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禹生之地在北川

    中华夏氏网 2009年8月31日 发帖者夏国初


[历史研究]禹生之地在北川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史志办副编审 谢兴鹏





大禹,是伟大的治水英雄、我国炎黄以后的又一人文初祖、夏王朝的奠基者。
  “禹生北川”本来早已是历史定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依据:一是文献记载明明白白;二是大禹遗迹实实在在;三是专家考证确确实实;四是祭禹习俗真真切切;五是权威认定清清楚楚。
一、文献记载明明白白——禹生石纽在北川
  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文献都对“禹生石纽”、“禹生北川”作了记载。
  战国时期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载:“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剖背而产高密(即大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
  《帝王世纪》载:“禹,六月六生于石纽。(广柔)县有石纽邑。”
  西汉著名学者扬雄《蜀王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禹,六月六日生于石纽。”
  西晋崇州人常璩《华阳国志》(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载:“石纽,古汶山郡也。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于石纽刳儿坪。”
  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载:“禹生于蜀之广柔县石纽村。”
  《唐书•地理志》载:“茂州石泉(今北川,下同)县治有石纽山。石泉今属龙安府,山下有大禹庙,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此。”
《  舆地广记》载:“(石泉)隋汶川县地,属汶山县。唐贞观八年析置石泉县,属茂州,皇朝熙宁九年来属。有石纽山,禹之所生也。”
  《吴越春秋•宋代徐天佑注》:“(石纽)在茂州石泉县。其地有禹庙,郡人相传禹以六月六生此。《元和郡县志》:禹汶山广柔人,生于石纽村。《水经注》: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广柔,即今石泉军。”(注:宋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于石泉县置石泉军。)
  南宋著名学者计有功所撰《大禹庙记》,详述了石泉(今北川)县内禹庙的悠久历史和祭祀大禹的渊源。
  浙江象山人姜炳璋任石泉县令主持编纂的《石泉县志》(清乾隆三十三年成书),对石泉县内有关大禹的遗迹进行了考证,对民间祭禹的习俗、禹庙的修建等情况等作了详细记载。并且重建了大禹庙、新建了“神禹故里”坊。
  《四川通志》载:“石泉县。石纽山在县南一里,有二石纽结,每冬月霜晨有白毫出射云霄。山麓有大禹庙。”“九龙山。在(石泉)县北二十里,山势嶙峋,排列九岭,如龙起伏状。第五岭下即刳儿坪,禹生于此,血石满溪。李白书‘禹穴’二大字,镌于山顶(山腰)。”“大禹庙在(石泉)县东南石纽山下,邑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祼享,岁以为常。”
  《四川通志•古迹•龙安府》载:“天下禹穴有三:在会稽者,葬处也;在宛委者,藏书处也;在石泉者,降生处也。”
  有关“禹生北川”的历史记载十分丰富,此不一一列举。仅上所引,应当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二、大禹遗迹实实在在——充分印证了大禹生于北川
  仅有历史典籍记载,没有实物印证,也难以使人心服口服。1982年12月,北川县启动了新编《北川县志》工作后的几年里,北川县文史工作者先后发掘出了一大批鲜为人知的重要历史资料。尤其是通过北川当时在北京图书馆工作的黄登培先生从北京图书馆复印回的北川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县志《石泉县志》(清乾隆三十三年版),解决了北川历史上的两大问题,一是北川是大禹出生地,二是北川是以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北川县的文史工作者根据该志书的记载,在原县城(今禹里)周围一带找到志书中所记载的有关大禹的大量遗迹,充分印证了历史典籍的记载。此撮其要以记之。
  石 纽 禹里(原石泉县治治城)南一里许有石纽山(属禹里乡石纽村)。山腰石林中有二巨石纽结,石上有阳刻篆书“石纽”二字,每字高、宽各为40厘米(今浙江大禹陵“石纽”二字即以此处题刻拓片复制)。相传为扬雄所书。
  甘 泉 与石纽山隔江相望的崖壁上有摩崖阴刻楷书“甘泉”二字。旁有泉池,池水清澈,冬温夏凉,四季不断。据传:女荻(禹母)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
