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随便聊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本仁写给熙葆的信 已阅:1674 / 回复:1(楼主)

本仁写给熙葆的信
熙葆老弟如晤:此次探访故里小住几日,承蒙你在百忙中热情款待,深感手足之情深。在府上,叩见了叔母大人,见其福体安康,尤为欣慰。离开故里前,欣闻你有扬州之行,感念良多。“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送暧满枝头”的盎然气象令人心醉,中华包氏二千五百年来首次全国聚会,共商族事的壮举更将永载史册。众宗亲相聚闻名遐迩的扬州古城,在那风景如画的瘦西湖畔相互交流族间讯息,共同探讨编修中华包氏统谱之大计,对于促进包氏宗族之兴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我们龙山包氏正在进行的续修宗谱和复建宗祠大业也必将提供良好的借鉴。
此次故乡之行,我有幸阅读了“池州包氏文化研究会”的《简讯》,与家人和亲友聊天中了解到了龙山包氏族间近况,心潮起伏,激情澎湃。以宗亲熙枝老县长为统领的众多宗族精英,不计得失,齐心协力,修谱,建祠,开展包氏文化研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家所奉献的赤诚之心与艰辛劳苦,令我这远离家乡的耄耋之人肃然起敬。宗亲根良先生,我虽未谋面,但从《简讯》中我读出了这位古稀老人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有识之士,是一位充满爱心、乐善好施的宗族精英。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引领子女创业有成之际,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为宗族之事慷慨解囊的壮举,提出了续修宗谱、复建宗祠、在族间设立根良奖学金三大振聋发聩的倡议,把利国利民利族的崇高理想变为活生生的实际行动,继承与光大了远祖孝肃之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根良先生为了宗族大事,不顾年迈体弱,多次或从北京或从安庆长途跋涉,劳累奔波,前往生育他的故乡,寻根觅祖,看望宗亲,共商修谱建祠大事。今年清明节,老人只身从北京赶来家乡,在熙枝先生为代表的众多宗亲的陪同下,行走在乡间田野,与族人一道在福一公墓园焚烧纸钱,祭拜祖先。包氏村落万人空巷,祠堂包村村头巷尾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鞭炮之声不绝于耳,血浓于水、念祖思祖之情深深融入到所有族人的心田。这次集体祭祖活动,开启了今后思祖怀祖祭祖的先河,展示了我们包氏以忠孝为本的道德风范。
为此,我拙作三首小诗,聊表游子对老家修谱建祠而发自内心的敬意。祈盼在续修新谱完成之时,复建宗祠落成之际,毋忘告诉我这位远离家乡的游子。
匆匆此草,顺颂雅安!
愚兄:本仁草于黄山
2010年6月1日
编者注:本仁系西分包家康之子。其生母因生产他去世,被娘家人误会而前来滋事,幸亏时任县建设科长的包家康先生调解,才避免一场感情纠纷可能酿成的其它严重后果发生。为感谢家康先生的拯救家难之恩,本仁之生父包金喜决定以失去娘亲的这位刚出生的婴儿作为家康嗣子,欣然为家康所
接受抱养。本仁在读贵中时,适逢解放战争爆发,他参加军校短期班学习后即奔赴战场,退役后转业到嘉山文化局工作至退休。
诗三首
包本仁

之一  续修宗谱

古稀老人念祖先,
解囊修谱续宗源。
孝肃遗风今犹在,
仰望龙山福地天。

之二 忆往昔
贵东望族包宗祠,
虎踞龙山沃土间。
十年浩劫遭毁坏,
不堪回首忆当年。

之三 复建宗祠
廿一世纪新时代,
光宗耀祖泰运来。
根老筹资拟建祠,
子孙万代铭心怀。


作者:包熙葆 (2010/7/15 11:56:09)   回复此贴
  回复:本仁写给熙葆的信 第 1 楼

该帖子被包和瑶在2010-7-17 13:51:29编辑过

作者:包和瑶 (2010/7/16 15:02:1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4)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875.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