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因何事改名 两个女儿为何姓李不姓毛(2)

    中华何氏网 2012年4月20日 人民网


2012年03月20日15:28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到王家湾后,周恩来就成立了一个军事小组,有五六个参谋主管作战方面的工作,直接受周恩来指挥。他们不仅指挥着陕北战场的作战,而且指挥着全国战场的作战。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代总参谋长的周恩来事实上成了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得力副手。据当时担任作战参谋的张清化回忆说:“在这个阶段,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周副主席在军事上是党中央、毛主席完全不能缺少的得力助手,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组织者和指挥者。当时他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深得党中央、毛主席的称赞和全军的拥戴。凡是党中央研究、毛主席下了决心以后,具体的组织布置和如何执行等都是周副主席具体来抓的。无论前方或后方,无论是后勤供应或部队调动,总离不开他的具体的组织指挥。”

  邓颖超也曾说:“恩来同志在陕北时实际上是总参谋长。许多作战方案,包括以后朝鲜战争时期的作战方案,都是他先拟好了送给主席看,由主席批,或者他先找主席请示,谈好后,由他再来贯彻。”这确是事实。

  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王家湾住了近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由于他们的指挥,西北战场及山东和全国其他战场都是捷报频传。

  当时,胡宗南的几十万人马,杀气腾腾,四面围剿,狂妄叫嚣要不惜一切代价活捉毛泽东。

  毛泽东根据胡宗南急于和我军主力决战的心理和敌强我弱的特点,制定了一套“蘑菇战术”,来对付志大才疏的胡宗南。青化砭战斗后,当胡宗南发现西北解放军主力在延安东北地区,就由安塞扑向延安以东。这时,西北解放军主力已转移至榆林坪一带隐蔽休整,只派出一小部分部队和敌人“蘑菇”。当胡宗南的数万大军在延川、清涧、瓦窑堡(即子长县)一带兜了400多里的大圈子,企图稍事喘息之时,我军又于4月14日在羊马河地区进行伏击,全歼由瓦窑堡向蟠龙前进的敌军135旅计4?700余人,又活捉敌旅长麦宗禹。胡宗南对此大伤脑筋!

  4月下旬,蒋介石错误地判断中共中央及西北解放军主力正在东渡黄河,命令胡宗南部迅速沿咸(阳)榆(林)公路北进,第22军由榆林南下,企图夹击歼灭西北解放军于葭(佳)县、吴堡地区,或逼迫西北解放军东渡黄河。西北解放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彭德怀指挥下,以一部佯装主力,诱敌主力北上,而集中4个旅秘密南下,袭击重要补给基地蟠龙镇。5月2日,对蟠龙镇守敌发起攻击,经两天三夜激战,全歼敌军6?700余人,俘敌旅长李昆岗,缴获夏季军装4万多套,面粉12?000多袋,子弹百万余发,骡马千余匹,药品无数,解决了解放军衣、食、弹、药缺乏的问题。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狠狠打击了胡宗南进攻陕北时那种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陕甘宁边区军民胜利的信心。5月9日,新华社发表了经周恩来修改的评论《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胡宗南》,辛辣地指出:“蒋介石的最后一张牌胡宗南,现在在陕北卡着了,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胡宗南现在是骑上了老虎背。”“不到两个月,事实证明蒋介石所依靠的胡宗南实际上是一个‘志大才疏’的饭桶。”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

  就在他们走后不到一个月,西北解放军收复了延安,延安又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

  从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时间总共一年零五天。在这一年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重点防御转入全面进攻。战争形势发展之快,几乎是出人意料的。

  毛泽东曾说过:“胡宗南进攻延安以后,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指挥了全国的战争。”

  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毛泽东和周恩来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在更加宽阔的舞台上,指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构成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卷。作为这三大战役的正副指挥毛泽东和周恩来也将永远地载入史册

  在西柏坡,周恩来成了最忙的人,他要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起草大量的命令和电报,随着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他还要及时下达调整方案,对各大军区和野战军的组织和人选作相应的调整。据身边的同志回忆,他在那段时间的睡眠最少,席不暇暖。他参与各战略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决策,对许多战役都曾以电报作出指示。他起草的指挥作战的电报,最多时一昼夜达22份。

  其实,周恩来投身革命后长期日理万机,在重大历史关头多少天日夜不眠。1931年4月,负责保卫的特科领导顾顺章叛变,为了安排上海的中央几十处机关和几百人迅速转移到新秘密住址,周恩来连续几个日夜奔忙,眼睛熬得通红。过去他从不抽烟,这次也破例向身边的陈养山要了一支,只抽了几口就呛得直咳嗽。

  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周恩来就因坚韧耐劳被党内同志称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头骆驼”。他自己却说:“不,我只是一只小毛驴。”

  其实周恩来何尝不需要休息,他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残酷的战争,面对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不能不事必躬亲。

  在西柏坡,令周恩来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作战指挥场所的条件有了改善。据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童小鹏回忆:

  “这一时期,战役战斗的规模大了,指挥作战也需要有较为正规的场所。为适应指挥重大战役的需要,在靠近朱德、周恩来的院内,由行政部门建了一栋五间宽的军委作战室。这是中央和军委机关最大的办公室。由于前委、工委、后委的参谋人员十来人都集中了,作战部就分为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科,都围着几张大木桌,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四周墙上挂满了各个战场的军用地图,值班参谋将每天敌我军的位置用蓝色和红色的小旗子插在地图上,朱德、周恩来、杨尚昆(叶剑英到石家庄办军校去了)经常到这里向参谋们了解敌情和战况,同他们研究作战方案。”“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军委作战部的同志们,以严肃、紧张、准确、有效的工作作风完成了任务。他除了每天将战况用书面报告毛泽东外,还经常到毛泽东的平房里当面报告、商谈。毛泽东有时也走到周恩来的小办公室里商谈战局。”

 


分享按钮>>毛泽东曾因何事改名 两个女儿为何姓李不姓毛(1)
>>毛泽东曾因何事改名 两个女儿为何姓李不姓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