  岣嵝碑 亦称禹碑(或大禹功德碑)。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建,立于治城(今禹里)禹庙碑亭内。正碑高2.55米,宽1.55米,厚25厘米,有碑座、碑帽。上镌刻蝌蚪文77字,以及楷书释文、跋文。字大36平方厘米。每字右侧有明代绵州进士高简的释文,字大9平方厘米,楷体。“碑上蝌蚪文自衡山拓来”,《四川通志》、民国版《北川县志》载:“此系大禹所书,文字奇古。”1935年,红军在碑上刻标语两行,后被国民党军队铲掉,碑文大部损毁,现仅存正文25字和零星释文、跋文。今有据原拓片复制之“岣嵝碑”立于禹穴沟口禹王庙前。
  据传,此碑为大禹治水成功后刻建于湖南衡山岣嵝峰上的纪念治水工程的碑。唐韩愈、刘禹锡曾往寻碑而不得。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游南岳时,临拓全文复刻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明代长沙太守潘镒于岳麓山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岣嵝碑名闻于世。
  之后云南安宁县城东洛阳山上法华寺(明嘉靖十五年)、浙江绍兴(明嘉靖二十年)四川北川(明嘉靖四十年)、江苏南京栖霞山(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河南禹州(明万历年间)、陕西西安碑林(清康熙年间)、湖北武汉均有翻刻;明代学者杨慎、沈镒、高简等都有释文。
神禹故里坊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所建,木质结构,立于治城(今禹里)南石纽山下。有石泉知县姜炳璋所撰书匾额“神禹故里”及楹联:“石纽之村笃生圣人皇皇史册古迹常新,刳儿之坪产石如血青莲好古大书禹穴。”原坊“文革”中被毁,1991年,北川县人民政府重建。
  誓水柱 位于禹里(原县城)西望崇山下青片河与白草河交汇处,“县西四十五步河岸上,石柱高一丈围五尺。”(清乾隆版《石泉县志》)上刻12字,为虫篆体,宋《淳化阁帖》释为“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其义难懂。传为大禹治水时出的手令。石柱今已无存。
  望崇山 在石纽山对面。山峰矗立,高入云天。相传崇伯(禹父鲧)外出治水,常年不归,圣母思念,常登此山遥望禹父归程,时山巅林木繁茂,遮天蔽日,挡住视线,圣母叹道:“眼前若是没有这些大树多好啊!”话音刚落,狂风骤起,将山前高树连根吹翻,此后山前只长灌木花草。故曰“望崇山”。
  禹穴沟 禹里(原县城)以北10公里有清泗沟,为一条长数公里的峡谷。沟内峭壁凌空,奇峰夹峙,形成两道神秘的彩屏。头上树几交柯,天光一线,银瀑飞泻,烟缭雾绕;沟底溪水击韵,血石流光;两岸竹木森森,古藤缠绕。一派浓郁的原始自然风光。因有三处“禹穴”石刻,故称“禹穴沟”。
  大小“禹穴” 距洗儿池不远的绝壁上刻有虫篆体“禹穴”二字,每字高74厘米、宽54厘米,“传为大禹所书”,人称小“禹穴”。距小“禹穴”数百米的金锣岩上有楷书“禹穴”二字,“大径八尺”,“仙才天放,谨严有度”,据宋、明、清代史志及《李太白全集•外记》记载为李白所书,人称大“禹穴”。禹穴沟拱桥头,立有一石碑,上有楷书“禹穴”二字,每字高52厘米,宽40厘米,落款为“颜真卿书”。
  刳儿坪 据传,禹穴沟为大禹诞生地。扬雄《蜀王本纪》载,禹生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刳儿坪位于九龙山第五峰下,其地“稍平阔,石上有迹,俨然人坐卧状,相传即圣母生禹遗迹”。
  洗儿池 沿刳儿坪溪流而下,有一连山巨石,其状如盆,其“水色金赤,四季不变,相传禹母诞禹后洗儿处也”,因以得名。
  血 石 洗儿池以下的溪流中,“白石累累,俱有血点侵入,刮之不去。相传鲧纳有莘氏女,胸臆坼而生禹,石上皆是血溅之迹。古人有诗云:“血石流光点点新,花开水底锦江春,后人收作催生药,犹仰当年岳降神。”
采药亭 《升庵外集》云:“其山药气触人,往往不可到。”大禹幼时,随母采药于此山,乡人谓之“采药山”。《龙安府志》云:“山上建有木亭,为采药亭,现已无考。”
  禹王庙 据《新唐书》载:石纽山下旧有庙。先有庙而后有县。南宋赵元勋、明嘉靖周宗、明万历赵可扬、清康熙杨柱朝、清乾隆姜炳璋等先后维修或重建。
禹王宫 位于禹穴沟口。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道光十年(1852)石泉知县赵德林重修。1935年,石纽山下禹庙被焚后,民间祭禹活动集中于此。“文革”被毁,1994年重建。
  大禹纪念馆 1991年全国第一座大禹纪念馆在大禹出生地北川县禹里乡(原县城)落成,为仿古仿石建筑,古朴典雅,起始恢宏。
县境与大禹相关的遗迹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三、专家考证确确实实--雄辩地说明大禹生于北川
