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签证 大爱无声――访何曼礼女士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4月16日 国际在线
2012-04-16 16:07:34 来源: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岁月在何曼礼女士脸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因为那双像她父亲那样深邃、坚定而诚挚的眼睛永远不会老去。提起父亲,她的眼眶几度湿润,却还用笑容掩盖过去,那种爱和不舍便弥散在眉宇间。何凤山先生生前并未过多提及自己救助犹太人的事迹,直至他逝世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何曼礼才开始寻找父亲当年帮助过的犹太人,寻找一位中国外交官与犹太民族结下的那段珍贵情缘。
据考证,1938年5月至1940年5月,何先生在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曾为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去往上海的“生命签证”。多年以后,当何先生的事迹广为人知,他被誉为“中国辛德勒”。2001年,以色列政府追授何先生“国际正义人士”荣誉称号。何先生的女儿何曼礼,现旅居美国,至今仍往返中以之间,致力于续写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之间的友谊篇章。
“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1938年德奥合并,纳粹德国迈出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在中华民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任一等秘书的何凤山先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和犹太民族结下了生命之缘。何曼礼女士回忆说:“德奥合并后,所有的驻奥大使馆和公使馆一律降为总领馆。5月,我父亲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馆的总领事。”
当时的奥地利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总数约18 .5 万人。纳粹狂热分子砸毁犹太人的商铺,纳粹当局猖狂逮捕犹太商人,并公然抢夺其私人财产。犹太人开始被大批送往集中营。当时,犹太人只要拥有他国签证,纳粹政权便允许他们离开德奥。可是,在这关键时刻,32个国家在8月1日的艾维扬会议上却公然拒绝接纳犹太人。从此,数百万犹太人开始了其漫长而黑暗的浩劫。
何先生当时反感纳粹的这种做法,更反感希特勒的叫嚣。他同情犹太人的遭遇。何女士记得,父亲曾经说过:“看到犹太人的厄运,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我是这家主人的朋友”
据何女士回忆,何先生在世时很少提起自己救助犹太人的事情,但曾给她讲过一个为救犹太人朋友而直面党卫军的故事。
那是1938年“水晶之夜”的第二天,何先生办好了犹太人朋友罗森堡一家去往上海的签证,却不幸得知朋友已经在前一夜被党卫军抓进集中营。当他来到这位朋友家时,看到罗森堡的妻子正伤心欲绝。这时,再次闯入的党卫军士兵在客厅看到何先生,立即盛气凌人地质问:“你是谁?”并勒令他即刻离开。何先生利用自己外交官的身份,一边强调:“我是这家主人的朋友”,“他不回来,我是不会离开的!”一边设法营救朋友一家。在何先生的大力帮助下,党卫军当晚释放了罗森堡。次日,罗森堡一家人拿着何先生亲自办理的签证前往上海,躲过了一场家破人亡的劫难。
同样被救助的还有很多犹太人。17岁的犹太青年艾瑞克?歌德斯德堡曾一次性在中国总领馆获签20份签证,整个家族得以顺利离开奥地利。
“上海当时是日占区,根本不需要签证,为什么父亲还会发放这样的签证呢?”何女士后来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当时纳粹只关注犹太人是否有去处,而签证是最好的证明。其实,很多犹太人拿到上海签证后,转而前往巴勒斯坦避难,也有很多人去了美国或其他国家。何女士感叹说:“这个办法太聪明了!”。
何女士说:“有文件表明,德奥合并后的两年间,中国驻维也纳总领馆平均每月签发500个签证。从我找到的签证编号看,有的说明一个月发了900个,也有的说明一天发了100多个。”在何女士找到的相关签证记录中,最大编号将近4000,何女士说:“按这个数据推算,何先生发放的签证可能成千上上万,但我们保守的说他发放了数千签证。”
“‘开放政策’乃代表人人均可取得签证”
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与德国交好,蒋介石使用德国军事顾问,购买德国武器,还把儿子蒋纬国送到德国学军事。何女士说:“当时中华民国驻德国大使陈介不愿因为犹太人的事情与德国结怨,便命令父亲禁止给犹太人发放签证,但出于人道主义目的,父亲仍违命发放签证。”
为此,陈大使甚至派官员以舞弊罪名审查何先生。何先生则机智对待,强调那时政府外交部训令是实行“开放政策”,既然是开放,就说明任何人都有权利得到中国签证,又何须徇私舞弊?
就这样,何先生救助了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而他的政治生涯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身背记过处分。何女士说,在中国驻维也纳总领馆的所在地被纳粹强占,而国民政府又拒绝出资租房后,何先生还曾自掏腰包在约翰巷22号租下一套小公寓,继续发放救命签证。这时,他代表的已不是哪一国的政府,而是“人类正义”。
1939年7月,日军下令禁止犹太人进入上海,何凤山先生也于1940年5月被调离维也纳,可是这时的上海,已接收18000多名来自欧洲的犹太人,成为东方的“诺亚方舟”。
“秉承孔孟之道,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
离开维也纳之后,何先生先后又在埃及、南美等地任职,直到1973年,退休的何先生才在美国与妻儿团聚,直至1997年9月28日逝世。当时,在《波士顿环球日报》工作的何女士为父亲写了一篇讣告,提到了何先生生前救助犹太人的事迹。
何女士回忆说,那份讣告的相关内容得到了美国一位犹太裔历史学家的重视,“一个月后,我们就幸运地找到了第一个父亲发放的上海签证。”此后15年,何女士继续寻找,重新联系上了一批父亲曾经帮助过的犹太人或其后裔,其中,竟然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赫赫有名的犹太医生罗生特的侄女玛格丽特?夫利架。而所有这些,何先生在世时都不曾提及,他只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情,而从未觉得这是应该纪念的“壮举”。
据何女士介绍,何先生自幼家境贫寒,得到信义会的帮助才得以继续求学,终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何先生一生严以律己,将造福人类看做自己应尽的职责。何女士说:“父亲为我们兄妹俩起名‘曼德’、‘曼礼’,是想让我们秉承孔孟之道,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何女士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为人处世识大体,顾大局。上世纪80年代,定居美国的何女士听说中国要创办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便与丈夫约翰相约回国,参与创建工作。今天,两人仍任《中国日报》顾问。
分享按钮>>何万龙入选公安部“爱民模范”首批候选人
>>巴中市南江县24岁女教师何慧离奇溺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