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夏姓)( 一)

    中华夏氏网 2009年11月12日 都昌县夏国初


《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夏姓)

发贴者:夏国初 进入博客 时间:2008-3-21 10:57:29 等级:光明使者 权限:版主 发帖数:3717 收藏 编辑

--------------------------------------------------------------------------------
-


《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夏 方 1947年9月生,四川宜宾市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乐山师范专科学校。四川省犍为县教育局副主任科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国际杰出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香港)研究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乐山市集邮协会理事,犍为县集邮协会副会长。他集邮30多年,收藏丰富,并拥有丰富的邮票资料。具有较高的邮票鉴赏造诣,尤其是对蔡伦错票、中银错片、J41、J42双加字小型张等珍邮的鉴定有较高水平。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邮学论文,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纵观长期、激烈的中国邮品防伪与制赝斗争》、《邮品的经济价值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的等级划分》被编入世界学术文库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学术论文集》(华人卷)第一集等,引3篇论文均获“世界学术贡献奖论文金奖”。事迹被录入《世界名人录》、《国际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中外名人辞典》(新世纪卷)、《中国专家大辞典》第8卷、《二十世纪中国收藏家大全》A卷、仁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人才辞典》等辞典。鉴于在集邮方面成就突出,对人类文化事业的杰出贡献,已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奖评委会、中国国际名人院评审委员会颁发的《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荣誉证书。

夏 拱 1924年生,湖北新洲人。曾学习惊天动地湖北农学院农经系、毕业于税务专门学校(上少经)海关组。1949年1月至鄂豫三分区参加革命,先后任分区专署、湖北工业厅、中南区地方工业局秘书;1954年11月先后在轻工业部食品工业部、一轻部、轻工总会为供销总局秘书、研究室科处长、党支书记、副研究员;离休后,聘任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特约研究员。1960年以来,参与编写《关于延长轻工业战线的若干问题(1962)》、《国务院关于全国棉油糖生产会议的报告(1971)》等10余份文件;在中央报刊发表了轻工业的调查研究、述评、综述、专业史等100余篇文章;其中《谈谈中国古代的陶瓷出口》(《中国对外贸易》1976年1期)等30篇香港及海外报刊转载转译;合编《当代中国的轻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撰写其首章《悠久的历史》;参与编辑《中国轻工业年鉴》;合拍新闻电影6部、电视新闻200余片。

夏 丽 女,1981年10月生,河北省吴桥县人。我酷爱文学,尤其热爱诗歌、随笔,短小散文。1997年元月30日,我的《心海帆影》作品在微型文学作品联评大奖赛中荣获贰等奖,并颁发了荣誉证书。1997年曾被中国诗歌开发部聘为特约编辑,工作中,由于成绩斐然,同年八月份颁发了文学报刊编辑资格证书,同时并聘为亚细亚作家协会理事。1997年9月曾被新作家写作中心聘为一级作家、讲师。1998年元月,我的作品《超越自我》在“新作家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中荣获新作家奖,并颁发了荣誉证书。1999年一月被跨世纪文化艺术研究院聘为《中外名师录》大型辞书编委会副主编,并荣获20世纪专业领域贡献大奖,颁发了荣誉状。1999年十月,我的主要业绩录入《中外名师录》大型辞书中,并由香港华泰出版社出版。1999年四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作家笔会上,我的作品荣获三等奖,并颁发了荣誉证书。1999年11日被新世纪文学创作研究所正式聘为该所的创作员兼研究员。

夏 树 副主任医师。女,生于1946年3月,上海人。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九三学社社员。现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30年,擅长消化系疾病及妇儿科杂病的中医诊治,尤以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组方独特,疗效确凿。针对临床所见女性性功能减退,著文指出妇科“阴瘘”病的存在,并探求其病因病机与治疗。近年与西医妇科专家合作研制出“皮埋止血中成药”治疗长效皮下埋植避孕剂引起的部分妇女术后出血,效果满意,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夏 鹰 一级导演。男,1933年11月出生,江苏南通人。无锡市锡剧团艺术室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训班。 主要贡献:l、所排淮剧《奇婚记》获1985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七项大奖,2、《难咽的苦果》获1991年全国戏曲现代观摩观演出新剧目奖及全国优秀青年演员奖。 主要著述:在全国刊物发表的论文有:1、《论戏曲舞台调度》;2、《戏曲表演艺术特性一外化》;3、《戏曲现代戏应该走自己的路》;4、《看川剧调演想到的》。5、《对戏曲文学结构的思索》;6、《现代喜剧的实质》;7、《戏曲现代戏表导演戏曲化十则》。

