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张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张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找宗亲朋友 已阅:7327 / 回复:5(楼主)

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
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
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
张化孙给后代留下的辈份诗(内八句)如下:
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
仲兴山贻远,永廷应万崇。
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
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
上述内八句和外八句,张化孙后裔均将其当作座右铭,世代相传。成为检验张化孙后裔是正宗的或冒牌的“试金石”。相传张化孙后裔外出,“寻根认同”时,都会互相考问“内八句”和“外八句”,加以检验。回答正确,就“梓叔”相称,热情接待。回答不上,被认为是冒牌货,会被婉转地吃上“闭门羹”。
张化孙妣陈恭人生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十二月初一日辰时,卒于景定三年(1271)三月十八日丑时,享寿89岁。妣阙恭人生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十一月初十日寅时,卒于咸淳七年(1271)三月十三日午时,享寿88岁。陈、阙两恭人合葬于离张化孙墓地约2华里的官地村水尾神仙坑,墓地呈“飞凤展翅”形。
张化孙与陈、阙恭人生18子,传108孙。他们继承和发扬客家人敢于冒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用族规家训规范子孙后代的言行,树立名门望族的良好风范。
张化孙后裔播迁概况
张化孙儿子为云字辈,18子从长房到第十八房,将其名字连起来便是一首诗,即18房联诗:
吉庆祯祥集,从龙福自绵;
景星卿帝阙,倬彼定名云。
长房吉云,字瑞世,号一郎,迁田梓头居住,妣王五娘、曾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潮州、嘉应州等地。
二房庆云,字瑞亮,号二郎,迁泮迳,妣林氏,生七子。嗣孙分迁福建福州,江西等地。
三房祯云,字瑞兴,号三郎,迁进源塘居住,妣凌氏,生九子。嗣孙分迁福建泉州、晋江、德化、福州等地,江西省各地。
四房祥云,字瑞庭,号四郎又号十六郎,当时未外迁留在上杭,妣蓝四娘、赖五娘,生七子。嗣孙分迁福建上杭、永定、长汀、武平、新罗、连城、漳州等地,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饶平、丰顺、潮州、汕尾、汕头、陆丰等地,江西于都、宁都、兴国、赣县、南康、萍乡、吉安、修水、铜鼓、上犹、崇义等地,湖南浏阳等地。
五房集云,字瑞彩,号五郎,迁樟树潭居住,妣邱七娘,生三子。嗣孙分迁福建南平,江西兴国等地。
六房从云,字瑞明,号六郎,迁上杭胜运里黄竹头居住,妣杨八娘,生二子。嗣孙分迁广东程乡(今梅县)、兴宁、五华、潮汕等地。
七房龙云,字瑞华,号七郎,迁上杭胜运里香坑脑,妣胡氏、钟氏,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嘉应州和潮汕一带。
八房福云,字瑞霭,号八郎,迁广东嘉应州下市攀桂坊,妣刘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上杭小吴地,广东嘉应州、镇平(今蕉岭)等地。此房裔孙万三后裔迁居台湾屏东,族众旺盛,达三、四万人,建有化孙公祠和万三公祠。
九房绵云,字瑞文(有谱瑞元),号十郎,迁广东嘉应州松口,妣陈十娘,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梅县、大埔等地。 十一房景云,字瑞尧,号十一郎,迁居横山下,妣谢三娘,生五子。嗣孙分迁广东嘉应州、大埔、丰顺、饶平、海丰、陆丰,江西兴国,福建上杭小吴地,连城河源里、张家营等地。
十二房星云,字瑞霞,号十二郎,迁清流县,妣程六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清流、永安、沙县等地。
十三房卿云,字瑞唐,号十三郎,迁福州,妣苏二娘,袁八娘,生十子。嗣孙分迁福建福州、建瓯、泉州、上杭,广东广州,浙江云和等地。
十四房帝云,字瑞汉,号十四郎,迁潮州,妣易五娘生四子。嗣孙分迁广东潮州、广州等地,福建永定、武平等地。
十五房阙云,字瑞发,号十郎,迁漳州,妣朱三娘生六子。嗣孙分迁福建漳州,广东潮州等地,江西兴国、于都等地。
十六房倬云,字瑞凌,号十六郎(又号家承)迁居徽州(有谱载迁汀州水南),妣钱满娘,生五子。嗣孙散居福建、江西上犹等地。
十七房彼云,字瑞崇,号十七郎(又号家营)妣刘氏,生九子。嗣孙迁居福建漳浦、漳州 ,新罗曹溪、东肖,漳平永福,连城南团水西,武平,永定培丰,上杭小吴地;广东大埔茶阳漳溪西河黄堂村,蕉岭神岗、广福,梅县石扇;江西瑞金等地。
十八房定云,字瑞东,号十八郎(又号三十郎),妣欧阳氏,生八子,嗣孙散居永定金沙、上杭白砂,广东镇平,江西兴国、于都、会昌、万安、吉安等地。

