔哀吁天。凛敬奉于遗训,思陨坠于前烈,将何以传韦氏之经,竟太初之史。霜露之感,岁月其除,假寐永叹,维忧用老。乃考乎发源,周宗为本,稽之中叶,吴王为乡,从吴则是存乎旧,归周则不忘乎本。恭维先旨,附葬于周。自受周氏以来,无他锡姓,旁列九土,咸承一宗。虽前言往行,布在方策。至于述祖德,叙家风,固子孙之所举,不敢阙也。呜呼!惟后稷允迪于前,惟周公能开厥后,盛德之礼百世,君子之家万年。宜乎弘颂徽猷,累扬德业,乃相与崇建贞石遏立通衢,俾旧绩光于千载之上,遗美施于万叶之后。其诗曰:洪为蒋国,得姓之始,我祖受地,期思是里,文王之孙,周公之子,茅土同封,山河济美,彤弓(弓比),六辔耳耳,本支百世,荆棘塞门,蓬蒿闭径,迨乎三国,各振英声,太保光辅,魏阶已平,司马匡翼,蜀郡惟清,护军勤劳,吴朝载宁。追惟兖州,庆延良嗣,九子同徙,二宗本泊,毗陵之乡,阳羡之地,函亭云阳,蕴灵毓气,圣贤之后,形胜旁通,诗书代业,礼让家风,轩冕居贵,邱樊恭蒙,纷纶江左,籍甚寰中,恭维先德,忠孝文懿,茕我小子,衔恤茹悴,遗范未书,斯文将坠,昼则忘餐,夕则假寐,合宗聚族,刻石方塘,祖德美备,芳声载扬,仁贤继及,胤祚灵长,子子孙孙,克传无疆。


分享按钮>>蒋大伟先生的简介
>>蒋姓世界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