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黄隆顺饭庄”

    中华黄氏网 2012年9月4日 老友杂志


    兴国县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该县老字号餐馆“黄隆顺饭庄”。近十几年来,不少兴国籍的老干部、老红军和港澳台胞回来探亲、观光的,谈到“黄隆顺饭庄”不免引起一番感慨。
江西兴国县政协常委与共和国同庚的黄九华,就是“黄隆顺饭庄”的传人。黄九华家历代从业餐馆,据祖辈们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黄隆顺饭庄”在兴国县城首开,一代一代苦心经营,使“黄隆顺”老字号饭庄在同行中出类拨萃,誉传四方。
1929年4月,毛泽东带领红四军第三纵队的一个排,从井冈山来到兴国县城。兴国民众在街道两旁,敲锣打鼓迎接这支红军,而土豪、奸商闻讯丧胆,纷纷“逃赣”,反动势力乘机打劫,抢劫民舍,查封商店,不准店家开门营业,扬言谁开门接待了红军,格杀勿论。
当时毛泽东住在兴国县城的“潋江书院”。他看到县城的店铺都关了门,有的还被国民党政府贴了封条。毛泽东深知这是民众受了敌人的反动宣传和敌人强行所为。毛泽东想,一定要商家打开店门,给敌人有力的反击。于是毛泽东组织地方革命武装宣传队,上街宣传红军的工商政策。在宣传中演出了“打倒奸商”的活报剧。“黄隆顺饭庄”老板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红军打击奸商,对合法经营的商家却加以保护。那时,“黄隆顺饭庄”的老板娘、黄九华的母亲梅春凤的胞弟梅春官已参加了红军,红军家属哪有不开店门迎接红军之理?于是,“黄隆顺饭庄”率先打开店门,贴出了“欢迎红军光临”的标语。
“黄隆顺饭庄”的行动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经调查才知道这个饭庄是红军家属开办的,也就到“黄隆顺饭庄”搭伙食。黄隆顺老板以毛泽东光临为荣,虽然当时条件有限,但想尽办法以鱼肉相待。毛泽东吃完第一顿饭就风趣地说:“你们今天接待了我就犯了两项‘天条’。”老板娘不解地问:“我犯了什么‘天条’?”毛泽东说:“第一条,你开了店门;第二条,你接待了我。”老板娘说:“肖华、黄玉昆都是我的邻居,我弟弟也是和肖华、黄玉昆一起参加红军的,还怕触犯‘天条’!”毛泽东听了很高兴,朗朗笑了。
第二餐饭又是鱼肉相待,毛泽东说话了。他说:“我也是农民的儿子,哪里要这么多的大鱼大肉?现在我已开好了菜单。”说着把菜单交给了老板娘,她见上面写:每餐一素一汤,另加一碟辣椒。老板娘笑了笑说:“还得加一荤呢”。毛泽东说:“不,要加就加一点豆腐霉,兴国豆腐霉很好。”
第二天饭桌上又摆上了红烧肉、清炖鸡什么的。毛泽东一看紧皱双眉,说什么也不肯入席。掌厨的梅春凤说:“这些菜不是鱼肉,全是素菜呢,不信,你尝尝。”毛泽东一看,似鱼非鱼,似肉非肉,觉得蹊跷,用筷子挟块“红烧肉”入口,才知道是冬瓜做就。原来当年掌厨的梅春凤,凭她多年的烹调经验,就用萝卜、南瓜、芋头等做成“肉丸”、“红烧肉”、“清炖鸡”……既省钱又可口。毛泽东赞不绝口,风趣地说:“我毛泽东好口福,每餐又是鱼、肉、鸡了。”