作者:13714175249 (2012/7/3 15:52:26)   回复此贴
  回复:找宗亲朋友 第 1 楼

以上十八房中,至今还有5房裔孙没有与祖籍地上杭取得联系,分别是:二房庆云裔;六房从云裔;七房龙云裔;十房绵云裔;十二房星云裔。热切期望各地梓叔和知情者告知上杭张化孙研究会。
经过八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张化孙裔孙播迁海内外,遍布闽、粤、赣、台、湘、浙、桂、黔、川、皖、鲁、港、澳等省、区,发展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国,已达一千多万人,这一奇特现象被客家学研究者称为“张化孙现象”。资料记载:台湾四百万客家人中,张姓人口就有105万,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张化孙后裔,也就是说,张化孙裔孙在台湾就有90多万人。
上杭的另一脉张氏是中都古坊张氏。因资料所限,简述如下:
古坊张氏奉张考植为太始祖,张考植居苏州吴县张家巷。考植11世孙考,又名志,宋进士,任江西宁都县令并在该地定居。考植14世孙三二郎与三八郎从宁都先迁宁化石壁后再迁至上杭。
古坊张氏奉三八郎之子显卿为一世祖。显卿生二子:长文贵迁漳州,次德生居中都古坊。根据族谱记载,古坊张氏外迁的有:四世继安的二子张都与六子张细迁广东龙川县,三子张厚迁邵武、光泽;5世张镇之子张华移武平小兰,张成之子张良、张銮分别迁武平桃里乡、陂里乡,世昌之子承谟迁武平大兰园;10世守谦、守玉、守勤、守仕迁江西;11世可玉迁江西万载,鹏飞、鹏升、鹏盛迁湖南平江;12世荣也、赋也迁广东潮州,明临携后裔迁江西宁州;13世文选、文远、显贵迁江西新昌,清宸、万选、万达、万进迁福建建宁,明俊携四子迁广东潮州;14世绍云携子福泰迁贵州;15世乔昌、乔盛、宽上携三子迁江西,春泰、赠泰迁广东连山,建昌迁贵州;16世集球携子迁福建建宁,学恕、学龙、学起迁广东潮州;17世敢玉、敬玉、攻玉、致玉、璞玉迁江西临川,顺兰、建兴、长兴、连兴、进才迁广东;18世书明迁湖南。
堂号楹联家训
张姓最早的堂号为清河堂,属郡望堂号。此外张姓堂号还有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张化孙一脉还有敦和堂、德远堂、乡贤堂、世英堂、德馨堂、追远堂、孝友堂等。
历史上各个朝代张姓人文鼎盛,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公侯将相、骚人墨客。这从张姓楹联中可以领略出来:
上杭张化孙祠及张化孙裔孙在各地的分祠中,有一副嵌字长联,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数字,嵌入联内,每个数字都包含了一位张姓历史名人。联文如下:
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张仲)、铭垂两篇(张载)、辅汉三杰(张良)、功高四相(张说)、将封五虎(张飞)、博物六史(张华)、貂蝉七叶(张安世),悉是清河族派。
扬名昭世德,位列八仙(张果老)、鼎甲九成(张九成)、平戎十策(张方平)、书忍百字(张公艺)、金鉴千秋(张九龄)、青钱万选(张鷟)、道隆亿尊(张道陵),依然文献宗支。
此外,张化孙一脉楹联还有:
汉侯门第,唐相家风。
鼻祖肇青阳,公侯、将相、神仙,代光国史;
大宗开白马,孝友、忠贞、道学,世笃家风。
孝友传家,承百忍之风规,居同九世;
诗书裕后,诵十章之鉴录,宝重千秋。
百忍图千秋鉴万选钱家传至宝,
汉韬略唐忠贞宋道学代出名贤。
曲江风度家声远,剑阁才名世泽长。
横渠明礼,南轩好仁,贤哉由士希耳;
睢阳将才,曲江相业,忠矣移孝作之。 始居清河堂,(张化孙)卜吉移居闽上杭,生子有十八,二代百孙昌(108孙),绍公生八子,启远排三郎,明大始祖:
(启远公)系君绍公三子,字机昌,号七郎。祖妣谢氏、石氏、杨氏,生九子,载前。
二世惠宗:
惠宗系启远公五子,字法兴。妣陈氏,生三子,载前。
三世仲万字:
谱正公系法兴公三子。妣姚氏,生七子。满子浩文正公,迁居兴良约樟树坪镇背创基(现地名麻布岗镇壮士管理区三槐楼右前角张氏宗祠)。夫妇合葬兴良约罗田厦老鸦山人形坐东向西巽山(现地名罗田厦对面宏林第屋背半山处)。四世昌兴字:
浩钦系谱正公之子,生卒未祥,妣曹氏。夫妇合葬于围凹里未坤申。
浩文系谱正公满子,妣王氏孺人,生男名受庸,余子未录,葬在老屋镇背壬山。
五世山盛字:
受庸公系浩文公次子,妣黄氏生一男,名宗政。其夫妇合葬在牛轭岭虎形,坐北向南。
六世茂诒字:
宗政公,字清新,系受庸公之子,妣钟氏安人,生男念一。宗政公葬于兴良约大古吉子背蚕形,坐东向西;妣葬于大古化龙墩虎形。

