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伟民 男,汉族人,1956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8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曾在浙江大学任职多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工作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代表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知识出版社1998年)、《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商务印书馆2009年)等。近年来曾多次到海外各学术机构讲学、研究。 主要根据以上范围的个案研究,曾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学术观点。 例如认为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政体结构,不仅造成中央政府独占全国资源的局面,并且使得地方各级政权内部,每一层级都形成上级对下级资源的独占,出现“阶层性集权”现象。资源的独占,又必然造成上级部门对资源的浪费,以及下级部门的困窘。最终则必然由民众来承担所有的财政压力,以至政权运作成本过大。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受技术手段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中央集权无法将庞大的专制帝国在各方面真正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区域差异明显,并且呈现中央集权与地方无序的双重特性。 在近代江南地域史研究领域,也曾提出:近代百年间江南市镇所经历的社会转轨,还只处于早期现代化阶段。近代都市工业主义的影响既打破了江南农村传统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又由于它的影响,为江南农村提供了一些新的选择机会。因此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农村地区市镇开始出现分化的趋势。这一段近代转轨的历史向人们提示,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农业新技术,以工业化为基础将传统的市镇改造成工业小都市,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农村个体家庭生产方式,是江南农村经济及其商贸中心市镇进一步发展切实可行的方向。1949年后江南农村的曲折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一、简历 2009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1998年9月-2009年7月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1994年12月-1998年9月 杭州大学教育系教授 二、教育 1988年10月 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5年11月 获杭州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2年1月 获杭州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江南区域史 四、近年论著 《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商务印书馆2009年 《宋朝简史》(与吴铮强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 《浙江区域史研究:1000-1900》(主编),杭州出版社2003年 《江南市镇:传统历史文化聚焦》(与陈晓燕合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代州縣城市市制新議》,载《文史》2011年第1辑,第151-169页 《再论南宋国家财政的几个问题——答刘光临君》,载《台大历史学报》第46期(2010年12月),第177-231页 再论宋代财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