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统谱进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修谱工作报告(九) 已阅:1873 / 回复:1(楼主)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做好修谱工作的关键。做好修谱工作,需要很多条件,如修谱人员、钱、宗谱资料、制度、办公条件、专业知识与技术等。在这诸多条件中,人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钱的筹措与使用、宗谱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办公条件的落实等,都是由人来做的。修谱、尤其是编修全国性的统谱,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我们既无编修这类宗谱的知识储备,也无编修这类宗谱的经验借鉴,全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去创造。所以,在各种修谱条件中,人是特别重要的条件。
    这里所说的修谱人员,当然不是一般的人,不是只有编修宗支族谱思维和经验的人,是具有系统的宗谱理论、谱牒知识、修谱技术和比较精通文、史、哲、民俗、美术、书法、索引等学科和现代电子科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创新思维、能够适应编修全国性统谱要求的人。当然,这些条件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它是对整个修谱团队的要求。对于编辑部执行主编和主要编辑人员,一定要掌握系统的宗谱理论知识。只有理论的成熟,才有信念的坚定,才有创新的思维和娴熟的方法与技巧。
    知识不足,只要肯学就行了;经验缺乏,只要肯干就行了。全体参与修谱工作的人员,一是要从书本上学习,二是要从实践中学习。研读宗谱,也是非常好的学习途径。宗亲会副会长、原修谱委员会主任旭初宗亲,在多年的工作中,通过研读宗谱,不仅对我族各宗支源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并且掌握了很多宗谱知识。修谱委员会副主任和瑶宗亲为研究宗谱,买了《史记》、《上下五千年》、《姓氏大全》、《辞典》等书藉,一边学习,一边研究,一边写作。他在年近八旬之际,学会了电脑,现在能熟练地使用电脑收发信息、查阅资料。宗亲会副会长国良宗亲通过实践,对修谱业务比较熟悉,在家乡帮助很多姓氏编修家谱,而且发表不少文章,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谱师”。他们的经历,指明了修谱专业队伍建设的方向;他们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修谱人员,除了专业知识的要求外,还要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认真细致的作风,无私奉献的品德,不怕吃苦、坚韧不拔、团结合作的精神。今天,我们创修宗谱,应从传统历史文化缧绁中挣脱出来,走进新时代的政治文明,在批判继承旧谱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文化、新的体例进行纂修,以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民间都说修谱是难事,其中一难就是工程浩瀚、事情既多又杂、时间往往很长,需要认真组织、细心从事、不怕吃苦。特别强调的是,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对当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我们必须看到,团队合作是时代的鲜明特征。这个特征在个体性很强的农业战线,都逐渐显现出来了。做好修谱工作,特别需要强调增强团队合作。这是我们加强编修队伍建设特别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修谱专业队伍。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队伍是客观存在的”。希望各宗支努力发现、积极推荐人才,广大宗亲踊跃报名参与到家族创修统谱的光荣事业中来。有志于奉献家族修谱大业的宗亲,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到了,接受宗亲会挑选的时候到了。现在不干,何时干?我们不干,谁干?[size=2][/size]

作者:包熙葆 (2013/12/27 0:31:4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025.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