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陶渊明后人新年齐“晒宗”

    中华陶氏网 2011年12月2日 南京晨报


陶渊明后人在整理宗谱。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晨报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历史上东晋时期伟大诗人陶渊明流传千古的名句。他的诗句大家都比较熟悉,但他及其家族后裔繁衍的相关情况在浩如烟海的书刊中记述甚少或语焉不详。近日,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尚洪社区尚陶村陶氏后人举行了“晒宗”祭祖活动。

  300多户后人隆重祭祖

  201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十),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尚洪社区尚陶村,300多户陶渊明的后人齐集村长陶太祥家中,开始了一年一次的“晒宗”祭祖活动,以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和对后世美好生活的期望。

  村民陶运峰是司仪,在他的主持下,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宗”从铁箱子中取出,放在铺好的毡布上面,在其上部横穿一根长竹竿,两端系上绳子挂在相当于二层楼高的树端,有如放电影的“长银幕”。传世400多年的陶氏“宗”即呈现在大家面前,它是用大幅白色绸布拼接而成的织品,长约15米,宽约10米,白绸布用笔墨录有陶氏历代繁衍详情。“宗”顶端横书“浔阳陶氏光远宗派之图”,正中上端方框内书“始祖”二字,下则画一外框,为曲边长方形装饰性牌位图案,内框竖书“始祖妣应友公”及“朱、王孺人”。其下则是陶氏历代繁衍名录。“宗”两侧书有一副七字联语:“百梅春灿流芳远,五柳风高著德长”。“浔阳陶氏”、“五柳”等词语显示,与老祖宗陶渊明关系明确(陶渊明宅前栽有5棵柳树,著文自号“五柳先生”)。按该“宗”所示,始祖应友公为尚陶村陶氏宗族中第四十六代,而该村现今300多户陶氏族人多为第七十三代。听族人介绍,该“宗”系古代老祖宗特地派人到苏州巨金购得优质绸布制作而成,原有双层,外层衬布是起保护作用的普通布帛,后在文革中被拆除,内层绸布虽说有400多年的历史,质地却依然生鲜光泽,字迹图案清晰。

  在祭祖仪式上,陶氏后人焚香鸣炮,按照在世的隆、运、太、新辈分依次对“宗谱”行三拜九叩大礼。

  “宗”幸存颇具神秘色彩

  在尚洪社区的尚陶村,“宗谱”分别保存在村民陶运祖、陶太祥家中。《陶氏宗谱》系第三次修纂于光绪岁次乙巳年仲冬月(1905冬),由五柳堂重刊,一套计有十六册,保存比较完整。死人上“宗”,活人上“谱”,为世人了解陶氏后裔繁衍的真实情况提供了有力佐证。可惜原本双层的“宗”现今只剩下了单层。值得注意的是尚陶村村长陶太祥、村民陶运峰、陶运祖等介绍,该“宗”几经劫难才得以幸存,其经历颇具神秘色彩。

  清代咸丰(1850年)后,太平军战事四起,动摇了清封建统治根基。在天京(即南京)战乱中保存在尚陶村的“宗”也被当成了战利品,辗转到了太平军天京府库,不久又转到了官方染坊,准备染色后另作别用。正巧被当时在染坊做工的一名尚陶村陶氏后裔无意中发现。好险!老祖宗的传家宝物差点被丢进染缸,毁于一旦!他义不容辞拿出自己做工挣来的几两银子,偷偷将“宗”买下,又悄悄将其送回了尚陶村老家藏匿起来。衬布被用作幕布,而绸制的“宗”却被人偷偷收进了草堆,神不知鬼不觉,又躲过了一劫。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村里逐渐恢复了祭祖活动,宗谱又重新亮相。“宗”、“谱”分两处各由专人保管,而保存“宗”也有了专用木箱。陶氏族人规定:除祭拜(每年正月初十)和晒谱(每年六月初六)之日,平时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接触宗、谱。

  宗谱成研究历史的资料

  据了解,宗谱,又称谱谍、家乘,本是我国封建社会记录宗族繁衍脉络、发展状况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涵盖丰富,涉及家礼、家训、家规,先祖画像,先辈功业,朝庭诰敕、圣谕,名诗古词及记代排辈用字等。新中国成立后,宗谱因为有浓重的封建宗族特征,许多谱谍被当作“四旧”或焚或毁,各类宗谱随之淡出人们视线。现存的一些宗谱,多为其后人几经磨难侥幸保存下来。从文化角度看,这些古代遗存不啻为研究历史兴替、社会盛衰及家族荣辱演变的宝贵财富。

 


分享按钮>>《揭阳梅兜魏氏族谱》的侨批价值研究
>>前苏总统戈尔巴乔夫为棋后侯逸凡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