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包氏宗谱源流初探(五) 已阅:2067 / 回复:2(楼主)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得过天章阁待制、尤图阁学士的官衔)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
   松阳包姓族群,主要是松阳始迁祖包仁的后裔,包仁、字茂德,宋绍熙癸丑(1193)进士,仕大理寺评事,晚年致仕,游玩胜景,至松之蟾湖,爱其山水清秀,乐处於斯。洎南宋理宗宝庆间(1225~1227)自婺州徙居松阳蟾湖。其后裔经历了各个时代的政权更迭和动荡变革,并也经过多代的开拓和创业,繁衍生息,先后析迁于松阳城乡各地,形成了松阳包氏 “垕洲支系”、“水竹支系”、“里庄支系”、“竹溪支系”、“蓉川支系”、“横樟支系”、“四都支系”、“桥头支系”、“平昌北隅支系”、“华溪支系”及“洋坞支派”,为松阳遂昌等地的大姓望族之一。其中还有些支系也析迁到丽水、龙泉、龙游、永嘉、乐清、瑞安及福建浦城等地卜居。截至2007年底松阳县共有包姓人口4100余人,在松阳县各姓氏中列第18位。
   始迁江苏常州是包邦直(包拯的五世孙)。邦直,字司正,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生,卒于开禧三年(1207年),淳熙五年(1178年)为常州分府后,其二子包焕、三子包煜随同迁居常州,自此“常郡始有包氏焉”。如果说,始迁祖从包邦直算起的话,那么包圭和包天麟都只能算常州的第四代的移民了。包天麟父名包仲良,包仲良父名包焕;包圭父名包幼良,包幼良父名包煜。而包焕、包煜则是同父包邦直的同胞兄弟。也就是说,包天麟和包圭是包邦直的四世孙。而他俩的祖父包焕、包煜又同时从庐州(今名合肥)祖居地迁居毗陵。关于包圭抗元的事迹,《宋史》中也有记载,不赘。包圭次子包赤夫同时战死,后由长子包信夫将其父及其弟的尸体背运到横山桥山脚埋葬,且定居下来。由此横山包氏子孙得以繁衍生息。包信夫也就成了横山包氏的迁始祖。
   四川邻水包氏始祖讳元恒公於明永乐十九年奉皇命由楚入蜀,至兴仁鹿洞塆兴家創業,距今五百余年历史,瓜迭绵延,嗣孙四万多众,分居二十多个县市,乃一方望族。
   陕西安康包氏始祖包公讳必端,原籍湖广德安府孝感县人,于大明成化年讳,必端公,於明成化年(1465年)间,迁徙于陕西金州地方,自占江北龙王山开荒居住地名包家湾。
   后又至明代的包世臣(1775—1855),乳名嘉禾,初字诚伯,后改字慎伯,号小倦游阁居士、倦翁、倦游阁外史、白门倦游阁外史、问字老人、江东布衣、江东老布衣等等。安徽泾县人。泾县汉时称为安吴,故人称“包安吴”。清乾隆四十年(1775),包世臣出生于安徽泾县震山乡十一都二图包村二甲的老宅中。包氏祖为汉代大鸿胪曲阿咸,与子福以《鲁诗》、《论语》为明、和二帝师,宗始有望。隋唐时迂润州,润州包融与任城包文赅以诗书著声开、宝间。宋代时以合肥包拯最为著名,泾县包氏即为合肥包拯之后。包世臣曾祖包焕章,字尧文,国子监生,乡饮介宾。祖父包辑五,字觐之,县学生,赠文林郎,侯官县知县。父郡学公,赠文林郎,以文雄郡邑,属不得于有司,益尚气,不就馆他氏。
   又至现代的包玉刚,包姓其名人辈出。包姓其后裔有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等县者。几千年来延绵衍绎,星散各地,要想把族人世世代代都修成统一的宗谱,是有一定难度的,也不是不可能的。回顾先祖,考察上党、丹阳、合肥等地各系的族人历史,参阅经史,可知包氏至胥公至今已是八十代以上了,二千五百余年了,于今又是百余代,户数日增。人口日众,如果不知道自家的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源流,也不知道本族已繁衍、发展到何种程度,互不了解,一家人见了面,就像一个是秦国人,一个是越国人,互不相识,岂不成为笑话。所以必须编辑一部详明的宗谱,把自始祖以来的各支系,各代的族人一一记载,使大家都明了自己世系根源,知道家族繁衍历程和现状,万代相传。
    多年来,我们家族有不少宗亲对家谱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近,也有很多宗亲在网上发表了各自卓越的家谱建言,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上对家谱了解的情况太少,以上这些内容中也可能有一定的缺点和错误,敬请有识之士,家族中的贤达能人多多教导,谢谢!

                     (公元二○一二年阴历三月 吉日)
                    陕西省安康市 必端公 二十世裔孙  选平  撰写


作者:包选平 (2012/4/14 0:37:29)   回复此贴
  回复:包氏宗谱源流初探(五) 第 1 楼

这种探讨精神应该支持,……

作者:11911 (2013/10/26 9:36:37)   回复此贴
  回复:包氏宗谱源流初探(五) 第 2 楼

东边不亮西边亮,你们喧闹我他不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作者:OOOO1 (2013/10/29 14:08:2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1,722.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