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随便聊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龙山包氏资料三则 已阅:5009 / 回复:18(楼主)


                                龙山包氏资料三则

(一)安徽龙山包氏1893年重修宗谱序  

    予于光绪十有四年,膺天子命,出宰泾邑。越明年,以催科至郭西震山乡之包村。村人谓邑宰宗人也。止宿于祠,适有贵邑宗人以商合谱事。来者与余相见于祠之西庑,挑灯夜话时,偶尔询及世族由来。宗人备述巅末,乃知其先世有忠五公讳辉者,系孝肃曾孙,以明经官泾川教授,因家焉,是为合肥迁泾之始。公之子有四,伯东一,承先业居泾邑震山;仲康二,卜贵池龙山居焉;叔杰三,徙铜陵青山;季淑四,徙淮西昆山。前明震、龙、青三山合谱,惟昆山辽远,不与至。国朝青山分修之,龙山不得已而亦分修之。兹龙山弗忘一脉分者,仍欲合焉。事虽不果,而其敬宗收族之心,可不谓厚欤!
    岁壬辰,余移任熙州,龙山宗人问序于余。余维吾包氏先德之美,历汉唐宋代有伟人旧序已详述之。龙山子姓,诚欲绵其世泽,无难披家乘而取法前人。余又奚赘焉?
    第溯其祖之在合肥者,迁自乌程,实与吾浙包氏同出一原。吾浙之谱,余自束发读书即以纂修为已任。奈荏苒流光,有志未逮。虽蹉跎可补,而一官羁绊,不知更待何时?较之龙山,遵前人之议,一元一修,何谊!属一本者,其难易竟大不同也。震山与吾浙,其有愧于宗人多矣。
    盖谱之勤修,由于人气和睦。和睦之道,在首事者,事事公平,令人悦服,而又平时训诲其子弟辈,咸晓然于孝悌尊敬之义。故一闻美举,同心合力,踊跃争先。此谱牒之修,所以不二载而告竣焉。闻之清源者,其流长庇本者,其叶茂。若宗人之笃于本源,其将来之益昌益炽也,岂有量欤!

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已仲夏月之吉
赐进士出身前刑部主事
钦加四品衔即補直隶州调署怀宁事泾县知县
宗弟宗经谨撰

(二)寻找龙山包氏宗亲  
    
    龙山包氏始祖系拯公曾孙忠五公。忠五公的父亲叫清一公,他是包綖的次子。清一公生有四个儿子, 分别是忠五忠六忠七忠八。这与其它资料记载略有不同,即姓名不一样。究竟谁对谁错,需要考证。忠五公经舍试赴今泾县任职。忠五公生有四子,分别是东一,康二,杰 三,淑四。在那炮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相约逢山而居。东一公承父业居泾县震山,康二公迁贵池龙山,杰三公迁铜陵青山,淑四公迁淮西昆山。以前震龙青三山合修宗谱,因此龙山包氏始祖与震山青山一样同为忠五公,即包拯曾孙。三山合修宗谱的字辈是“国有良臣家熙光明善士常继魁元绍兴”。以后三山分修,铜陵青山与震、龙山字辈不相同了。这次龙山包氏重修宗谱,是依保存完好的清光绪癸已年续修的全套45卷龙山包氏宗谱进行的。龙山包氏帮助震山和青山续修宗谱,也得益于这套宗谱做基础。
    在重修宗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谱碟记载龙山包氏有很多后裔迁居各地,如无为洲即今无为县及周边地区等。上次续修离现在已近一百二十年,其中迁居各地的不计其数。我们通过公安机关查找到一些宗亲,也跑了不少地方,但效果不佳。我们诚盼龙山包氏宗亲能及时与我们联系,参与百年一遇的续修宗谱工作。同时希望广大包氏宗亲能象包尊敬宗亲一样,积极提供有关龙山包氏宗亲踪迹信息,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龙山包氏、拯公第二十七代孙 包熙葆