夏 雨 女,1926年出生,成都人。副编审。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学系。曾任《中国青年报》编辑、记者,浙江少儿出版社主任编辑、浙江出版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理事等。解放前在报上发表大量散文、杂文、诗歌。1950年参与《中国青年报》创刊工作,发表系列通讯报道,同时负责编辑《任弼时纪念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出版),采写任弼时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及报告文学《任弼时与孩子们》等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同时连载。在大学工作期间在报刊发表大量通讯、特写和散文,报告文学《拼将热血灌春花》获成都市文化局、市工会颁发的“优秀文学作品奖”。1984年被评为浙江出版系统优秀编辑。负责编辑的优秀图书主要有:《四季风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第8届捷克斯洛伐克国际绘画设计、编辑、艺术、展览特别奖”,《和少年朋友谈美》、《音乐游戏》等获华东6省优秀少儿读物奖,《骆宾王》等注音读物获省优秀图书奖,编写的《瞭望祖国》获全国首届地理科普读物优秀奖,论文《给儿童以爱、美和快乐》1987年在全国出版工作研究年会上获“优秀论文奖”,报告文学《鲁冠球致富之路》获好评收入集子出版。还发表了不少儿诗、童话、故事及散文,出版有《鸟儿诗》、《动物故事》、《幼儿智能训练》等。在《成都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访高士奇》、《访赵景深》等散文多篇。

夏 忠 男,1963年9月生,1983年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工学学士。现任郑州轻金属研究院科技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毕业后主要从事镁冶金工艺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62.5KA无隔板镁电解槽工业试验”、“氧化镁球团氯化镁扩试及工业试验”等总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四项,“卤水白云石会成氧化镁”,“镁粒制作研究”等横项科研和院科技基金项目五项,主持工程设计一项,参与抚顺铝厂镁分厂氯化车间技术改造,先后撰写技术报告十余篇,在国内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三篇。1992年调院科技处从事科技管理和科技咨询工作,主持编写氧化铝,电解铝等项目论证材料十几篇近二十万字,对外签订各类技术合同近百项,合同额五百余万元。1998年16月起担任起科技处长。1995年12月获得高级工程师技术,同年聘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特约撰人。1996年5月获得郑州市高级咨询师注册资格。

夏承政 男,1936年9月生,四川眉山人。馆员。结业于中国电影刊授学院武汉分院。曾任四川省德昌县文化馆副馆长。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地名学研究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民俗学会会员;凉山州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德昌县文协名誉主席。主要业绩:自幼喜爱文学,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主编文艺等类书刊18册;编撰电视专题片18部(集)。负责组织民间文学普查并编辑出版《德昌县民间文学资料集》三卷(100万字),获省、州一等奖;在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等主管部门颁证表彰。著有诗歌《母女夜话》、《森林里的小杉杉》,小说《降落伞花花》、《鞋》、《山妹的招牌》及傈僳族民间文学《英秀和友秀》、《葫芦笙的来历》、《婚姻调》等。与张芳辉(原西藏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合著长篇小说《雪山之恋》;与夏迳合作的儿童电视小品《花蕾》,参加中央电视台展播;参与策划、撰稿、编导的四集电视系列片《凉山傈僳族风情录》,获全国首届民俗、民艺录像片汇映三等奖;与胥勋和合作的单本电视剧文学剧本《泪光》,获首届四川少数民族电影电视剧文学剧本三等奖;与李文华(傈僳族)合著的论文《德昌傈僳族丧葬礼仪》,获四川民俗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夏春豪 男,1942年12月生,江苏建湖人。中共党员。教授。196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现任淮海工学院中文系主任。主要贡献:发表了古代、现当代文学评论,如《徐志摩对西方现代诗艺的汲纳》(《江海学刊》1989<1>)、《论中西诗的象征》(《江海学刊》)1992<6>)及诗文鉴赏文章近40万字。编著、合作编著、主编、参编的书有《曾巩散文精品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2)《中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1)、《历代妇女诗词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4)、《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5、1983.5)等5部。

夏德发 主任医师。生于1940年4月,浙江宁波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任职于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内科传染病科,历任嘉兴市第二医院保健科主任、传染病科主任、感染科主任,兼任医院抢救组副组长、霍乱病抢救组组长。由中华华佗医药研究会聘任为常务理事,嘉兴市防痨协会理事,浙江省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实用医技杂志》特约编辑。经30余年反复临床磨炼,对黄疽型肝癌、胰腺癌、胆石病与黄疽型病毒性肝炎,癌性腹泻与感染性腹泻,外科性黄疽与肝炎性黄疽等的临床鉴别诊断,以及发热待查病例的早期确诊程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到见解。对于不适宜使用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治疗的妇幼儿婴所患的肠伤寒,体会换用头抱菌素效果佳;对干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肠伤寒或重型肠伤寒,主张选用一种新一代头抱菌素注射与另一种具有协同作用的口服抗菌药物联用最感适宜。撰写的临床医学科研论文,已有100篇在全国省级以上28种医学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其中11篇获省市或全国性优秀论文奖。参预医书著述两部。近年的代表性著作有:《HBV感染者134例的HBsAg·Re研究》、《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的124例外科性黄疽分析》、《病毒性肝炎40例的血LPO与SOD水平》、《耐药株伤寒非常规治疗的探讨》、《防治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的体会(附58例分析)》。个人辞条入录《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等12种典籍。


分享按钮>>燕姓历史人物:“生铁蛋子”——燕文炳
>>《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夏姓)(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