作者:13714175249 (2012/7/3 15:54:51)   回复此贴
  回复:找宗亲朋友 第 2 楼

系统提示:你输入的字数越过2七世远盛字:
念一公系宗政公之子,妣黄氏孺人,生男名德荣。念一公葬于兴良约赤石渡牛轭岭虎形,坐北向南;妣葬于兴良约共下牛角寨狮形。
八世富永字:
德荣公系念一公之子,生于明时,迁居三合水永田创基。葬于牛轭岭虎形坐北向南。其妣王老孺人生于明时。葬于兴良约塞头共下牛角寨狮形,与黄氏祖妣同坟附葬。后又葬于牛轭岭虎形。生三子。长润琦、溪尾居住,次润志、三润思无祠。(溪尾-------今系上溪村牛栏岗)。
九世廷:
润志公系德荣公次子,生于明时;创基兴良约樟树坪镇背(即到回谱正公创基张氏宗祠居住),葬于牛轭岭大虎形。妣乐氏谥淑慧孺人,生于明时;葬于樟树坪镇背老屋右边龟形,坐北向南壬山。生五子。长日干、次日栋、三日显、四日亮、五日照。润志公于镇背创业创基,遗下之后龙山方輋地周围山脚为界;右片鱼子凹与王姓屋右片正栋屋角直土屏为界;右竹头背并路与王姓自屋边路园屏为界;池塘路为界及店下地基一大块,周围店为界;在山脚下地基横直约两丈,现借与王观晃做粪  仓,立有借单,日后祠孙毁拆庶有架店,余发及食井一座,于王姓池塘中甲山。(注:在公元一九五六年,因国家实行社会化土改方针,加上原老屋《张氏宗祠》无人居住等原因,被政府分给王姓人居住,山及輋和一切创业创基遗留下来的东西都一齐分给了王姓人。)
五世受庸公、七世念一公、八世德荣公、九世润志公及祖妣五世公妻黄氏、八世公妻王氏四代同坟共葬在赤石渡赤化村牛轭岭马蹄湖大虎形。 十世应:
日干系润志公长子,妣钟氏,出藉江西会昌县居住。
日显公谥裕厚徽系润志公三子,妣钟氏、扬氏孺人,生三男长元修、次元彩、三满子。显公葬于塞头炉下坑仙人照掌形;妣葬公坟右边相连,妾扬氏祖妣葬于罗田厦大大坪里牛形上角。
日亮公系润志公四子,妣王氏。生二男,长相廷、次元安。亮公葬于计木坑虎形,未山丑向;后葬于园墩背龟形。
日照公系润志公五子,生于明时,葬在大古村永田中心埂,坐西向东,辛山乙向;妣扬老孺人,生于明时,葬于兴良约马头山,坐东向西,乙山辛向,生四子。
长元奇,无祠,葬禾墩路面上。
次元廉,子孙迁西(四)川,葬于山塘窠面上。
三元立。
四无彦。
附大古三甲水永田分房
十一世万:
元彦公系日照公四子,生于顺治大清时,葬在大古永田对面山仔背,坐西向东,庚山甲向;妣黄老孺人,葬于对门山岭绵輋里,坐北向南,壬山丙向。生四子。
长张铎、次张锦、三张铭、四张铣。

