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源流支派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龙 山 包 氏 已阅:1727 / 回复:2(楼主)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两条青龙为争一珠,只斗得天昏地暗。观音大士莅临九华山,挥鞭一甩,两条青龙便永远静伏下来化作两座长山,是为斗龙山。那条神鞭便化作一条长河——九华河。山青水碧的灵地,注定要哺育名门望族的后裔!
南宋初年,包孝肃公之曾孙忠五公赴泾川教授,遂定居焉,开包氏由合肥迁泾县之先河。公有四子,次子康二公为绍兴副帅,发奇谋而不见用,故挂印而去,隐居斗龙山,是为龙山包氏之始祖也。
我龙山包氏之先人,倚斗龙山而居,傍九华河而耕,入山斫木以为薪,围湖撒网以为渔。建宗祠,祀先祖,福泽绵延万代;修庠序,树后生,礼仪传承千秋!历宋元明清至民国而至当今,生生不息,愈久愈炽,蔚然而成望族焉。
我龙山包氏,宗族之念极强,内凝之力极重,虽饱经朝代更迭之苦,然族谱修缮工作自宋至清未辍,现存族谱之卷首,历代名家的题跋赫然在目,如文天祥,如宋?……
奈清末以降,中华民族饱外夷之欺凌,战火频仍,生灵涂炭,包氏后裔之间也音信杳然,自光绪十七年重修族谱后,此项工作几近荒废,以致宗辛莫能相认,实与大姓宗族不能匹配也。
而今,正遇中华民族中兴之大潮,胡***总书记为中华族谱总会亲笔题字——高瞻远瞩!!
我龙山包氏,名门之后,秉承申包胥公之忠贞,秉包孝肃公之刚烈,值此复兴民族大业之际,焉能不聚全族之力投身其中乎?
欲聚全族之力,必先理清氏族脉络,是故,我们成立了池州包氏文化研究会,以修缮族谱、重建宗祠为契机,以求再凝全族之力,振兴宗族事业,以期达到为民族复兴大业尽心竭力之初衷。
池州包氏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得到了包氏宗亲的积极响应大力支持,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不管路有多长,既然起步,就没有停止的借口,我龙山包氏必将将这一壮举开始得轰轰烈烈,结束得完完美美!
本文首发于包氏家族简报,后收录于[url]敝博“南山老道”中地址:http://blog.eastmoney.com/nanshanlaodao/blog_150324275.html

作者:包国胜 (2010/3/20 21:44:25)   回复此贴
  回复:龙 山 包 氏 第 1 楼

有国胜宗亲常来走走。

作者:包熙葆 (2010/4/2 20:17:03)   回复此贴
  回复:龙 山 包 氏 第 2 楼

请国胜宗亲常来走走。

作者:包熙葆 (2010/4/2 20:18:1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5)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1,418.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