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庙文化遗址

    中华昝氏网 2012年5月19日 聚焦禄口


      昝庙文化遗址位于陶东社区昝庙(亦名昝缪)村,亦为湖熟文化众多遗址之一。
      昝庙文化遗址为连接在一起的大小两个土墩,现存面积近一万平方米,高出地面6米左右。墩顶平坦,被农民耕植。遗址周围农田,多种水稻。多年来,遗址范围内经常发现石器、陶器等古文化遗物。南京市博物馆在1973年发现该遗址,1979年对其进行试掘,并对其文化内涵、性质和时代等进行了考古研究。
昝庙遗址的古代文化堆积总厚度3.5米左右,按土质土色的自然分层一般为7层,从出土文物内涵分析,该遗址上层是西周时代文化层,下层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西周时代文化层,是古遗址的主要部分,堆积较厚,其文化遗物主要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两大类。生产工具以石器为多,种类有锛、凿、刀、镞、纺轮等。石锛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比较标准的形式为较规整扁薄的长方体,单面平刃,长度3-4厘米或6-7厘米,通体磨制,制作比较精细。石刀,常见器形为“半月形”,一般背部平直较厚,刃部外弧,薄而锋利。石刀器体中部钻出两个圆形穿孔,用以穿带线绳,以便绑在手上作收割稻穗等农作物之用。石镞,造型比铜镞简单,如柳叶式,器形两侧圆孤而细长,为柳叶状,无铤无翼。如宽三角形镞,器形平面略呈等边三角形,底边为凹弧线,尾角尖锐。此外还有少量铜器和骨器。铜器器形仅发现箭镞一种,数量不多,而且锈蚀严重。铜镞均为燕翼式,镞体中部长菱形,中脊突出,两翼后掠,扁薄锋利,后有圆形镞铤,以便安装箭杆。
      生活用器均为陶质器皿,分为夹砂陶、泥质陶和硬陶三大类。夹砂陶质的器皿多用作炊煮器,色泽以红色及红褐色为主,器表多素面无纹,仅少数印有绳纹、弦纹及附加堆纹等。器形主要有鬲、甗、罐、盆等。具有三个袋足的鬲和甗,在这一时期已经取代陶鼎而成为炊煮器的主体。遗址中发现的鬲足,有袋足很深的圆锥足,也有袋足较浅的圆柱形足,数量很多,形式也很有特点。泥质陶主要用于饮食器和盛储器。色泽以黑、灰陶为多,器物表面也以素面无纹为多。有纹饰者,一部分为绳纹、堆纹等,一部分为几何形的方格纹、梯格纹等拍印纹饰。器形主要有罐、豆、盆、钵等。罐是当时主要的盛储器皿,典型的形式为敞口高领广肩深腹平底罐。豆是当时主要的食器,数量多,形式也比较复杂,比较明显的特点是豆盘多斜腹浅盘的豆把常见细高喇叭形。硬陶,在陶器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很具特色。这种陶器烧成火候很高,质地十分坚硬。已发现的器形有敞口高领罐和斜弧腹盘的豆等。器表装饰,除素面外,常在肩部和腹部拍印几何形印纹,多见方格纹、菱格纹、回纹、折线纹等,印纹深而清晰,构图比较规则,朴实而美观。
      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堆积不厚,平均50-60厘米。但内涵丰富,是咎庙遗址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发掘中,出土的文化遗迹现象,主要有两类,一是大片的红烧土堆积,二是墓葬遗迹。在1979年发掘中,该文化层内曾发现一大片块状红烧土的二次堆积,分布范围15平方米左右,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块状红烧土,十分密集地堆放在此范围内,多数砖块为红色,少数青灰色,还有明显因过烧而呈现的蜂窝状,很明显经过了长时间的高温烧烤。在这一片红烧土堆积中遗物甚少,出土的陶片,也多呈砖红色,并普遍存在着过烧、起泡、变形的现象。推测这应是拆毁的窑璧等陶窑废弃物的堆积。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陶窑的结构具有参考价值。在本期地层接近生土的位置曾发现4座墓葬遗迹,历年采集的成组文物中也有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墓葬所出土。据分析,昝庙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可能存在氏族的公共葬地。葬地内各墓有一定排列规则。墓葬不挖土坑,有的墓葬复盖一薄层黄土,也未发现葬具。这种不设墓圹的葬法,可能与后世吴国平地堆土掩埋的习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墓葬的随葬品一般在6件左右,数量较少,也比较平均,多为实用器,玉器装饰品少见。以1979年发现的二号墓为例,该墓位于新石器文化层底部、生土层面上,距地表深度320厘米。随葬品共发现6件:生活用器有陶鼎、陶瓶、陶杯、陶豆各1件,生产工具有陶纺轮1件,装饰品有玉璜1件。6件器物大体分为两组陈放。陶瓶、纺轮和玉璜为一组,可能是放置在头胸部的遗物,其中玉璜为胸饰,陶瓶和纺轮可能分置于头部两侧。陶鼎、陶杯、陶豆为一组,距前一组约1米左右,当为放置于腰腿部的遗物;豆盘复置于腰部,鼎杯则侧放在腿侧。昝庙遗址墓葬遗迹特点的这些发现,对于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资料。