000字!

作者:13714175249 (2012/7/3 16:00:04)   回复此贴
  回复:找宗亲朋友 第 3 楼

元修公系日显公长子(谥厚懿),妣王氏,生三男。长张仕、次张仪、三张伟。
------元修公始葬于大古井塘象形,坐西向东,妣葬于罗田厦大坪里生坟窝牛形。大清干隆卅年乙酉年三月廿七日修公附葬于塞头炉下坑仙人照掌形与日显公合墓。

十二世崇:
张铣公系元彦公四子,生于大清康熙时,葬于大古永田牛眠湖田龙里,坐西向东,干山巽向;妣乐氏老孺人,葬于永田对面番黄田伯公坛相并侧阁,戌山。生四子。
长凤元、次凤亨、三凤利、四凤贞。
张仕公系元修公长子,妣叶老孺人,生一男凤耀。
仕公葬于牛角寨与凤耀公(父子)合墓,妣叶老葬于扬桂塘顶上,无祠。叶氏后葬于老屋背与子合坟。
张仪公谥孝壮字连友系元修公次子,妣王氏谥慈惠老孺人,生二男。长凤熙、次凤英。
始住置田围后住镇背。葬于兴良约李岭坪曲米寮龟形,申山寅向;妣葬于本约旗蟆坑飞凤跳架形。
张伟公系元彦公三子,妣扬老孺人,生三男。长凤子、次凤莲、三凤才。伟公葬于大古牛眠湖虎形。凤子兄弟出藉江西万安县。
十三世日:
凤熙讳万庠,系连友公长子;妣钟氏。生三子。
长文运、次文通、三文达。
父子住兴良约镇背(今壮士坪张氏宗祠)。
凤熙公葬于本处大坪里。妣葬于高山石人背谢角塘(今赤贝管区内);后葬龙池约(跃)鹅湖塘蒲芦形(今龙池管区内)。

凤英公讳万序谥孝壮系连友公次子;祖妣谥敬懿简质黄老孺人。
生四子。
长东艳、次东显、三文进、四东晃。凤英公生于大清顺治戊申年二月初十日;卒于大清乾隆四年乙末岁   月    日    时。葬于兴良约鱼仔塘栏里牛形,壬山丙向。
祖生生于庚戌年九月十六日   时,殁于雍正癸丑年十二月廿七日   时。葬于本约灵兴庙顶上笑龙形,巽山兼已乾向。


作者:13714175249 (2012/7/3 16:03:17)   回复此贴
  回复:找宗亲朋友 第 4 楼

每年限定二月初十日为公诞之日,风日雨不改。
注:东显公创基群荣《罗田厦》
  东晃公创基群岭水倒汶《岭坪挺秀》
十四世振:
文运系凤熙公长子,生于大清乾隆已巳年。妣王老孺人。生二子。长君缙、次君绅。住背老屋。
祖妣葬于本约崎岭埂。文运公葬于本约处马面排。

