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文化古迹】诏安沈氏家族的百年坚守 剪瓷雕剪出屋顶文化

    中华沈氏网 2015年1月6日 网络


   闽南人常说:“厝顶有戏出。”戏是什么?为什么厝顶会有戏出?这就要说到剪瓷雕。

剪瓷雕是一种以造型绘画为基础,运用剪裁的瓷片镶嵌在屋脊、厝角、檐下照壁等的建筑装饰艺术,是闽南建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把造型独特的铁钳,一张一合,剪出了缤纷色彩,剪出了一番奇特的意境,也剪出了闪耀于闽粤台三地的艺术奇葩。

   诏安沈氏艺圃家族是闽粤一带最大的剪瓷雕家族,历经百年,至今已传承五代。2010年8月,沈振祥、沈振泽、沈振南三兄弟被选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诏安剪瓷雕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同年,沈氏艺圃开始申报“诏安剪瓷雕工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艺藏在老辈留下的白描图纸中

  沈振泽是诏安沈氏艺圃第四代传人及现任掌门人。来到陈氏祠堂,笔者被挂在墙上的一幅名为《梅占新春》的艺术品所吸引,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幅画,走近细瞧,才知道它是一个立体的工艺作品。作品上展翅起飞的雄鹰左翅膀从墙面伸出来,用手一摸便能感觉到它的苍劲有力。

  其实,到过闽南、潮汕一带的人,无不被庙宇、祖祠等古建筑屋脊上那些做工精细的人物造型、风景图案所折服。殊不知,这些精美的造型其实都是用破瓷碎碗粘贴而成。

  沈振泽介绍说,这就是剪瓷雕工艺品。剪瓷雕是寺庙建筑中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它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彩瓷器,或利用残损价廉的彩瓷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再用它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寺庙宫观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脚、门楼、壁画,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立体感强、久不褪色的特点。

  一提起剪瓷雕,沈振泽似乎总有讲不完的话。“没雕之前一定要画白描出来,因为(可以)知道它的位置跟部位在哪里,先画一个白描出来,然后再上去屋顶上打坯,打造型,然后打好才贴各种材料的剪瓷雕的颜色。画白描图纸是剪瓷雕真正的重点所在,只有学会画白描,学会设计,才能算真正学会剪瓷雕。”

说着,沈振泽拿出了一摞图纸。“做好一个建筑,起码要画十多张以上的白描,各个方位的图纸都要画出来。这些图纸画完后,该怎么建心里基本就有底了。”沈振泽说,每完成一个作品,他们都会将图纸保留下来,作为给后辈的参考,而上辈人留下的图纸,也就成了他们的传家宝。

  剪瓷雕为何人何时创造发明已难以考证,相传,从宋代晚期兴建西山岩的“初来寺”时就已经有了该项技艺。到了明代,诏安兴建寺庙、祖祠,该项技艺便开始盛行。有清以来,诏安剪瓷雕的工匠有更多的机会与广东以及邻县的工匠进行更多的交流切磋,使该项技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诏安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种传统技艺便逐渐向东南亚及台湾地区传播。民国时期,诏安就有一些工匠应邀到台湾或者澎湖修寺庙、祖祠,其中就有专事剪瓷雕的师傅。到了近现代,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剪瓷艺术在一批艺人的手中发展到高峰,成为祖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奇葩。

  沈振泽告诉笔者,剪瓷雕在今天的闽台地区乃至东南亚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那些极具闽南地方特色的仿古建筑或园林建筑中,都少不了剪瓷雕的装饰。因剪瓷雕艺术融合了泥塑、绘画、雕刻之所长,其独特之处在于艺人们巧妙地利用经烈火烧焙的瓷片,可经受长年日曝雨淋、海碱侵袭而不褪色。每一组作品既有鲜明的内容和寓意,又色泽明快、釉面透亮、交相辉映,极富动感。

五代相传的沈氏艺圃

  沈淮东就是沈氏艺圃的第二代传人,沈振泽的祖父。据有关文史记载,从1884年至今,沈氏艺圃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五代相传的剪瓷雕世家。他们手下的剪瓷雕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闽粤一带很受欢迎。

沈振泽向笔者讲起沈氏艺圃的历史。1882年,沈振泽的曾祖父沈丁仙向该县一名建筑师傅学艺归来后,时年14岁的他开始为街坊邻居建房修庙,用剪瓷雕美化屋脊是重要的一个工序。虽然从师傅那里学到一些技巧,但样式太少、技术不精。为此,沈丁仙刻苦钻研,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花鸟、树木、动物、人物等。勤于实践、又天资聪颖的沈丁仙后来成了当地有名的建筑师傅和剪瓷雕大师,特别是他做的剪瓷雕更是出神入化、无人能比。直到1929年仙世,沈丁仙一生都与剪瓷雕为伴。

