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源流支派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关于对浙江东阳防军《包氏旌义宗谱》(2001年修)卷一中的疑问探讨 已阅:1742 / 回复:1(楼主)

卷一第七页:编者说明,第三段,“旧谱记载:拯-绶-执中-寿年-美-道-宁-昌-贤-纶-柱-燧-坎(通直公),寿年至通直相隔106年,相传9代,平均每代相隔11.8年,显然不符实际。合肥谱载:拯-绶-耆年(寿年)-通直(坎)。耆年(寿年)至通直相隔106年相传2代,平均每代53年,也非常情,但有可能。根据通直公分约序载,寿年公为拯公嫡孙,为通直公祖父,据此排行通直公为拯公5世孙。我们按拯-绶-耆年(寿年)-执中-通直(坎)-观鼎(铉)-琇(丙三),丙三公为拯公7世孙”。
    首先,指出本段中的2处编辑错误:“旧谱记载:拯-绶-执中-寿年……”,寿年与执中(守愚)的位置颠倒了;“合肥谱载:拯-绶-耆年(寿年)-通直(坎)……”,耆年(寿年)与通直(坎)中间漏了执中(守愚)。以上2处编辑估计是编委会那些人粗心大意所至,但的确使我对他们的编审态度产生了怀疑,虽然家父亦在其中,而且唯一的一套电子版在我手中。
    关于那个106年的事情:耆年(寿年)生于1081,通直(坎)生于1187年,相传9代确实不可能,因为不可能连续9代都是12岁就有子嗣。那么,相传2代是否可能呢,我觉得也不太可能。耆年生3子,执中为次子,上了年纪再生是合理的。但是,执中生4子,通直为长子,我觉得就有问题了,上了年纪的人还连续生4子,很难说服。问题的关键在于,找不到执中(守愚)的出生年份,如果能找到,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个人觉得,旧谱承修时抄错的可能性较大,中间没有9代,把兄弟辈抄成了父子辈,仅是存疑猜想。
    以上疑问,请能解惑者给予帮助考证。同时,非常感谢《中华包氏统谱》编修委员会能本着热忱积极、认真严谨的态度,为全球包氏宗亲加强凝聚力而努力,谢谢,你们辛苦了!
该帖子被baodaren在2010-10-2 22:48:32编辑过
该帖子被baodaren在2010-10-2 23:23:07编辑过

作者:baodaren (2010/10/2 22:44:45)   回复此贴
  回复:关于对浙江东阳防军《包氏旌义宗谱》(2001.. 第 1 楼

我是防军防一村,可否联系?

作者:bwh99 (2010/10/20 16:31:4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523.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