文通系凤熙公二子,妣王老孺人,生一子。名君纲。捐内阁供事职。
通公葬于本约本处大窝里,夫妇合墓并葬。(无祠)

文达系凤熙公三子,妣黄老孺人,生四子。长君纯(无祠)、次君纪、三君缵、四君统。
文达公葬于本约寺背凹龙窝牛形;妣葬于本约本处员墩里龟形,后葬于老祖祠右边路面里。

东艳字文遇恩庠生,系凤英公长子。妣黄老孺人,生四子。长超成、次君扬、三君行、四君俊。住老屋。
东艳公葬于本约水蚕形夹颈排。妣葬于樟树坪老屋角凹纸槽窝。(无祠)


壮士坪罗田厦创基
东显公字文选谥慎裕,系凤英公二子。大清雍正十年壬子科监生。妣王老孺人,谥敬慧。生四子。长君辅、次相辅、三元辅、四友辅。
始居兴良约镇背围里,大清乾隆八年又在围边竖造屋宇一所居住,乾隆廿七年壬午岁七月 日  时;后在于本约(土名罗田厦)创造屋宇,庚山兼酉。乾隆廿九年  月  日  时,父子居住于罗田厦。祖妣生于大清康熙癸末年十月十五日午时;卒于乾隆卅六年辛卯岁十月十日末时,寿六十加八,棺葬于本约老鸦山窝里人形巽山。乾隆卅七年五月公继娶妣刘氏,就年九月而亡,棺葬于寺背下山窝。卅九年三月后再继娶妣邓氏,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岁  月  日  时,王氏罐(埋)葬于本约塞头崎岭埂下田里螃蟹汶浆形。选公生于康熙癸末年十月初九辰时;卒于乾隆四十九年庚子岁十月十日  时,寿年七十有八,棺葬于牛轭岭西牛下水形,丑山。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岁十月十五日卯时,罐(埋)葬于老鸦山甲山兼卯。同治元年壬岁,选公后葬于塞头与王氏祖妣相连,坤山兼申。邓氏祖妣后葬于老鸦山。刘氏祖妣于光绪七年四月十一日卯时葬于老鸦山大窝里门口。此屋上厅堂《显承堂》、斗方名《留候第》。
显公创基罗田厦,遗落山方、輋地、列后龙山周围、山脚下田为界;带至当凹路为界;又置罗田厦对面走马塘排凹,带至王典五妻坟以下为界;以内并无异外之山。裔孙不得变他家,又及屋对面井一座,辰巽山。井边輋田余地路道俱是,又及井面山方,带至大窝里东朝埂顶庙背,埂庙前嘴概一张姓之山,异姓并无寸土,自于内分与智公祠孙管业作为祭祀。

文进公系凤英公三子,妣黄老孺人。生六子。长君宰、次君粤、三君相、四君唐、五君科、六君贤。居住镇背。公葬于本约纸槽窝人形;妣葬于本约松树坪龟形。文进公后葬于黄氏祖相连。

李岭坪水倒汶创基
东晃公字文达谥恪裕,系凤英公四子,大清乾隆十六年辛未科监生,妣黄老孺人,谥敬详。
生五子。长君召、次君正、三君猷、四君瑞、五君德。原住兴良约正背围里右边,竖造屋宇居住。乾隆廿七年壬午岁  月  日   时,又在本约李岭坪田内创建屋宇一双壬山丙向年 月   日   时,父子移居水倒汶居住。公生于康熙已丑年十月廿八日时,卒于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岁四月十六日午时,寿年六十九。棺葬于本约水倒汶人形,妣生于康熙康寅年十月十六日酉时,卒于乾隆四十八年丙午岁。棺葬于本约水倒汶人形,后葬于本处蕉仔坑。
水倒汶《岭坪挺秀》于公元一九八五年冬重新建。


作者:13714175249 (2012/7/3 16:04:10)   回复此贴
  回复:找宗亲朋友 第 5 楼

|能否将东晃公五子的去向说得详细一点,尤其二子君正公,望能回复!謝谢!

作者:ABC@1965 (2017/4/19 4:41:0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4)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张氏论坛  执行时间:835.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张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