  80年代中期,县内的文史工作者经过艰苦努力,1988年1月编印出版了《禹生北川》一书,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1990年3月,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大禹故里为市级风景名胜区;5月5日,“禹生石纽”座谈会在北川召开。在老一辈资深学者张秀熟和四川省文物管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文史专家高文的关心和倡导下,北川县委、县人民政府邀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省民委、省水电厅以及绵阳市政府、市政协、市文化局、市社科联、市外事旅游办、市方志办的领导、专家和文史工作者30余人参加会议,到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石纽山、禹穴沟、禹王庙遗址等古迹,参阅了有关资料,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座谈。与会人员达成了以下共识:研究大禹、开发大禹故里意义重大;大禹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夏文化是存在的;大禹是羌族,禹生西羌是可信的;大禹出生在北川县石纽村这一准确地点是可以确定的。并对大禹研究、大禹遗迹保护和大禹故里的开发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唐宋以后的志书多谓“禹生石泉”,而全国以石泉命名的县不只一个,大禹究竟生在哪个石泉?陕西省石泉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佩金说:“我们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调查了包括你们北川在内的全国所有石泉的来龙去脉。我们认为,大禹出生在四川的石泉县(今北川县),而不是陕西的石泉县。”自此,陕西省石泉县与四川省石泉县持续了几百年的“大禹故里”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浙江省绍兴大禹陵文保所所长陈观荣说,关于“禹生西羌”,禹生于四川石泉县的石纽,葬于绍兴会稽,在我们浙江是没有争议的。
  川大历史系教授冉光荣认为:古史记载“禹生西羌”,“禹本汶山郡广柔县石纽山人”也应该是可信的。随着考古的不断发掘,“禹生石纽在北川”会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
  川师大古代史教研室主任谢元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引述古地质、古气候方面的资料和古籍记载、古史传说为论据,论证了北川为禹生之地。
1991年11月6日,经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审查同意,省民政厅批准,全国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以研究大禹文化为主要任务的省级专业学会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在北川成立。
  1992年7月2~5日,全国首次“大禹及夏文化研讨会”在北川召开,来自中纪委、中国社科院、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北京文物局、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社科院、哈尔滨、陕西石泉、河南禹州,川大、川师大、川师院,四川省社科院、省民委、省民研所、省水电厅、省地矿局和绵阳市、北川县的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80余人参加会议,30多位专家在大会交流了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在向大会提交的论文《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中说:“禹生石纽说”“有着相当深远的历史背景”,“禹生石纽绝不是偶然产生的传说”。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孟世凯在交流的论文《大禹及夏王朝》中说:自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历来多说大禹生在石纽。但石纽的具体地点,又有不同之说,主要是汶川、茂县、北川三地。近年来北川县史志办的先生们作了不少的调查、搜集、整理工作,并出版了《禹生北川》一书。这就补充了过去有关史料之缺,进一步为一些史学家论证大禹生于北川提供了新证据。
  陕西省安康地区博物馆馆员徐印信在《汉水流域禹迹散谈》中说:“不论石纽、广柔、石泉,据文献论述均指四川省北川县。北川既有禹王宫,又有石纽山‘石纽’石刻、禹穴沟李白书‘禹穴’摩崖石刻等古迹,还有丰富的有关禹的古老传说,以及岁岁定时祭禹的习俗。自古即确认为大禹降生之地,称为大禹故里。”
四川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九香认为:扬雄学问渊博,又是位方言专家,曾在今之绵阳地区住过;司马迁38岁时奉命考察巴蜀西南地区,他入蜀之路线应是金牛道,必经今江油、绵阳一带。因此,我们应重视扬雄“禹生广柔石纽”和司马迁“禹兴于西羌”的见解。
