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宗谱撰修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江苏省仪征包氏(初稿)戊子年新修谱序 已阅:1509 / 回复:0(楼主)

(初稿)戊子年新修谱序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家谱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兴盛荣辱,国史难以巨细无遗,家谱则能细致入微,正可国史、补地方志的不足。故家谱可“资治、存史、教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家谱学是涉及家族血缘史、亲属繁衍史、姓名史、以及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今续修家谱是中华民族光荣传统,是国民精神财富组成部分。
     我们仪征包氏始祖质朴公於明朝宣德年间自江西省南昌府进贤县始迁江苏省扬州府江都县大仪乡乌山村峨嵋山东麓大脉地。后又向东迁约数十丈之地,定居民包,即现在仪征市月塘乡(原属移居乡)大营村包家营,分东、中、西三个村组。由于人丁兴旺,仅非民包之地所能养,遂分出质朴公长子清公后裔(至第八世便杳传),三子浚公后裔,即第六世钺公,字耀西,偕三子礼公、智公、信公於明朝正德年间从民包向东迁约十里许定居长塘包,即今仪征市月塘乡曹营村南北营,形成一族两支之势。后因上坟祭祖,骑马坐骑,由于不慎,马失缰绳践踏民包麦青,因双方缺乏忍让,从口角之争变成一场恶打,将包氏家族一打分两支,筑成了四百多年不可逾越的“鸿沟”,嫉恶如仇,互不往来,还把始祖仅留下的一部珍贵书谱扣留在长塘包,而不能回祭。民包为了祭祀祖先,只好重立宗谱,因生肖年月记忆不详,故于康熙二十七年(1698)只立挂谱而祭之,并另立堂名“芝蘭堂”日久天长,因堂名不同、排行各异,后世彼此相见无法请教,更不能令人容忍的是,两支历代常发生侄子娶姑姑,孙女嫁祖父的乱伦现象。本是一根之蔓,只因排行不同,而被误以为“同姓不同宗,三代老弟兄”。本族历代都有开明人士力主两支必须合并统一排行,只因难度太大而不能为之。所庆幸的是民包第二十世嫡孙天永,偕长子生朝,不负众望,不忘父嘱,在双方开明人士先怀、先禄、天金、天学、天荣、继春、继银、生聚、志福、志玉等宗亲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根据先祖只留下一部光绪九年的书谱和民包保存下来的挂谱,历时十六年,无私奉献往返于民包和长塘包之间,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心血、结合多方调查考证,于公元一九九三年清明,将两支长达四百四十多年的不同排行划上等号,重新统一到质朴公后裔团结友好的大家庭轨道上来,共同促进两支未来和睦团结发展!并得到全族人的一致认可,其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足以令人瞠目,此时民包已传至第二十四世“永”字辈,长塘包已传至第二十五“全”字辈,因民包祖上(十六世)是“全”字辈,为了不能欺祖,经双方代表一致意见,废除两支第二十四世以后的原立排行,一律启用新立六十代排行,就是从第二十五世“芝”字开始使用,因为新立六十代排行是经过反复推敲和比较,每个字都不能和原来两支祖上排行同字同音。又因部分支派繁衍很快,已经用到“全”“ 麟”字派,必须在书谱中必须注明用“芝”。民包生朝为了再次巩固统一,现在还继续在做族内各项工作,目的是让当代人及子孙后世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统一成果。此等功绩名留千秋万代!为此民包第二十一世生财先生,题诗曰“祖荫庇佑贤子孙,二十一世出良才,几经辛劳不觉苦,分而复合大业成”道出了整个家族宗亲的心声。然而并宗合谱后,民包原“芝蘭堂”应不复存在,全部统一使用祖上老堂名“授经堂”,同时经过六个多月的整理校对于公元二00一年清明修造好民包支系谱。
长塘包现保存的光绪九年宗谱,也是历尽沧桑,建国后在“十年浩劫”中幸亏包先云、包继春等人,冒着极大危险藏在集体几千斤的草堆里,免于毁在文化大革命红卫兵之手,为后来两支合并统一和民包修造支谱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并于“文革”后1980年3月由包承铸、包先禄、包继春、包继海、包继云等人自发组织去各地宗亲家中核查并筹集资金大修书谱和站谱,将本支当年所有人口全部登记注册;死者重登莲位。长塘包书谱据文字记载曾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正月续修,光绪九年(1883)二月再修,一九八0年三月重修,一九九三年三月大修,二00八年二月两支合修,谱头及谱序内容使用一致。
希望本族宗亲勇于积极为包氏家族无私奉献,对家族热心、关心,只要乐于奉献,一定会得到全族宗亲的尊而敬之,信而任之。愿我们仪征包氏宗族更加兴旺发达与奥运共辉煌!
