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堂会理康氏源流
- 中华康氏网 2012年7月26日 万家姓
明德堂会理康氏源流
康肇佐1998年初稿
康永仁2000年终稿
通安康氏宗祠大门对联云:[自周封卫三千年宗功绵远;迁滇徙蜀十八代后裔繁昌。]门额为[淇水家风]。此联概括了本族的起源及变迁情况。据史载:康姓乃康叔之后,以谧为氏,遂改姬姓为康姓。康叔,周代卫国之始祖,姓姬,名封,周武王之弟,初封于康(今河南禹县)故称康叔。周公灭武庚后,把殷民七族之地及商故都(今河南淇水)周围封给康叔,国号卫,故康姓有[自周封卫]之称和[淇水家风]之说。经历代演变,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流离,有三支康姓族人南迁福建、湖广及江南一带。本族系迁入江南一支,落籍应天府(南京)高石坎。
元末,明太祖朱元璋起事,以江苏为根据地。我族先辈,多有参加者。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1年)遣义子沐英等经略云南,后命沐英长期驻滇,防守边渠。我族迁滇初祖康恭、康戚为沐氏部伍,随沐英自江南入滇后亦长驻云南,遂定居于云南澄江府新兴州(即今玉溪市)之康家营(又称康井,即今玉溪市郊李棋镇上康井、下康井二村)。其子孙在此地不断繁衍分支,成为当地大族之一。
自康恭、康二公由江南迁滇定居新兴之后,康恭公下传二子:有德、有能。有能公之裔居上康井,有德公之裔居下康井,后又有部份后裔迁居新兴州之北城;康戚公后裔不详。
自康恭、康戚二公洪武时迁滇,至今已历时六百余年,下传至第二十二世[智]字辈,可谓源远流长,子孙繁昌。
不知何年代,新兴康氏后裔在下康井共建有老宗堂(即祖祠)一座,用以供奉和祭祀先祖。后在清代,下康井康氏有德支之裔又在下康井村中,各自分房建立了上、中、下三座宗堂(现除下宗堂尚残存外,其余已毁),其中,上、中二宗堂所奉祀何辈先祖已失考,下宗堂奉祀嘉兴公一房各代先祖。
清朝康、雍年间,迁滇初祖康恭历传至第九世永字辈时,为力求发展,先有下康井、下宗堂的嘉兴房康绳祖之第三子爱民公,第四子育民公迁入会理之通安,(长子永清、次子新民留居新兴)。后于乾隆年间,又有下康井中宗堂之永正、永国等八公,以及下康井(宗堂失考)永顺公之子以鼎、以宿、以柱三公相继由滇徙会。徙蜀的三支系均源于新兴州下康井《明德堂》康氏之迁滇初祖康恭。
本次修谱,因会理三支系中爱民、育民支系世系清楚,其余[永字八房]支系,[永顺支系]在[祖]字辈至[永]字辈之间失考断代,以及徙蜀之先后各原因,为保持各支系一致,特将谱系分为居滇部份和徙蜀部份特将谱系分为居滇部份和徙蜀部份;自第九代[永]字辈转为居川(徙蜀)一世祖重新排列世宗。
对人川居会各支系将分章简介于后。
分享按钮>>四川蓬溪康氏族谱考
>>明德堂会理康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