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宗谱撰修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畴 公 护 谱 记 已阅:1564 / 回复:1(楼主)

畴 公 护 谱 记

包明乐口述  包熙葆执笔

我的祖父包承畴,慈眉笑脸,魁梧的身材,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80多岁能看清家门前山上的高压电线。他一生孝悌慈爱,勤劳克俭,不抽烟,少量饮酒,活到93岁,方驾鹤仙游。
小时候,我记得家里有一种书,被祖父看成宝贝式的,不准我们小孩子随便碰一下。书装在一只木柜里,放在楼上,被一把铜锁锁着。每逢梅雨季节过后,祖父就爬上楼将书搬下来翻晒。我们站在他身旁,只能看,不能用手摸书。
渐渐长大了,我才知道它叫家谱。祖父年年晒谱。我们年年只能看他晒,不能翻。
那时父母天天忙于集体劳动,惟有祖父干着晒谱的事。
1959年,父亲遭陷害劳改去了,祖父自然十分伤心。但从他对于宗谱的保管来看,好像家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劳改期满,父亲不见回来。我们查找的结果,没有父亲的下落。等到父亲的平反通知书下达,也不见父亲踪影。母亲改嫁了,留下祖父和我们兄妹四人。在那衣食无着的年代,面对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祖父承担了一切艰辛。
年复一年,祖父依然年年晒谱。他一边晒谱,一边给我们讲述有关谱的故事。
这一柜子谱,是第四次纂修的龙山包氏一套45本族谱,还有我们房头包括岱领冲和童子冲于公元1947年编修的4本草谱,总共49本。最早,由村里有学问的宗亲包灿如保管的。灿如先生家被划地主后,交由我伯祖父保管。后来伯祖父怕家里成分高,保管不了谱,就交由我祖父保管。
祖父不管家里发生什么情况,心里总装着这套谱。父亲被判刑劳改了,祖父没有放弃对谱的保管;母亲改嫁了,祖父依旧对谱情有独钟;尽管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祖父也视谱为生命,年年晒谱。
龙山包氏这套族谱,在我家保管期间,没有被虫蛀,被鼠咬,被霉蚀,也没有缺本少页,这中间祖父是倾注了惜谱的无限情谊和辛劳。
祖父不让我们碰谱,那是因为我们年少不懂谱为何物。现在想来,要不是祖父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可能这套谱也迟早被我们当作草稿纸或废纸而毁在了我们手中。
我们兄妹渐渐长大了。我和大弟都上了学。我读到观前农中回家种地。大弟读了高小就回家了。小弟和妹妹因为家境困难没有上学。遵从祖父的教诲,拟或对谱不甚了解,甚至因为从不碰谱的缘故,我们一直不乱翻谱,偶尔还帮祖父上楼搬谱下来翻晒。从那时祖父的神情看,他是非常高兴的。
“文革”的狂飙刮到了我们这个小村庄。一天,造反派来到我伯祖父家翻箱倒柜,抄家砸室,真让人胆战心惊。祖父以为我家虽然不是地富反坏,但成分也不低,属富裕中农,而且儿子又坐牢去了,生怕白天发生在伯祖父家的事情在我家重演,连夜跑去岱领冲找到当时的队长包国培商量,希望他能接管宗谱。国培立即应充,带着宗亲包培杨,随我祖父一道来到我家,轻声巧气地从楼上搬出谱柜,还找来绳子和竹杠,捆札好后抬出我家。出门前,祖父一人先出去看了一下外面的情况,判断无事后,我随祖父一道送他俩抬谱回家。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朦胧的晚上,从我们村子出去,经过小冲竹园,到达霄岭柯山岗,一路上大家都不敢说话,轻步慢走。我虽然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但是,对于祖父的决定我是决不怀疑的。回来时,祖父对我说,要是在路上遇见人,就说到地里看野猪。
第二天,造反派来了。他们进屋后,东翻西捣,希望能找到“封资修”的东西。有人在楼上揭开我祖父的棺材,看见用红布包裹的一包东西就狂叫起来,一把抓起砸到地上,下面的造反派打开后,见是一摞纸线,便扫兴而去。可是,我们却轻松多了,因为那些宗谱已经及时搬走,放在了比较安全的地方。
几天后,我和祖父在灯下聊天。我好奇地问起为什么找岱领冲包国培接管宗谱。祖父沉思良久,轻声走到门口向外张望一番,关上门,才向我吐露真情。他说,是的,当时为


作者:391540462 (2009/11/1 17:01:11)   回复此贴
  回复:畴 公 护 谱 记 第 1 楼

此事我很是伤了一番脑筋。白天发生在你伯祖父家的事情,让我感到情势不好。如不及时转移,这一套谱很难免遭厄运。往哪里转移,确实使我为难。我们这房龙山包氏后裔主要聚居在岱领冲、童子冲和我们小冲。我们这里风气很左,保不住谱。童子冲离家较远,转移不安全,因为当时夜晚常有造反派巡逻。岱领冲包国培任队长,在观前公社是有名的基层领导,一是能干,得到公社领导和基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二是他很有个性,不随风逐流,不信邪,不怕压,认准了的事,在他手里会十拿九稳地成功。我选择他接管龙山包氏宗谱,事实证明没有错。祖父讲完这些后,还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可以看出在当时形势越来越紧的情况下,他对这套宗谱的命运还是十分担忧的。事实告慰祖父,国培和培杨及其后裔已经将龙山包氏唯一的这套宗谱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了。
适逢盛世,龙山包氏续修宗谱,一致认为得益于这套保存完好的老谱。熙枝主任带领各位修谱人来到我祖父坟前祭拜,我们感恩不尽。祖父生前所做的事,今天得到了认可,使我对祖父保谱的作为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祖父当年不让我们乱摸族谱的道理。我报名参加了续修宗谱个人资料采集工作,深深感到修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宗谱不仅记载宗族的血脉流向,而且传承宗族的优良传统;宗谱不仅是宗族的文化遗产,而且凝聚无数先人的心血。我们弟兄三人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捐赠1100元,以为续修宗谱和复建宗祠表示点心意。
熙枝主任亲手点燃的纸钱仿佛还在飘散,他为祖父的祈福也仿佛在我耳旁回响。我伫立祖父墓前,久久不愿离去,深深感恩祖父保谱对后人所作出的贡献。祖父保谱的功绩一定激励我们为振兴宗族事业建设和谐社会而竭尽全部心力!

作者:包熙葆 (2010/4/6 22:58:3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730.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