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堂会理康氏源流

    中华康氏网 2012年7月26日 万家姓


 《明德堂》会理康氏之[爱民、育民支系],]永字八房支系],[永顺支系]均源于新兴州下康屯(井)。但先祖由江南迁滇详情,会理各支系和居滇祖辈的谱系如何衔接,均因年代久远,资料缺乏而语焉不详。在这次修谱中,为解决这一问题,,由永祥、永仁、银仁、永福四人于2000年6月初亲往云南玉溪市(古称新兴州)寻根祭祖。经实地踏访,获有关情况如下:
新兴州康氏主要聚居于当地上康井村、下康井村、北城三地。其中,康井位于现玉溪市城郊之李棋镇,分为上康井村、下康井村。下康井村俗称东古城,距市区二公里,上康井村距城四公里。当地康氏支系众多,人员多居农村务农。经拜访多人,对康氏之源流,迁徙,分支等况虽未能作详细介绍,但这次寻根祭祖还是了解到下面情况:
在下康井村中,原建有老宗堂(即祖祠)一座,估计系上、下康井康氏共建。不知自何代起,下康井康氏又分房各自建有上、中、下三座宗堂(上、中、下系按地理位置区分)于下康井村中,现在除下宗堂尚存外,其余宗堂均已拆除,而且未留任何文字资料。下康井、下宗堂土改时分给一李姓农户居住至今,不久也将拆除重建住宅。下宗堂之正堂墙上镶嵌有石碑五块,系姓李的农户用报纸贴后就住,故石碑保存至今。经查系新兴康氏、下康井、下宗堂谱系图。正中石碑记载康恭、康戚二公下迤至第九世永清、新民、爱民、育民四同胞弟兄之神位,原文如下:

            

 

左一右碑为爱民公以下至榜字辈,及部份宗字辈之谱系表,经校对与通安谱系碑绝大部份一致,仅少部份女姓先祖缺失或姓氏不一,但代数少一于通安石碑。如丕立支载至正榜等,及部份宗字辈,丕基支载至开榜等,丕贤支载至康纲、康纪,丕善支载至丕善、丕俊、丕贵、丕诰辈。
左二石碑为育民公及以下至康祜辈谱系表,经核对也与通安谱系碑绝大部份一致,仅少部份女性先祖缺失或姓氏不一,代数也少于通安石碑。如以聪支载至九字辈及元龙、板龙等。以聪项下载有[应赠登仕郎]字样,以恕支载至康祜,康祜以下又用墨笔添写了万邦(文庠)、万春、万年、万宝字样。
右一为新民公房谱系,新民公下传以喆、以让、以仁三子,再传为书字辈,以下字辈均与会理不同。
右二为永清公房谱系,永清公下传以礼,以□二子,以下字辈也与会理不同。
根据下康井、下宗堂谱系碑文分析如下:
--康恭、康戚应是我族自江南于洪武年间随军入滇之初祖 ,其中:康戚公后裔不详,康恭公留居新兴康井屯垦,从而居滇。因为:(1)自康恭起致爱民支长房裔孙康如松止共十六代。会理康氏于同治末,光绪初建通安祖祠时,如松已过世,故刻名入碑,而如松之孙康启坤(怀仁之父)约于斯时已出生在世,而未刻入。所以,自康恭起致启坤止共十八代,其中: 居滇八代(自康恭至绳祖);由滇徙蜀一代(爱民、育民);居会理九代(自以恭、履中至启坤)。据此,通安祖祠联云:[迁滇徙蜀十八代]之说足证。(2)爱民支的丕善(康恭之第十二代孙)生于乾隆九年(1745年),如以每代平均相距25-30年计,上溯十二代,当在十四世纪下叶的明朝洪武(1368-1399年)年间。
--据新兴谱系碑中[后裔载在上屯]的记载,应是康恭屯垦于新兴康井后,自第二代起,有能公之裔居上康井,有德公之裔留居下康井。传至永清、新民、爱民、育民时,又永清、新民留居新兴,爱民、育民由滇徙会。
--下康井康氏有德公支系,不知何代又分房各自在下康井建立上、中、下三个宗堂(祠堂),据分析,极有可能是以嘉字辈的嘉礼、嘉兴、嘉云三公分房建立宗堂。
--结合会理康氏三大支系的实际情况看:“爱民、育民支系” 属下康井下宗堂支已证无误,通安“永字八房”支系属下康井中宗堂无误,但永正、永国等八公究竟属“祖”字辈何公之子已无法考证,极有可能属嘉礼房的嗣祖、绍祖之子;金桂塘永顺支系属下康井无误,但宗堂失考,从幺房出老辈的实际看,极有可能永顺公属嘉云房鸿祖之子,旦属上宗堂。
此次寻根祭祖,因年代久远,资料缺乏,若干问题无法查清。文中分析之观点,仅是归纳推理,特记录于此,以备忘。
 


分享按钮>>明德堂会理康氏源流
>>秦代以前的康氏世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