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宗谱,除使所有宗亲都能够入谱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全体族人之中形成凝聚力,从而团结全体族人,使大家亲密无间。但要修好一次族谱,必须要搞好组织、经费、编辑三件大事。(一)首先必须有一个修谱组织。谁来组织修谱,肯定有倡修者或族长,更多的是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发言权的杰出人士,或对宗族事务非常热心的人。及时召开各房支代表会议,会议主要解决的议题有二项:一是统一思想,确定族谱一定要修;二是成立修谱委员会,选举负责人。委员会的负责人非常重要,他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辈份高,说话有影响力。委员会是由族长召集各房代表和知名人士参加的一个非常设议事机构。它的主要任务:一是确定以主编为首的编辑班子;二是筹措经费,并确定开支范围和标准;三是组织协调普查工作;四是组织审查族谱草稿;五是印刷发谱并组织庆典活动。 (二)一定要落实修谱经费问题,没有经费,无法开展活动,经费管理不好,也会怨声载道。修谱经费主要用于印刷费、办公费、差旅费、伙食费、人员工资。所以必须要解决好经费的筹措、经费的开支、经费的管理等三大问题。 经费来源主要由以下三个渠道解决: 一是热心人士的捐助。捐助者大都是本族中经济比较富裕的热心老板,所以首先要与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老板沟通,要尽量给人家以名誉和话语权,捐助者名单一定会在宗谱中体现。 二是向各户摊派一定的人丁费。规定凡入谱的族人每人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并规定按房系收取。 三是售谱得到的收入。此项费用应列入修谱预算,如果捐款较多经费足够时,宗谱可采取按户免费发放。 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一定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财务纪律,完善开支计划、经手、审核、审批各道程序,定期公开明细帐目。(三)要解决好编辑宗谱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包括主编人选、编辑步骤、编辑方法、体例格式、女子入谱等。1、主编是编辑的核心。所以选择主编是关键,该主编应该在古汉语、文笔、民间习俗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2、编辑步骤通常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通读老谱——绘制世系图——人丁普查——整理资料——修整老谱——搜集资料——撰写源流考——撰写《序言》——形成初稿——召集审稿——交付印刷——庆祝发谱。 3、辑录方法:记录每一位族人的基本情况。明确长幼字辈,记录基本情况,娶(配)妻齿录。列出子女。4、体例和格式:体例的原则是“按辈排列”。从第一世起,将所有同一字辈的人先后排列,再第二世、第三世……以此类推。族谱的格式在印刷上,拟应采用横排,简化汉字。5、争论较大的女儿入谱问题。我的看法是:目前我国还是父系氏族社会,姓氏一般以父姓传承为多。所以本人认为只要姓氏相同,不论男女都可以入谱。但后代如果姓其他姓氏,作为包氏子女可以在齿录中列出其本人名字,他的子女就不要再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