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甘肃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何继红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5月18日 甘大众科普网
何继红同志是我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和科技领军人才,现任甘肃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杂粮研究室主任。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谷子、糜子等小杂粮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推广工作,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中成绩突出。曾先后参加和主持完成国家和省地科研项目12项;育成谷子、糜子和燕麦新品种8个;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地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家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篇。
主持和参加育成和推广的小杂粮新品种、研究推广的小杂粮栽培新技术和研发的加工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全省旱作农业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家庭养殖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第二完成人育成的谷子新品种陇谷8号是我省沿黄灌区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实现一年两熟、陇东地区麦油茬后可以大面积复种的优质、早熟、复种谷子良种,也是一个适宜中部高海拔旱山区种植的谷子良种。2001年-2003年示范推广92.31万亩,总增产粮食2759.1660万公斤,总增产谷草4263.4199万公斤,新增产值2535.77万元,新增利润1775.04万元。2004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育成的优质高产糜子新品种陇糜7号在首届全国糜子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国家优质黄米品种。2006-2008年累计共示范推广288.2万亩,新增粮食8002.2万千克,总增产值16804.6万元。省内三年累计推广248.1万亩,占总推广面积的86%,已经成为我省主栽糜子品种。2010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第二参加人育成的谷子新品种陇谷10号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高蛋白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高达18.84%,也是甘肃省第一个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的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将干旱地区谷子高蛋白育种和优质资源创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2004-2006年陇谷10号累计推广 134.55万亩,总增粮食2355.19万公斤,总增草3531.91万公斤,总增产值2001.67万元。200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育成的陇谷6号是甘肃省育成的第一个国家一级优质米谷子品种,该品种1996-1999年在省内示范推广116.61万亩,总增产粮食4354.54万公斤,总增草7439.07万公斤,总增产值6713.26万元,新增纯收益5705.04万元。2000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来源:甘肃大众科普网 2012-05-15 16:31
分享按钮>>庞占陆陪同庞现中会长参观调研
>>宝丰县何氏姐弟推着邓小平铜像游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