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文化古迹】沈光文纪念碑

  • 沈氏首页
  • 沈氏字辈
  • 沈氏相册
  • 沈氏地图
  • 人物纪念
  • 【沈光文纪念碑】
          沈光文(1612-1688) 字文开,号斯庵,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遗臣朱由崧自立为福王时,他与史可法共同抗清,后再随鲁王退守浙江。鲁王兵败后,他隐居普陀山为僧。郑成功据守厦门、金门时,他本想从金门搭船去泉州,不料船只因风漂流到宜兰,后辗转到台南 ,当时荷兰人正占据台湾。1662年郑成功据台,带来不少明朝遗老,且以宾客之礼对待沈光文。郑经继位后,他作赋讽刺当道,因而被迫逃离台南,辗转避居於目加溜湾、大岗山、罗汉门(今高雄内门)等地。清朝治台后,沈光文年事已高,又是前朝遗臣中硕果仅存者,当时诸罗知县季麒光对他非常礼遇,并且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沈光文倡议组织 「东吟诗社」(这是台湾第一个诗社),推动诗运,对台湾影响深远。他的诗文中流露著思乡的愁绪,以及对命运的感叹。著有《台湾舆图考》、《草木杂记》、《流寓考》、《台湾赋》、《文开诗文集》等。死后葬於善化里东堡(今善化火车站附近)。

         目加溜湾(目加溜湾就是现在的善化镇)是他晚年安居之所,十多年教学行医,结社吟咏,宽爱的心感动了此地居民,成为令人怀念的对象。他拓展了整个台湾文学与教育,史称「开台文献初祖」,而目加溜湾也因沈光文博施教泽,从荒芜草莱的乡野,成为首善教化之地,故后人 将此地取名为「善化」,此地名留下了对沈光文一生的赞叹。
         现在善化镇除了有「沈光文纪念碑」,以及善化国中有「沈光文教学处遗址纪念碑」外, 因沈光文倡学有功,善化庆安宫同意将其神像入祀,与「五文昌」合祀,成为全省独一无二的「六文昌庙」,此外善化地区尚有光文路、光文楼、文开桥、斯庵桥,甚至有光文印刷厂、光文幼稚园,小镇中弥漫著对沈光文的怀念。鹿港著名的文开书院即以他命名,台南延平郡王祠、高雄大冈山超峰寺亦有奉祀处。
    地点:台南县善化镇

    ->中华万家姓--→返回→中华沈氏网首页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