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统谱进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修谱工作报告(十二) 已阅:2036 / 回复:1(楼主)

根据目前的情况,“应该做”的只能“简化着做”了。这次会议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凡是持有修谱方案者,首先上台介绍,并接受大家咨询,进行提案答辩,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测评民意,然后由修谱委员会综合、审定。鉴于修谱方案是在没有经验的条件下制定的,是先验性的东西,它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修正。建议宗亲会在这次会议上做出“原则同意修谱方案”的决定。如果等待我们综合大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然后报宗亲会,再经过一定的会议研究批准,一个是否有必要,二个是否会耽误工作进程。
    虽然没有经验,但是,修谱方案的提出,依然要以谱牒理论与思想作指导,符合氏族实际,其内容要包括谱名、收录范围、内容与结构、重难点分析、功能与特点、工作程序与主要措施等。
    从族间情况看,我们只有各分支宗谱,没有全族统一的宗谱。因此,我们要编修的宗谱,简言之,就是全族的统谱。天下包姓有七个源流。有人提出应全部入谱。对此,我以为不妥。我国谱学专家王鹤鸣先生将宗谱定义为:“记述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这就要求,不同血缘的人是不应收集到一个宗谱里来的。
    我们都是申包胥的后裔,是申包胥的血缘传承群体,应当编修胥祖系的宗谱。
    从时间方面看,其上限当然自受姓始祖胥公。那么其下限呢?应当分为二步,第一步截止到各宗支始迁祖或传代祖;第二步制定统一标准,规范全族各分支宗谱。第二步的工作是必要的,但不是在急的。说它必要,是因为各宗支族谱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很多问题,必须统一标准。说它不在急,是因为各宗支大多有宗谱,有的是近几年续修的。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第一步的工作,编修通谱。从空间方面看,是涵盖所有胥公系包氏宗支。
    编修全族共享的谱,俗称“通谱”,即通县、通省、通全国、通天下的谱,也有称“会谱”的。  
    我国宗谱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到了现代,宗谱的构成要素,不外乎“世系”和“文典”两部分。一是世系,记录氏族繁衍脉络;二是文典,反映氏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
    世系谱分成“线谱”和“传谱”。线谱定位,传谱定论。
    文典谱按类别分卷,编修成一部包氏精神文化的百科全书。
    按这样的方案,我们编修的包氏通谱大约在十卷以内。
    这部通谱应具备如下功能和特点:
    一是主干世系图功能。各宗支始迁祖或传代祖上溯至受姓始祖胥公的主干世系图,脉络清晰,世系准确,世距合理,可供全族寻根谒祖和各宗支衔接编修宗谱;
    二是主干世系表功能。能查找先祖略传,有利于学习和弘扬先祖精神;
    三是包氏精神文化功能。具有包氏精神文化百科全书的作用,供族人和世人及专家学者了解包氏的起源、繁衍播迁踪迹、分布情况、民俗风情、社会生活、创造的精神文化、对国家的贡献;
    四是具有信息量大、收录内容涉及家谱多,涵盖宗支点多面广、史料真实、编排科学、结构合理、检索方便、印制和装帧精美等特点。
    创修这样的谱,其“重点”是结构设计。为什么说结构设计是重点呢?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可能无法将首创的通谱编修得很完美,需要后人不断完善。在资料方面存在错讹,以后可以更正,但是,在结构上出现问题,就需要打破重来了,那是劳命伤财的事;其“难点”则是世系疏理、支系衔接和史料辨正。影响世系疏通和支系衔接的因素,主要是分支宗谱的质量,即宗谱反映客观事实的状况。在那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不断的年代,经由无数人编修的历时数千载,涵盖华夏包氏整体的宗支族谱,都能达到世系不紊、脉络清晰、衔接准确恐之难矣。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外,还可以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编辑技术与方法,如增加“祖源不明支系”和“有争议支系”;二是建立权威的专家组,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的结论性建议;三是要求大家有一个对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的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对首次创修“统起来比不统起来好”的目标期待。

作者:包熙葆 (2013/12/27 0:35:1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1,332.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