  四川师范学院教授、师院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姚政在《关于夏文化的几个问题》一文的结论中说:“夏族起源于四川省北川县境内。”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副教授谢元鲁在《禹族早期迁徙路线与夏先民的活动》一文中说:“包括四川盆地西部和川西高原的两大地区,是早已被许多古代典籍记载的禹族的先祖活动地域,禹族先祖颛顼和鲧,均降生于川西高原地区。”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进一步印证了《竹书纪年》中“帝颛顼高阳氏,母曰女枢,……生颛顼于若水,……颛顼之子鲧,生于石纽”之说。
  河南省禹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今禹州市政协副主席)郭水林在大会交流的《从禹封夏邑到夏朝的建立》一文中说:《帝王世纪》“禹生于石纽,长于西羌,夷人。年二十而用,三十二而洪水平”,此说情理较顺。他在2000年1月编著出版的《名人轶事》关于“禹的身世”中,更加明确地记述了“禹出西羌”、“禹生北川”的历史渊源。
  2002年4月25~26日,在山东省禹城市召开的“全国首届禹城大禹文化研讨会”上,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教授骆承烈在作论文综述发言时说:这次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对“禹生石纽”、“禹生四川北川”等观点作了深刻的阐述。
  2002年11月5~6日,在北川召开的全国首届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在发言中说:古代文献关于“禹生石纽”的记载是有其真实历史内涵的,应当是可信的。关于石纽所在,四川省许多学者,尤其是绵阳市和北川县的学者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实地调查,提出石纽在今北川县境。我认为北川说的论证较其他说是更为充分的,应予肯定。
  2006年6月29~30日,全国第二届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川召开,应邀光临北川的嘉宾有: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赵延年,国家水利部原副部长周保志、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杨海清、西藏自治区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瑛、国家民委政法司副司长田联刚,大禹后裔143世、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姒承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揣振宇、四川省水利厅原副厅长谢成荣、四川省省民委副主任蔡世勤,四川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的领导郑瑛、罗通达、项扬;绵阳市四大班子的领导唐利民市长、杨步润主任、张世虎主席,薛康副书记、陈友学书记、楚明部长、蹇洪秀副主席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文化厅原厅长、文化部原艺术局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曲润海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教授;来自韩国、浙江、河南等地的禹氏宗亲代表;参加全国第二届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来自北京、浙江、安徽、河北、河南、湖北、陕西及省内各市、地、州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还有茂县四大班子的领导,参加四川省羌学学会年会的专家学者,4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共400余人。
  西华大学原副校长龙显昭教授的题为《论北川禹羌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正传》一文从气候环境对民族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论证了“禹兴北川羌中,治水富民传华夏”的观点。
  四川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胡昌钰先生的题为《杜宇是大禹的后裔》一文认为,从茂县营盘山——土门——北川猿王洞——江油大水洞——绵阳边堆山——新都宝墩——广汉三星堆——到成都金沙,我们清晰第看到了古蜀人的迁徙发展脉络,从考古学的角度为“禹生北川”说提供了佐证。
