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老风口筑路机械驾驶员何汉明
- 中华何氏网 2012年5月18日 天山网
天山网讯(通讯员王瑞锃报道)“老风口,一年一场风从秋刮到春,现在还没停。”何汉明,大高个、黑脸堂,一笑起来憨憨的,一说起老风口的风,肚里就有说不完的故事。
他是一名普通的风口护路人,他是一名筑路机械驾驶员,他还是塔城公路管理局的“名人”。
“能人”
“我在玛依塔斯‘老风口’开筑路机械,没技术不行,没技术就没办法工作。”有19年筑路机械驾驶历史的何汉明,在平凡的公路养护和与暴风雪搏斗的风口抢险救人的工作中,以自己的好学上进为公路人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宗旨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与何汉明相伴的加拿大TM3500型轮式除雪机,操作系统全部是液压装置,面对着没有一个中文文字的说明书,何汉明自己掏钱请人翻译资料,仔细琢磨,不仅驯服了这个“洋玩意”,还对它进行了小革新。
除雪机的空气滤清器离地面只有1.6米。在老风口这个特殊的路段,遇到暴风雪时,经常出现雪粒吸入引起堵塞、造成机械熄火的现象。经过反复琢磨何汉明把它拆下来架高至车顶,这一来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也治好了它的“小毛病”。
习惯了以眼看、耳听、手摸、鼻嗅观察机子状况的何汉明,一次除雪时,发现气泵部位响声异常,停车检查,发现一个螺丝断了。如果正常申请配件,等购回至少要一周时间。风雪这么大,时间不等人。何汉明急了,拿着断头的螺丝仔细研究,终于找到了和它的硬度、丝口相同的汽车用螺丝,即保证了机械的正常工作,还节约了时间和资金,这让同事们从此对他刮目相看。何汉明不仅能驾驶除雪机,还能驾驶平地机、装载机,能组装拌合机、筛沙机等,是公认的多面手。他还凭着过硬技术获得过“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呢!
多年来,何汉明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他所开过的每一辆机械。他驾驶的机车每年年审完好率都达到了100%。
救人
正是凭借对机械的熟悉,何汉明每年都能圆满地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暴风雪中救人、拉车。
何汉明不仅钻研驾驶技术,还对老风口路段的地容地貌强化记忆。因为他知道暴风雪中能见度差,许多矮小的参照物会被夷为平地,没有对老风口地段地理环境的熟悉,就会掉下路基,自身难保,救人、救车、打通道路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一次沙尘暴大营救中。一辆车在老风口--裕民的317省道10公里处翻下路基,驾驶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何汉明在前往营救的途中机车玻璃被打碎,顿时车里狂风大作、尘土飞扬,他看不见了。凭借着平时练就的熟练操作技能,凭借对地理环境的熟悉和正确判断,只能凭借他的记忆操纵了。成功的营救后,人们发现除雪机车门迎风的一面油漆标识被砂砾打得不留分毫。他全身裹满尘土,只有眼珠的转动和嘴张合着发出的声音,才能让人认出他就是何汉明。
“还有一年,玛依塔斯路段雪阻非常严重,面对一段段相接起来足足有10公里、2米高、 6米宽的大面积的雪墙。”何汉民回忆。
他谨慎地驾驶除雪机每天十几个小时全神贯注地工作在风雪线上。有些路段头一天打出了通道,一夜的风又将其覆盖,打通了堵,堵了再打通。
7天、整整7天!何汉明除雪达15000多方。
“这对我来说,这就是正常工作。”何汉明谦虚地说。
党员
去年,为了迎接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大检查,塔城公路管理局开展了公路标准路基整修大会战。省道201线克拉玛依至额敏路段,省道318线铁厂沟至和丰路段的423公里的公路上,从烈日炎炎的6月到滴水成冰的冬天,何汉明成为大会战队伍中的一名主力队员。
土方工程施工要求平地机与人工配合施工,作为一名优秀的操作手,何汉明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工地上,每天提前上路为人工作业刮路肩、刮边坡、刮护坡道,一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
旧时的腰伤在高强度的劳作中复发了,他忍受腰部伤痛扭曲着身体驾驶平地机在坡度不同的边坡上一遍遍地来回刮着。因为他知道,多刮一铲自己的身体会承受更多些的痛苦,但那些拿铁锹铲的人工就会少挥动无数次的手臂。
“我当时只是希望自己能多干点,让大家少受些累。”事后他这样说。
那一段日子里,许多的时候,大家发现何汉明停下机子后半天都下不了车。因为他的腰和腿几乎动不了,他的话越来越少,可活却越干越好。
他的徒弟胡阿提说:“我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下车后都会腿软、浑身都会发抖。何师傅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一天下来肯定更痛苦。”
职工张兵却说:“我们每天都盼着是何师傅上路为我们先用机械整修路基。他会尽量多干,再加上他的技术高,坡度掌握的好,我们的工作量就会少许多。”
40多天的时间里何汉明刮出的标准的路基长度达340000多延米。
是什么力量支撑何汉明做出这样的坚持?
当他代表新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赴京领奖时,他说出了心里那个坚定的答案:“我是共产党员!”
天山网 2012年05月17日 12:00:42
分享按钮>>何迎春:让残缺世界也完美
>>何泽慧院士遗物入藏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