一天,一位头戴雨笠,脚穿草鞋,衣着朴素的汉子来到“黄隆顺饭庄”门口。梅春凤一看以为是来要饭的,为了毛泽东的安全忙起身拦阻,并侧身要里面的伙计快盛碗饭给这位汉子。那汉子说,我不是要饭的,是来打听一个人。梅春凤问:“谁?”那汉子说:“打听一位下巴上有颗痣的人。”梅春凤迟疑了一下,警惕地说:“没有,没有。”这时毛泽东听到门口的对话,就走了出来,一看忙迎了上去,握着那汉子的手拉进了店,转身告诉梅春凤说,他就是彭德怀。梅春凤一听尴尬地搓着双手说:“有眼不识泰山,请原谅。”毛泽东打趣地说:“刚才还是要饭汉,一下子就成了‘泰山’。哈哈哈!”毛泽东和彭德怀两人一阵豪爽的笑声,使梅春凤腼腆不已。她深深体会到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与人民同甘共苦。后来有朱德、黄公略、陈毅等人来到兴国,也随同毛泽东在“黄隆顺饭庄”用餐。于是,“黄隆顺饭庄”曾一度成为革命领导人的专用食堂。使黄老板不能忘怀的是,每次吃完饭,毛泽东就在本子上记下账,到了一定时间付清饭钱,从不拖欠。
以前,“黄隆顺饭庄”是挑伕、小商贩、放排哥常来用饭歇脚的地方。自毛泽东和一些革命领导者光顾后,梅春凤就不接待任何人,说是为了领导们的安全。毛泽东知道后说:“怎么能关起门来做我们几个人的生意。再说,干革命就是解救劳苦大众,怎么能把民众拒之门外。”于是要老板广交朋友,接纳八方来客。从此,不少劳苦民众也落脚“黄隆顺饭庄”。一些放排哥、挑伕、打铁佬常在饭庄进进出出。毛泽东就和他们拉家常,宣传革命道理,从中提高了民众的革命觉悟。在他的宣传教育下先后有18名打铁佬、放排哥参加了红军。
1930年3月,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兴国,那时在兴国的陈奇涵、肖华、肖芳全等人,在“黄隆顺饭庄”用兴国名菜“米粉鱼”宴请了他。走进餐厅,见桌上有一个颇大的蒸笼,里面是萝卜、芋头,面上摆着鱼片,香气扑鼻而来,使人食欲大增。随之又端上四碟小菜,毛泽东一看,即兴命名为“四星望月”。以后,“黄隆顺饭庄”的伙计们以此为荣,并不断更新花样,使“四星望月”列入“中国名菜谱”。
1933年11月间,毛泽东率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检查团,风尘仆仆再次来到兴国。他没忘记“黄隆顺饭庄”,仍在那里搭伙食。这次毛泽东还是住在“潋江书院”东厢房。当地民众得知毛泽东这次是来搞社会调查时,又纷纷沓至而来,向毛泽东反映情况。“黄隆顺饭庄”的生意再次红火。老板高兴地贴出了一副对联:
打帮革命四季兴隆,
拥护红军一帆风顺。
1949年8月,兴国解放,“黄隆顺饭庄”第一家鸣放鞭炮,打开店门迎接解放军。此后有杨尚奎、肖鹏、黄波等领导回到兴国,也到“黄隆顺饭庄”用餐,重叙旧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1980年黄九华一家从下放的农村回城了,年已69岁的梅春凤萌发了开餐馆重操旧业的念头,在汽车站一侧租了间只有21平方米的平房办起了路边小吃。她没有打出“黄隆顺饭庄”的招牌,而是竖起了新颖的命名“品禄园”的牌子。
1990年,黄九华放弃了21平方米的路边小吃店,办起了名噪一时的“品禄园”大宾馆,装有电梯、中央空调等豪华设施,固定资产达千余万元。但他没有忘记毛泽东多次光顾过的“黄隆顺饭庄”。为纪念这具有革命意义的饭庄,黄九华在宾馆大餐厅的门楣上挂上了“黄隆顺饭庄”五个烫金的大字,让毛泽东为革命亲临的饭庄永远辉煌。


分享按钮>>4省市江西后人组团来赣寻亲
>>【黄氏名人】《明史·列传第三十一》--黄观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