  第二代艺人沈淮东,手艺更是青出于蓝。据有关文史记载:“沈淮东…13岁随兄学艺,12岁拜林家马芦为师,智慧超凡,加上勤学苦练,其技艺超越其师兄沈面龟、沈山乡、沈火喜、杨国盛等。18岁出师便到漳浦建白鹤寺、云霄建白塔寺。1949年以前在诏安县先后修建了西坛大祠堂、大庙、斗山岩、塔桥庵、白石庵、东沈泰山妈祖庙等古建名胜。1949年以后相续修建了南山寺、甲州大庙、梅岭港庙、外凤庙等。沈师傅一生勤劳朴实,手艺高超,擅长剪瓷雕贴,兼能书画,主要有剪瓷雕的牡丹凤凰、双龙夺珠、牛郎织女、八仙过海;有海螺蛸雕贴佩莲花、松鹤图,尤其是雕贴飞禽走兽闻名闽南粤东。”

  但是对于这个剪瓷雕世家来说,剪瓷雕技艺的传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十年内乱,沈氏艺圃剪瓷雕技艺一度几近衰落。沈振泽说,当时其祖父沈淮东因年迈体衰、视力模糊,做起剪瓷雕来也比较吃力,曾有让子孙放弃剪瓷雕的念头。1979年,太平镇走马村邀请沈淮东去修建走马村大庙,接不接这个活?沈氏艺圃面临放弃还是坚持的抉择。

  当时第三代传承人正忙于修建机关建筑抽不开身,而尚未入门的孙子们又难以胜任这项工作,勉强接受怕砸了祖辈的牌子。经过一个夜晚的商讨,在第四代传承人的坚持下,第二天他们还是接下这单工程。

在前往走马村施工的前一天深夜,沈淮东和第三代传承人才把宫观庙宇屋顶照壁的剪瓷雕装饰的技艺,手把手地传授给年轻的第四代传承人。在一家人齐心协力下,这个工程顺利完成,并得到了一致好评,由此,沈氏艺圃剪瓷雕也迎来了重新发展的局面。

  剪瓷雕的绝活此后代代相传,至沈振泽的儿子沈阿斌已是第五代传承人。目前,沈氏家族已有8支剪瓷雕创作队伍,相关人员100多人,业务量占全县的90%以上,范围也扩展到广东等相邻省份。沈氏艺圃的艺人们,用手中的工具,剪出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剪出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打碎一个彩碗能造出什么

   剪瓷雕工艺看似零零碎碎,但却揉合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地理和宗教知识,很难创作出如此纷繁复杂的剪瓷雕作品。

清代剪瓷雕的材料来源以民窑五彩或粉彩瓷器为主,以红、黄、青、白、黑、青花等为六种主要色系,最初工匠多用瓷厂废弃的碎瓷和边角料,民国之后随着剪瓷雕业的高度发达,瓷厂亦专门烧制用于剪瓷雕的彩瓷碗,此外在民国时期彩色玻璃也开始少量应用,1980年后台湾艺人亦采用“淋汤”法替代瓷器堆贴,即以灰泥塑形,阴干后上釉。

  说起剪瓷雕工艺,沈振泽如数家珍。“像这个叫人物加冠,做枝骨、白花、钢线,然后手骨、脚骨分析好以后一块一块来凑,这样才十分之一。”沈振泽说,剪瓷雕的原材料“全部用潮州彩陶碗来敲,敲破成一块一块的很细,小到半分,大到三五分。其他地方都用剪具剪,我们用传统工具剪,这样一块一块慢慢剪,剪起来凑战甲,(这样不怕风吹日晒)”。

  说到这里,沈振泽语气中既有自豪,亦有几分遗憾:“我这块碗料可以做很多种,一可做凤尾毛,二可做战甲片,三可做旗尾片,所以这块碗料,没有传统的艺术源流下来,其他人不知道怎么用。”

漳州剪瓷雕中戏剧人物的雕塑多选取《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古典文学故事。每一组作品既有绘画的色泽感,又有雕塑的立体感,无论人物的神情笑貌,花开的枝叶质感,飞禽的活跃姿态,走兽的矫健动作都能层次分明、形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沈氏艺圃的剪瓷雕以可经受长年日曝雨淋,海碱侵袭不褪色而闻名,他们用来粘瓷片的材料用十分独特,用水泥加红糖水加麻茸制成,粘性强且有韧性。“红糖一定要下,以前没有现在那种酸性的水泥,就是要用红糖。”沈振泽说。

据了解,剪瓷雕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剪、黏、嵌(二者均指将瓷片粘在作品表面)和雕等环节,并结合了绘画和灰塑造型工艺,其制作工具大多为艺人自创,用于剪瓷的钳子形似老虎钳,平口,钢口偏软,25厘米到35厘米大小长短不等,亦使用界尺砍圻大块瓷片,传统的粘合剂为以贝壳灰、草筋灰(或纸筋、麻丝、棉花)、糯米粉与红糖水搅拌捶打而成的“麻糬灰”(制作时将贝壳灰、麻丝筋按比例混合,加入红糖水、糯米汤搅拌,有时还掺入一些细铜丝加强韧性,拌匀后置于石臼内捶打以增强其粘性),现状亦使用石灰和水泥替代。

