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随便聊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营造良好研修家谱氛围,摒弃世俗观念,天下包氏一家亲 已阅:1753 / 回复:0(楼主)

现目前没有必要在包讳拯公的事情上过多地纠缠了,静下心来好好为包氏修谱谋划献策才是当务之急,至于谁是其后并不重要,无论谁是其后经过今后的进一步考证终会有一个定论的,但包家能出这样一位人物应该是全体包氏后代的共同荣誉,然而这也不能把他作为达到某种功利的载体来消费,这种过于世俗化的做法,变相是对他的大不敬和辱没,我认为应该这样来看待他和包家历史的关系,包拯只是包氏漫长发展史上的一个闪光点。作为包姓后人,继承包家优良传统(也包括包拯精神在内),同时要正确看待先祖曾经创造的丰功伟业历史,再创造历史辉煌还待全体包氏后生努力,大家应积聚包家的向心力,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才是对先祖遗风的最好的继承和发扬。
    无论秉持大义的包姓始祖胥公还是刚直不阿的包拯,乃至于现代富甲一身的包玉刚,他们入世的出发点皆不是纯粹为名为利和贪图虚名。胥公在国家危亡之际敢于挺身而出救国家于水火、包拯清廉威严为的是国之大本、包玉刚富而不忘参政议政为国分忧。什么是包氏后人应该具有的品质,他们的举动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作为包氏后人不能被当今某些低劣的世俗之风遮迷了双眼,要始终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发扬包家固有的传统理念,才会无愧于先祖(先辈)赋予你的这个姓氏,才对得起先祖(先辈)们当初给包家树立的风范。
    包家的成员无论贫贱富贵都是一脉的血缘,没有亲疏贵贱之分,天下包氏一家亲,家和才有万事兴。
    因此,不能拘泥于小节之上,摒弃那些势利的东西和杂念,应从大处着眼来看待一切。确切地说就是抛开小我,一心一意潜心于包家的修谱事业,大家尽心尽责完成好包家的家谱大事,将来成就的就是包家的大我。
   至于对包家历史的研究出现说法纷呈,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历史上战乱、动荡和朝代更替以及各地包氏家族迁徙过程中家境及后来辈序的不同造成包氏家族历史的杂乱而出现的现象,现在包括包氏家族成员在内的其他学术人士的各种研究成果都是很正常的,在其他研究领域也同样有这种现象,这不足为怪。国家不是还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言路吗?事不辨不清,理不辩不明。况且,在包家自家的圈内来研究和探讨包家的历史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他们的出发点还是为包家早一点理清和提供历史的线索在努力,应该值得尊重和理解,不应横加指责甚至恶言横加谩骂,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只要秉承公心来做这件事,我认为应大力提倡和支持才对,只有这样才能将包家的历史真正还原,才会是客观的真实的。提供给研究者宽松的环境,我认为非常有必要。
    国家发展需要的是同心同德、一心一意谋发展,包家内部也应该相亲相爱、齐心协力修家谱。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在相互尊重,文明和谐的气氛中的争论应该值得提倡,而那种动不动就恶言相向的做法应该被大家所唾弃,毕竟大家从源头上是一家人,煮豆燃豆箕,相煎何太急。聊天室以及中华包氏网上的那种不良的交流方式应尽早收手,包家的人应该是有品位的人,不应是那种低级粗俗的莽夫才是。

作者:包泰平 (2011/12/3 23:10:58)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4)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4,890.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