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宗谱撰修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包姓发祥地应在申邑,可是为什么你编的缺没有南阳这一支!!!! 已阅:2389 / 回复:5(楼主)

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载,春秋时楚大夫申包胥(楚君蚡昌之裔)之后,以王父字为氏。②出自风姓。据《路史》载,相传古帝庖牺氏(即伏羲氏)之后有包姓。③他姓改姓而来。据《后汉书》载,丹阳(今安徽宣城)包氏,其先为泰山鲍氏,王莽时避难,去鱼为包。④出自他族。宋时番部俞龙琦率属来降,自言闻包侍制(即包拯)为朝廷忠臣,乞赐姓包;金时女真人有此姓;清满洲八旗姓乌雅氏后有改姓包者;清辽宁岫岩蒙古八旗之裔有包姓;居内蒙古东北部原蒙古孛儿只斤氏,汉姓为包;今瑶、彝、土家、东乡、回等民族均有包姓。
  始祖:申包胥。
迁徙:
  包姓家族源于春秋时申包胥,则包姓发祥地应在申邑(今河南南阳一带)。先秦时期,包姓主要繁衍于上述之地,并因仕宦、游学有进入湖北等地者。楚亡于秦,一支包姓北徙上党(今山西长治)。秦末汉初,天下大乱,居于祖居之地包姓避难四迁,东入安徽、江苏,南迁湖北,北徙河北、山东。西汉末,泰安鲍姓南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并改姓包,与早已繁衍于丹阳的包姓相融合,几经发展,昌盛为包姓丹阳郡望。东汉时,始有包姓见诸史册,他们是会稽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包咸、包福父子。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权割据,长期动荡不安的历史断代,这种局面的出现,导致包姓有南迁今江西、浙江、湖南等地者。由于安徽、江苏相对动乱较少,包姓在丹阳等地依旧繁衍昌盛,这种局面历隋唐、宋元明清而今依然如故,雷打不动。唐宋两代是包姓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其名人辈出,若星汉灿烂,妇孺皆知的包拯便是包姓最为杰出的代表。南宋末期,蒙古铁骑南下,包姓开始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湖南四川等地散居开来。明初,山西包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清中叶以后,有包姓渡海赴台,并有山东等地之包姓入迁东北三省。解放前夕,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包姓有随国民党败居台湾的,也有逃往港、澳以及东南亚及欧美之地者。解放后,各种运动此起彼伏,则导致包姓分布之地更广。如今,包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目前包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八十四位。

字辈:
  某支包氏字辈:诒德燕翼,永应习俗,作辅永远,洪泽延长,兴家有道,安国崇良,逢世楚生,敬少芳宗。
  某支包氏阴行字辈:源本孝肃,翰祖南来,头颃甬东,科第绳武,亿万斯年。阳行字辈:济楚。佩玉冠朝家,从云佐圣世,海东沛德长,克承恢宗绪。
  四川大邑包氏字辈:林永文国龙,洪月万朝玉,启先恒煜光,清正德流长。
  贵州贵阳包氏字辈:国政育明良,家和发增强,忠孝福泽大,人义方正长。
  江苏仪征包氏新字辈:先继志尊祖,芝兰祥茂盛。
  浙江台州包氏字辈:虎言随祖永成昌。
  青海互助包氏字辈:安邦民国泰,中华延世昌。
  广东韶关包氏字辈:砚清。贵宗望岐玉,万宏正大光,明发永其祥,承先世泽昌,贤才洵继美,德业自留芳。


作者:包光伟 (2008/8/22 13:25:05)   回复此贴
  回复:包姓发祥地应在申邑,可是为什么你编的缺没有.. 第 1 楼

某支字行:双、任、永、荣

作者:121.22.160.* (2008/10/6 1:30:36)   回复此贴
  回复:包姓发祥地应在申邑,可是为什么你编的缺没有.. 第 2 楼

的确,南阳包氏也是很多的。
宛城区黄台岗镇包营村,大都为包姓。前后祠堂

作者:222.40.159.* (2008/10/17 11:46:46)   回复此贴
  回复:包姓发祥地应在申邑,可是为什么你编的缺没有.. 第 3 楼

尊敬的族亲:  
   我是云南宣威包氏,六百年前绍尧祖(什一,孝肃公包拯的十四世孙)随沐英西征云南留守宣威关(千户长),到目前家族人口已近三万。是目前世界各地包拯后裔的较大支系。
    我作为绍尧祖的十八氏孙,对您们的倡议表示赞赏,前几年与贵阳的包和瑶老人因家谱借阅有些接触,也知道包氏联谊会的一些情况。包和瑶老人花了很多时间借阅了大量国内包氏族谱,完成《孝肃包公家族考略》,令我钦佩。我想如果我能为包氏家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做点事,会成为我人生的幸事!

                               中国铝业国际工程公司贵阳分公司:包崇爱
                                                  2008.10.18

作者:包尊敬 (2008/10/17 12:26:00)   回复此贴
  回复:包姓发祥地应在申邑,可是为什么你编的缺没有.. 第 4 楼

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包营村包姓2000多人

作者:124.156.168.* (2008/11/14 20:33:42)   回复此贴
  回复:包姓发祥地应在申邑,可是为什么你编的缺没有.. 第 5 楼

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包营村包姓2000多人

请和我联系。

包尊敬  电话联系:13771062446


作者:221.6.117.* (2008/11/17 12:34:4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1,933.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