  四川大学考古系林向教授的《“羊首龙”与“禹兴于西羌”——三星堆出土的 “羊首龙”与“神坛怪兽”解析》一文对“禹生北川”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西南科技大学李德书教授的《从东汉景云碑看巴蜀古史新证》一文通过对新近在三峡古考发现的东汉景云碑碑文的研究认为:此碑一是提供了古蜀国与中原夏王朝紧密联系的新证;二是提供了大禹在石纽、汶川两地召集宗族各支举行盟誓和盟会的新证;其三,提供了北川县禹里乡禹穴沟内“一线天”绝壁上虫篆体石刻“禹穴”二字来源的新证;其四,提供了今北川县坝底乡、梓潼县、三台县景福乡等地景氏家族均来源于伯杼宗族的新证;其五,提供了古蜀国通往夏王朝交通要道的新证。对于研究巴蜀古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88年以来,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文史工作者通过对历史典籍的整理、大禹遗迹的查寻,撰写了一大批有关大禹及夏文化的论文,对“禹生石纽”、“禹生北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撰写了数百篇论文,先后编辑出版了《禹生北川》、《大禹研究文集》、《大禹及夏文化研究》、《海峡两岸大禹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九州方圆话大禹》、《禹羌文化研讨文集》、《禹生石纽在北川》、《华夏神游探禹里》、《北川羌族》等书刊,对大禹、对禹羌文化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探讨,为“禹生北川”说提供无可辩驳充分论据。
四、祭禹习俗真真切切———人民群众传承了“禹生北川”
  自古以来,县民即视石纽山为神圣之地。有许多关于大禹的传说和丰富民间祭禹习俗。
  早在汉代,石纽一带“夷人共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不敢放六畜”。唐代以前,石纽山麓即建有禹庙,每年六月六日大禹诞辰,人们即于禹庙前举行祭祀活动。虽遭兵燹祸乱,禹庙却随圮随修,庙祭从未间断。自唐以来,县境各乡镇场镇先后建有禹王庙或禹王宫,作为当地地方长官和民间祭祀大禹的场所。
龙显昭(四川师范学院文化所所长、南充市社科联副主席)教授所撰《夏禹文化与四川的禹庙》一文中称:禹庙兴起于秦汉,盛行于唐宋,遍立于明清。四川是夏禹文化的发源地,禹迹遍布巴蜀,……石泉禹庙是四川最重要的历史古庙。……这是从文献上看到的夏禹肇迹处的最早禹庙。
  历代地方长官都把维护和重建禹庙作为重要的政绩。 唐贞观八年(634)在禹庙西北一里处置石泉(今北川)县,每年春、 秋及大禹生日都要举行祭禹活动。南宋赵元勋曾建规模宏大的禹王庙,“庙以门计一十有八,形丽势胜,神明拥会”;明嘉靖四十年(1561)石泉守备周宗在禹庙庭院内建碑亭,刻建“岣嵝碑”(其文自衡山拓来);清康熙七年(1688),署令杨朝柱重建禹庙;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县令姜炳璋再次重建,将正殿修葺一新。另建大门一间,两边各建房三间,正殿供大禹,后堂供圣父崇伯、圣母有莘氏。并在石纽山前要道修建“神禹故里”坊,为石基、木柱,以小青瓦覆盖,上悬木制“神禹故里”匾额,左右木柱上挂木制楹联曰:“石纽之村笃生圣人皇皇史册古迹常新,刳儿之坪产石如血青莲好古大书禹穴”。匾额和楹联均为姜炳璋亲笔书写。落成之日,举行盛大的祭禹活动。县令姜炳璋率领文武官员,以盛大仪仗为先导,百余人抬着牛、羊、猪、帛、爵、登、簋、笾、豆等祭品,从县衙出发,浩浩荡荡去至禹庙,县内外百姓数千人随往,以太牢之礼仪祭祀大禹。县令二叩六拜,群臣、百姓三叩九拜,虔诚之心,皇天可鉴。此后,县内祭禹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
  民国34年(1945)修葺石纽山前“神禹故里”坊时,县知名人士魏景虞又在“神禹故里”匾额两旁书“八年三过, 卑宫菲食” 横额。(惜其毁于“文革”)
在数千年华夏文明史上,人们对大禹的仰慕之情与日俱增,他的功德泽被后世。在石泉(北川)县为官者,不仅把祭禹作为重要职责,也视为一种荣耀。同时,也把维护、重建禹庙视为重要的政绩。
  北川县境除县城治城(今禹里)建有禹庙外,禹里(今禹穴)、片口、坝底、曲山、陈家坝、通口等地均建有禹庙或禹王宫,凡建有禹庙或禹王宫的地方,每年春秋及六月六日大禹生日,均由当地地方长官主持不同形式的祭祀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进一步弘扬大禹精神,开发大禹故里风景名胜,1991年临摩原形对“大禹故里”坊进行重修,同时在禹里场北建气势宏伟的仿古仿石建筑──大禹纪念馆;开发禹穴沟的自然、人文景观;1994年在禹穴沟口重修禹王宫。每至农历六月六日,县内外数千群众汇聚禹王宫祭祀大禹,举办多种形式的庙会活动。新县城曲山米市沟左岸,由民间发起修建的禹王宫已初具规模,香火日益旺盛。2002年,禹里乡的百姓,带着对大禹无比崇敬之情,在禹里乡政府对岸、石纽山左侧原东岳宫址修建禹王庙,并在殿前建造高10余米的大禹塑像,六月六日大禹诞辰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和庙会活动,这里已成为县内外民间祭祀大禹的重要场所。如今,北川已成为华夏民族寻根问祖的圣地之一,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向往之地。
五、权威认定清清楚楚——“禹生北川”毋庸置疑