公元二00八年戊子二月吉日
质朴公民包中房第二十一世仪征市利民诊所包生朝  拜撰
               长塘包东房第二十三世天长市谕兴黄桥包尊敬
谱 论
仪征包氏始祖质朴公生于明朝洪武四年(1371),配陈氏,卒于约正统三年(1438),享年六十八岁,葬于峨嵋山东大脉地。生子三:长包清,字可濯;次包浩,字可火;三包浚,字可明。清公传至第七世仁公,生湖、虹二公。湖公配林氏无嗣;虹公早年夭折,故长房清公传至第八世即杳传。整个民包是次房浩公后裔,三房浚公后裔于第六世钺公,字耀西,偕三子礼公、智公、信公迁居长房居住地长塘包安家落户。大约在第八世(耀西公孙子辈)因上坟祭祖,双方缺乏忍让,发生口角之争而嫉恶如仇,便在宗谱上将民包浩公后裔叙到第七世,以后未续。民包从第八世至十二世都是效仿长塘包而起名的,从十三世开始重立宗谱,并制定“玉、士、朝、全、学,文、义、天、生、德,金、永、麟、之、正,广、宏、承、廷、继”二十代排行字辈。长塘包是从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第十六世重叙十代排行,即“士、世、承、先、继,志、尊、祖、全、民”。自民包和长塘包合并统一并谱后,废除二十四世以下排行不用,即长塘包第二十五世原字辈(全),二十六世(民);民包第二十五世原字辈(麟),二十六世(之)一律不再使用,必须遵守!
根据长塘包书谱记载,从质朴公第二世至六世,是按“水、木、火、土、金”,五行规律做偏旁而起名的,只是排列上乱了点。到了第七世三大房共兄弟五人,便用“仁义礼智信”单字起名。从排行偏旁来看,我们质朴公第二世至七世两大家族是很和睦、很团结的。到了八、九世排行规律比较乱了,特别是单字起名容易欺祖,如第九世国泰公之子信公就与第七世曾祖信公同名(耀西公三子),故从十世先祖认为起名不立排行字辈不行,所以从十一世修谱开始立“子、鸿、文、九、永、万”共六代排行。民包一直效仿到十二世,鸿字辈只用了三、四个人,此时估计长塘包里面有部分人开始干涉,迫使民包重叙排行,并且考虑非造谱不可,这就是我们从双方排行上可以推断的历史原因,长塘包从第十一世是“子”字辈,而民包第十一世有子龙、子虎、子豹;长塘包十二世是“鸿”子辈,民包十二世有四个“鸿”字排行,其于都是“臣”字排行,并且将“臣”字排行放在名字后面(第三个字都是臣),一方面是和长塘包拗气,另一方面也想作为家族区别,另做门户。其实只用了一代,可能众人感觉不妥,故从第十三世民包自立宗谱,并重立堂名为“芝兰堂”,又叙以上二十代排行,仍然将排行放在名字中间,这个历史原因也是我们两支排行划等号的重要依据!
那么长塘包在第十三世为什么有三种字的排行呢?我们推测在第十二世、十三世两家为谱又发生一次纠纷,这时长塘包内部产生三个派别:主和派、反对派、中立派,最后伤了和气,便固执各立排行。今查光绪九年宗谱,“有”字排行11人,估计应该是反对派;“文”字排行5人,是主和派;“成”字排行5人,是中立派,到了第十四世主和派和中立派看到民包另立宗谱、另起堂名、另立排行,便又求大同存小异,又统一到老祖宗规定的“九”字排行中起名。由此说明从第十二世起长塘包就有好多开明人士主张家族团结,排行统一,由于自古就有少数服从多数,造成一错铸成千古恨。另外要考证民包祖上排行的“士”字是否与长塘包祖上的“士”字同辈?同时为了对统一排行划等号深信不疑,为了大家对宗谱有较多较深的了解,在此有必要重新论证一下。民包“士”字辈出自“玉、士、朝、全、学”, 第十三世造谱立的排行,第十三世字辈“玉”,第十四世“士”约见在康熙四十年前后(1701年),而长塘包第十七世的“士”是出自“士、世、承、先、继”,据谱载第一位起名用“士”的是西房包万贵公嗣子包士凤公,生于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年),以两支第一个“士”字出生,大约相隔76年,悬殊至少3代,正好符合与长塘包第十四世“九”字同辈,所以双方“士”字辈不属于同辈,不能混为一谈。
如今我们仪征包氏户数超过五百,人口不足三千,历经合而分、分而合的沧桑过程,整个家族充满了传奇色彩!两支空前团结、和睦相处,宗谱统一、排行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觉悟、文化修养提高了,祖宗在天之灵得到宽慰,共同让祖宗的荫德永远庇佑子孙万代,愿我包氏家族兴旺,世代永昌!

