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包鲍一家亲 已阅:1278 / 回复:0(楼主)

致鲍氏宗亲信
鲍氏宗亲各位好!
        本人包尊敬,系江苏省仪征包氏,属宋包拯公后裔。对研究包、鲍氏文化很感兴趣,也曾靠全国各地部分宗亲,提供了许多珍贵家谱资料。根据《后汉书》中记载:“西汉末年丹阳包氏,本为泰山鲍氏,鲍叔牙及其部分子孙为避王莽之乱,后裔去鱼为包,改鲍为包,成为包氏一支”。    
      “包”音读bao平音,“鲍”又读bao降音,口头语中两个字音基本相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两姓也是互通的,这也有时不可避免的。如在报户口登记、婚丧喜宴中,单凭读音写字,容易把“包”写成“鲍”,同样也会把“鲍”写成“包”。由此可见,今天我们两大姓氏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已经融为一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仅如此,我们也经常相互联姻,由此可见,两姓有部分宗亲完全是一家人了。
      今天,我很高兴能同鲍荫华老先生结识,相互沟通,相互切磋,促进加强两支友谊!作为包氏后人,很希望能看到两部更详实、更全面的《中华鲍氏宗谱》和《中华包氏宗谱》,为中华民族,也为后代留下更宝贵、更完整的历史资料及珍贵的文化遗产!
       以上是我对鲍、包两姓的想法和建议,仅是我个人见解!
      祝各位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包氏宗亲:包尊敬
                                                                                                                  2008年10月30日于无锡
                                                                                         手机13771062446
                                                                  电子邮箱:baozunjing20060901@126.com

作者:221.6.117.* (2008/11/5 12:35:0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4,123.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