  历史上朝廷对大禹鼓励许多特殊政策和特殊规定,例如:六月六日禹生日,用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的太牢(牛、羊、猪三牲齐备)之礼仪致祭大禹;在县衙两旁设置只有州、府以上才能有的鼓楼、乐楼在致祭大禹及重大礼仪时使用;录取科举秀才,按朝廷分配名额加倍;贡赋减半或全免;县令必须是科举出身,六月六日禹生之日可以穿上皇袍代表皇帝祭祀大禹,等等。因此,历史上争抢“禹生之地”的地方不在少数,但却又只能有一处,怎么定?官方认定,宗亲认可,专家评判。
  1、康熙大帝钦定有案可查。为了制止对禹生之地的纷争,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在组织编纂大型史书《御批通鉴辑览》时,特地对“禹生之地”作了认定。在“夏后氏大禹,姒姓,颛顼之孙,鲧之子,生于石纽”这条史料特别作了批注:“谯周蜀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广柔废县,在今茂州汶川县西北有地石纽村。元和志:禹所生处,考唐书地理志,茂州石泉县治有石纽山。石泉今属龙安府,山下有大禹庙,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此。今以蜀纪、元和志为据。”
  2、“神禹故里”坊是重要标志。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时任石泉县令姜炳璋县城(今禹里)城南石纽山下建坊,亲自撰书匾额“神禹故里”及楹联:“石纽之村笃生圣人皇皇史册古迹常新,刳儿之坪产石如血青莲好古大书禹穴。”这正是在清康熙大帝钦定之后。迄今为止,这是我们所知的国内唯一建有“神禹故里”坊的地方。可以推测,姜氏当年若无朝廷认可,绝不敢妄自为之。
  3、国家主席认定全国唯一。1992年,国家主席杨尚昆为北川题写了“大禹故里”四个大字。
  4、大禹后裔和禹氏宗亲认可。大禹142、143世后裔姒元翼、姒壮父子说:有人说夏禹王是神,我们认为夏禹王是人,因为他劳苦功高,造福万民,所以后人尊崇他为神。在他们交流的论文《大禹及其子孙》中说“可以认定禹的出生地即在今四川省北川县”。1995年,大禹142、143世后裔姒元翼、姒承家编著、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大禹世家》载:“石纽就是现在四川省北川县禹里羌族乡(旧石泉县城)湔江南岸的石纽山……在石纽山附近还有一批传说与禹有关的遗迹,如禹穴沟、刳儿坪、洗儿池等……所有这些都说明早在汉代,此处就被认定是传说中禹的出生地。”2006年6月28~29日,姒承家先生应邀参加了在北川举行的“全国第二届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考察了大禹故里与大禹相关的遗迹,为北川题词“四川北川我始祖生地,六月初六乃大禹诞辰”。韩国、浙江、河南的禹氏宗亲会、大禹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多次到北川寻根祭祖。
  5、权威专家认证
  李学勤先生欣然题词。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顾问、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历史系及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学勤先生于2006年4月3日为北川题词“羌禹文化,辉煌北川”。
  孟世凯先生精辟概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世凯先生于2002年7月为谢兴鹏同志编纂的《九州方圆话大禹》一书所作序言中写道:“关于大禹和夏文化研究,从目前的情形看,我认为大体上形成‘以四川省北川县为中心的大禹出生地,以河南西部为中心的大禹活动地,治水涉及黄河中下游,影响及于江淮流域,大会诸侯于安徽怀远县之涂山,葬地在浙江绍兴’的新动向。”这不仅是对“禹生北川”说的认定,也是对近10余来全国大禹及下文化研究的取得重大突破的精辟概括。
  李先登先生留下墨宝。2002年11月6日,中国历史博物馆李先登研究员到北川参观考察是欣然命笔,为大禹纪念馆题词“禹生石纽,信而有征”。
倪鹏飞先生画龙点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倪鹏飞博士在2006年9月25日川报“专家观点”栏目点评“四川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时,提出绵阳应定位于“神禹乡邦,科技新城”,表明他心目中的“大禹故里”不仅属于绵阳,而且应当成为绵阳的重要品牌。

亲爱的读者,当你看到这众若繁星的证据后,是否能得出“禹生北川”的结论呢?如果你觉得证据还不够的话,请你告诉我,我还可以为你举出更多证据,让你心服口服。



注:北川的建置沿革:北川的建置沿革大体经历了“北川——石泉——北川”的过程。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置北川县(置县前属汶山郡广柔县地),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史志办副编审 谢兴鹏
联系电话:0816-6376285
2006年11月15日



来源:大禹研究中心网站


分享按钮>>2007公祭大禹仪式<主题歌> (夏强摘抄)
>>大禹及夏文化研究的部分书刊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