公元二00八年戊子二月吉日
质朴公民包中房第二十一世嫡孙仪征市利民诊所包生朝  整理
            (初稿) 族 规 谱 律
   我仪征包氏为了振兴家族,勉励族人光宗耀祖,同时使出谱祭祖有条不紊、持之以恒。经族人共议,宗亲理事会集体研究通过,特拟定以下规律,宗旨是: 爱国守法、修身、治家、敬祖,以供族人效仿及世代相传!
                       一   祖 训
1,本族子孙应当谨遵祖训:敬祖孝亲、和宗睦邻、尊师重学、训导子孙、居家治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拼搏、锐意进取、勇于攀登、谦虚谨慎!
2,本族子孙当以受姓始祖“胥公”为榜样,以“拯公”为楷模,为官者:无私无畏、廉洁奉公、精忠报国、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勇于为国献身。让包氏宗族忠臣良将世代辈出;为民者: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处事精明、待人和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乐于助人!
                      二   谱  律
1,本族以每年清明节前最后一个星期日为出谱祭祖日,主要祭拜祖先、宗亲相会、以及完成本族内一年来人丁生卒登记事宜!
2,出接谱形式:一般以自愿接谱为主,也可以按家族房份或按居住区域分布划分若干小组,每组均摊接谱,也可以轮流排号接谱和自愿加接相结合,也可根据各支情况酌情而定!
3,本族每户出谱金额标准:根据市场物价行情,由宗亲理事会讨论研究决定!
4,本族出谱祭祖以一个独立户为一个出谱单元,不分男女老少,一年一度,积极参加,风雨无阻,必须做到人到礼到,特殊情况可人不到礼到,另外每年将举行各项丰富的活动!为了提高出谱率,凡是三次故意没有参加出谱者,宗亲理事会派员登门给予思想教育;连续五次(五年)未参加出谱,除加强教育外,给予红卡片“除名警告”;连续六年又无特殊原因,应直接用红笔除名。
5,本族凡故意多年不参加出谱而被除名者,以后其子孙又想认祖归宗,必须补足所欠礼份,并处以二至五倍的罚款,所交费用可作为谱上活动经费。(包尊敬个人意见:必须提交一份申请书,提交宗亲理事会裁决!)
6,本族两支民包和长塘包并宗合谱统一成果来之不易。为了达到长期巩固,每年出谱两支必须互派代表参加交流,一般以宗亲理事会成员为主,家族成员可轮流派往,每次5至10人。
7,每年两支交流时,双方都要以礼相待,目的是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不要拘于小节,出谱时人多事杂,难免有招待不周之处,双方都要理解、谅解、宽容,更不要因一点小事或枝节问题而伤了和失去串连和交流的价值!
8,成立仪征包氏宗亲理事会:是仪征包氏最高领导核心组织,是促进统一、加强团结的必要体制机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肩负着仪征包氏有关宗族、宗谱的一切事宜!
9,机构设置:会长一人,副会长二人(各支一人),秘书长一人,常务理事六人(各支三人),监委二人(各支一人),共十二人组成。每十周年换届选举一次,首届是公元二00八年元月一日,性质是没有报酬,只有奉献!
10,会长职责:一 组织和领导两支全体成员搞好团结、和睦相处、以保证每年出谱顺利进行;二 两支修谱时,要发挥谱理事会的职责,确保家谱续修工作顺利进行;三 负责各支理事会成员的分工事宜,并通过民主集中制对不称职责,行使任免权;四 负责处理家族中不赡养(虐待)老人和不抚养子女,或因谱而引发的一切矛盾;五负责对家族中特困户子女,天资聪慧,成绩又好而上不起学,要主动号召全家族乃至社会捐资助学,以此培养出我们包氏家族更多的优秀人才,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为族争光!
   副会长职责:分别是会长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有权处理本族一切事宜,并负责资金支出审批权和管理权。重大事务必须由会长及理事会讨论研究决定!
    秘书长职责:是会长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如会长遇有特殊情况不能到会,可代会长行使权,以保证会议工作顺利进行!
    常务理事的职责和分工:一人负责保管宗谱和挂谱等;一人保管现金;一人负责购买所需物品。经办人做到管钱不用钱,用钱不掌权,每笔收支出必须有两人签字(副会长和经办人,数额过万元需会长签字)
    常务理事中分别特设一名监委:在理事会的支持与配合下,对资金收支情况定期审核并公布,这样增加资金收支的透明度,让全族人放心,才能确保每次捐资收款顺利进行!  

该帖子被包尊敬在2007-12-20 23:08:55编辑过

作者:包尊敬 (2007/12/20 23:08:0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3,572.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