(三)包康,农民起义军领袖

    拯公第四代孙忠五公次子包康,系龙山包氏始祖。他出生于合肥,后随父迁泾县震山。
包康从小就怀异志,对北宋王朝的政治腐败,贪官横行,捐税繁重,表示出极端的愤慨。
包康青年时期远游讲学,结交朋友颇广,原藉徽州后迁居浙江的方腊就是他的挚友之一。
    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包康和方腊在浙江发动农民起义。方腊任起义军大元帅,包康任军师和副元帅。起义军以巾饰为标志,严斥北宋统治者的残暴和对辽夏的妥协,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连破浙江、安徽和江西六州五十二县,杀死许多贪官污吏,势力发展到四五万人,使北宋朝庭大为震惊。
    在抵抗北宋军队的战斗中,起义军退到安徽休宁的慈云山,在高耸云霄、四面临空的山峰上,搭建方腊大寨,包康用空城计吓退了敌军十万兵马。在青溪帮源洞的战斗中,包康和方腊英勇杀敌的神威,让敌人丧魂落魄。方腊和包康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起义军足智多谋英勇杀敌的精神,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
    包康身披战争的尘埃来到贵池龙山居住,开始了一位军官农耕渔猎的生活。
                              作者:包熙葆 (2009-11-12 )

该帖子被包小军在2013-11-29 21:17:08编辑过

作者:包小军 (2013/11/29 21:12:04)   回复此贴
  回复:龙山包氏资料三则 第 1 楼

先问包熙葆先生两个问题:
   1、龙山包氏迁始祖的名讳,你宗谱上称包康二,2012年11月重修的祖墓墓碑上也写包康二,而只有你的几份著述上称他为包康,这是何故?
   2、依你安排的世系:包拯、包绶、清一、忠五、包康。
        已知:包绶生于1058年,时1岁。  设每隔20年出下一代
        那么:清一生于1078年,时1岁。        
              忠五生于1098年,时1岁。
              包康生于1118年,时1岁。
  
    方腊起义于1120年,那年算来包康还只三岁,就能当上起义军的统帅了?包家第一大吹包和瑶还说他带兵100万呢。
    我是庄家汉,不会算,是否算错了?谢谢!

    请包熙葆先生回答上述问题。

作者:庄家汉 (2013/12/1 16:11:45)   回复此贴
  回复:龙山包氏资料三则 第 2 楼

庄家汉,你说包和瑶是包家第一大吹,我看了他所发的帖子都是宣传包氏光辉的传统文化,写了十多万字包氏传统文化的参考资料。这样的所谓“大吹”应垓是越多越好。那些专给包氏摸黑的黑心肠者,族间的败类,应该越少越好,你认为如何?

作者:观察哨 (2013/12/2 12:29:46)   回复此贴
  回复:龙山包氏资料三则 第 3 楼

“观察哨”,你真是可怜!包和瑶说的那些包家祖宗,你都接受了吗?他说的这些都是“包氏光辉的传统文化”吗?

作者:庄家汉 (2013/12/2 14:54:10)   回复此贴
  回复:龙山包氏资料三则 第 4 楼

我要和包熙葆先生讨论“龙山包氏资料三则”,就请包熙葆先生出来谈谈,你“观察哨”就不需饶舌了。

作者:庄家汉 (2013/12/2 15:01:17)   回复此贴
  回复:龙山包氏资料三则 第 5 楼

包熙葆先生,你怎么不回答呢?是回答不出来吗?那么就请你以后不要编织这些谎言来误导族众了。  我劝你不要听包和瑶先生的乱指挥了,还是卷铺盖回家过年去吧!请注意,这里仅是“先问包熙葆先生两个问题”,若接下去再问几个,恐怕会影响你的“教授”名望的。

作者:庄家汉 (2013/12/12 10:32:2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8 每页5条 当前1/4页 [1] [2] [3] [4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1,933.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