      昝庙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的文化遗物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三大类别。生产工具、除纺轮为陶质以外,均为石质,种类有穿孔石斧、石锛、石刀、石凿、石镞等。扁平穿孔石斧,是该时期的典型器物。器物形体扁薄规整,通体经精细的磨制,光滑明亮。有的器表呈现出石质的自然纹理,十分美观。器形平面多呈长方形。有的两侧边沿略向内弧凹,下部展开,形成“风”字形平面。石锛有两种,扁宽长方体型和有段型。石镞多为柳叶式,镞体为宽扁的柳叶式,两面均有中脊棱线,前端尖锐,尾端两侧增厚。出土一件三孔石刀,平面为横长方形,长21.5厘米、宽9.5厘米,上沿平直较厚,两侧边向下展开,下沿为微向外弧的平刃。器体中部并列有三个圆形穿孔。这件石刀,与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7孔石刀,以及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的多孔石刀属于同一类型,是具有时代和地区特点的典型器物。
      陶质生活用器,质地可分夹砂和泥质两大陶系。夹砂陶系,胎粗糙,一类在胎中羼夹很粗的砂粒,一类胎质疏松,其中大量孔隙,分析这一类胎中的羼和物当为植物茎、叶果实等碎末,经高温氧化烧失,形成孔隙。夹砂炊器的器形以鼎为主。鼎足数量和形式较多,主要有类似“鱼鳍足”的扁平形足,足根外侧压印凹窝状纹饰的凿形足等。墓葬出土的一件为侈口鼓腹罐鼎身,器腹侧安有竖半环形把手;三个凿形足,足的两面刻划竖划纹;鼎有盖,盖纽成手捏的三角形。泥质陶按器表的颜色可分为红陶、灰陶和黑皮陶。陶质比较细洁而软。器形种类有罐、盆、壶、鬲等。罐有小敞口高直颈和圆唇缩颈弧肩等多种形式,有一件小罐质地为泥质黑皮陶,直口略敞,圆腹下垂,矮圈足,造型很匀称。壶的器形多数较小而精致。一件曲腹壶,直口外敞,圆肩,上腹弧直、中腹内收、下腹弧出后近底部再弧形内收,使腹部形成优美的曲线。另一件双鼻壶,劲直面高,扁圆腹,矮圈足,口沿上有两个对称的小鼻纽。这种器形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双鼻壶属于同一类型器物。陶器表面,多素面无纹,有的打磨光亮。纹饰有弦纹、划纹、捺印戳印纹,附加堆纹和雕镂纹饰等。器物的肩、腹部时见花边形带状纹饰,或以附加堆纹为主体,其上捺印凹窝纹;或以数道弦纹为主,其间再饰以刻划的短条纹、戳印的种子纹。在圈足、豆把等部位,常以圆形、弧边三角形、菱形等镂刻花纹组成成组图案,并以绳索纹联结为横条状图案。以精细的构图表现一种质朴的风格,这是该时期的文化特点之一。
     作为装饰品的玉饰件在昝庙遗址的新石器文化层中虽然出土数量不多,但很有研究价值,其中有玉璧、玉坠、玉环、玉佩等。玉璧,扁平圆形,直径12厘米左右,通体磨光,素面无纹。玉佩,扁薄的玉片,平面上小下宽略呈梯形,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玉佩正面有纤细线条组成的阴刻兽面纹,刻划十分简单,但它与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精细的刻划纹饰显然有着直接的联系与渊源关系。
      昝庙遗址是宁镇地区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它的西周时期文化层为研究这一地区商周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更以其丰富的内涵为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填补了一段考古学资料的空白。考古工作者根据对北阴阳营、太岗寺、营盘山、昝庙等一系列古文化遗址中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的综合研究,揭示出这一地区存在着


分享按钮>>“疯狂保姆”何敬华癫狂全场 三评委集体崩溃
>>中国澳门大学副校长何顺文来访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