其他地方也有剪瓷雕,但是工艺没有诏安这么细,颜色没有这么鲜艳,搭配、线条没有这么精巧,造型也没有这么生动。“一方面很多地方没有白描,靠想象去做就没那么准;另外就是现在很多人不了解那些文化,像寺庙上面什么天兽都可以,但是祠堂顶就不能放龙。还有古代的龙和现在的龙尾巴是不一样的,一般人也不知道这些。做古建筑装饰的,一般是用‘大四季’,像春梅、夏莲、秋菊、冬茶,很多人也都不懂。有的地方根本就不是剪瓷雕,都是做好模型烧出来的,就没有这么生动。”沈振泽指着墙上的作品,告诉笔者:“人物雕塑的神态动作以及动物花草的肌理张力最难把握。比如凤凰的翅膀、神龙躯干的弯曲程度都是有一定变化的,最重要的就是让它们活起来!”

走下屋顶,祖传手艺开门授徒

   虽然已是一门百年民间工艺,但因剪瓷雕一直只出现在庙宇、祖祠、寺院的屋脊上,“远离”人们的视线,所以长期以来并不为大众所了解。

2007年,博士生导师李豫闽带领学生来到诏安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县文体局看完关于剪瓷雕的文字介绍后,大家想看实物却找不到,只能联系正在一座庙宇的屋脊上做活的沈振泽,让他带着大家爬上屋顶参观。“牡丹凤凰”、“双龙夺珠”、“牛郎织女”等惟妙惟肖的剪瓷雕让参观人员惊叹不已,而翻墙爬壁也着实让人费劲。

  于是沈振泽找来了竹筐、筛子、木板等材料作为底座,经过染色、补料,按比例做成基本模型,再贴上各种颜色、形状的瓷片。不久,一个可以搬动的剪瓷雕工艺品就出现在面前。原本只能远远观望的艺术品,变成了各种可摆在厅堂供人观赏的工艺品。

  此次革新,为剪瓷雕进入展览厅,为大众了解奠定了基础。2010年,沈氏艺圃的剪瓷雕被确认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沈振泽兄弟三人也被命名为代表性传承人。沈氏艺圃剪瓷雕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声大振,沈氏艺圃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更加充满信心。

沈振泽骄傲地说:“现在,全省基本上每个省市都知道漳州市诏安县有这么一家非常有名的、传承了五代的剪瓷雕工艺团队。”

  诏安原本就是书画艺术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浓厚,几乎每家每户都挂有字画作品。虽然剪瓷雕已揭开面纱为群众所知,但专业从事剪瓷雕创作的全县仅有3家,购买剪瓷雕工艺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沈振泽为剪瓷雕受到“冷遇”打抱不平,他说剪瓷雕比起书画作品还有易保存、立体化等优点。为了让剪瓷雕工艺和诏安书画一样形成规模,沈振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以引导和扶持,加大宣传力度。接下来的几年,除了抓紧申请国家非遗,培养第五代接班人独立作业,沈氏艺圃还将配合县政府建设工艺培训基地,向外传授剪瓷雕技艺。

  其实对于这个家族的人来说,要真正继承祖辈技艺,并不容易,这其中吃的苦,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沈赐仁是沈氏艺圃第五代传承人中的佼佼者,对此他深有感受:“风吹日晒的,肯定很辛苦,再说我们那时候也小,要提土啊各方面的,还要上到屋檐上面,苦是肯定的。”

  沈氏艺圃第四代传承人沈振祥笑着说:“我那些弟弟当时读书刚出来开始培训(剪瓷雕),手被夹到疼,就哇哇叫,哇哇叫我爷爷也强调说要学,因为如果不学,可能到你们这一代就失传了。”

   沈振泽说,他们每个作品的制作都要依靠传统技艺的指导,每一个作品所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这其中包含的奥妙必须经过常年的研究及经验的累积才能吃透,要把这门博大精深的技艺学精,必定要吃得了苦。


  祖辈的技艺总要有人继承,闲暇时,大人们就会叫上家里的小孩,手把手教他们剪。对于剪瓷雕,这群孩子们的感觉似乎只是好玩。上辈人对传统技艺的痴迷,对于他们来说,显得有点遥远。为了使这门宝贵的技艺得到发扬光大,沈氏艺圃也改变了只传本家的传统。沈振泽说:“我们这种传统也希望一代一代地,不是说四五代,五六代一代一代地还要发展在社会上招生。”

   “我们第五代传承人,像我是有到美院去学习,学习绘画,学习设计这些功底,包括学习素描、色彩、构图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更好地把这些规范的思维元素融入到沈氏剪瓷雕工艺里,让它从构图方面、色彩里面更细化,显得更加有品味些。”沈赐仁说。

对于剪瓷雕技艺的发展,沈氏艺圃剪瓷雕新一代继承人有着更为深远的想法。当然,他们也许尚在探索。


[来源:海峡工艺美术 作者:曾敬强  2014年07月28日 ]


分享按钮>>【沈氏网新闻】六百年沈氏女科首传异姓传人
>>【沈氏家谱源流】灿烂的德清历史文化 江东士族话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