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氏、费氏、缑氏(侯氏)三姓源于一地考

    中华滑氏网 2012年11月8日 万家姓


滑、费、缑(侯)三姓源于一地考

——浅论活跃在中原腹地洛阳的方国和姓族

河南省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有一个滑城河,史载是春秋时古滑国所在,因为在滑国迁此前,此地曾为费邑,又称“费滑”。滑城西南有座突兀独立的小山包,称缑氏山,传东周时周灵王太子晋曾于此巅控鹤升仙,历代名声很大。自东周至秦汉后,滑城又是缑氏县置所在,就这一片地方,缑(侯)、费、滑三氏祖先先后出现,引起生息在这一带的姓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笔者利用地域调查的机会,对三姓姓族的存在和发展情况略作考证,以说明在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的中原腹地,曾经留下了缑(侯)、费、滑三姓的迁徙、活动足迹。他们是族群又是方国,在民族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方志学者有追寻、研究、记述的义务,留住哪怕是含混、短暂的一瞬,因为历史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叠压才显示出了它的厚重。

一、滑国是滑姓氏族春秋时期最后一个消失的国家。西周时周王室封同姓姬姓侯国于滑,伯爵,史称滑伯。《春秋》庄公十六年(前678年)云:“冬,十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与幽。”说明入春秋之世,滑国还是一个幽能量的侯国,活跃于诸侯之间。由于诸侯之间的相互兼并,大国崛起,滑国很快沦为三等国家,作为大国的附庸,存在于强手相格的夹缝中。原属周,后属郑,又依于卫。《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郑人入滑,滑人听命,师还,又即卫。郑......帅师伐滑......”这段文字明确表述了滑国当时的弱小被欺、难以自持的处境。因此唐人里泰所编的《括地志》中说:“缑氏......滑伯国也。韦昭云,姬姓小国也。”至公元前627年,秦师伐郑,在滑地遇一贩牛商人弦高,高谎称代郑国前来犒秦军,秦疑郑有备,乃“灭滑而还”?。这便是发生在滑地唯一的名载史册的“弦高救郑”的故事。秦袭郑不得,轻而易举地灭滑后,回师途中至晋境,晋国与滑国本同为姬姓国,便以“伐吾同姓”为由,在崤山设伏,使袭郑之秦军在此地全军覆没。至此公元前627年,作为诸侯的滑国在历史上不复存在。此次战事,滑灭于秦,但归途中又为晋灭,实际上滑亡于晋。因此《英贤传》、《姓苑》《姓氏略》等多部典籍则这样记:“滑国为晋所灭,滑伯支庶子孙以国名为姓,称滑姓。滑自西周封国至灭国,历时143年。此后先属晋,后属周;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滑又属于韩、周;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灭周,在洛阳县置三川郡,滑地又归于秦。此后,滑国故城仅仅以”滑“、滑城”,在史籍上出现,留给后人遐想,吸引人们探索目光的只是残存不多的滑城遗址和“滑城”的名字。

建国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在偃师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府店乡府店村北,与滑城河(即休水)之间,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北端约1.5公里,南端约0.5公里)的一处靴形台地上进行了试掘,证明,春秋时期的滑国故城遗址就在这里。从试掘情况来看,滑国故城是依据地形特点而修建。故城南北长,东西宽,北部依地形又向西突出一部分。城垣呈4弧形,平面大概作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北部约1000米,中部约700米,南部约500米,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城垣临近台地边缘,因历年河水冲刷,大部分已经坍塌。北墙和部分东墙夯土层较薄,土质坚硬,其上压有布纹瓦层,其建筑年代在汉代以前;西墙和部分东墙的夯土层较厚,土质松软,内含战国陶片及布纹瓦。故城附近遗物极为丰富,有仰韶、龙山文化及商周、西汉和唐代等时期的遗物。看来,此地部单单是滑姓氏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滑姓之前后仍是一个极具规模的人类聚居的地方。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我们现在踏查此处,古滑地东西侧沟壑相夹,台地上多已成为田地,东城墙中部崖中缺口处,存有一清道光十七年砖石结构的寨门,门额有“古滑城”三个大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城门南侧尚住有数户陈姓人家,至九十年代,住户全部搬往台地上偏南部分,其村仍称“滑城河”。村民在原村址处沿崖筑窑,辟为“玄奘家祠”,有一名任廼梅的居士倡导为大唐法师玄奘建寺,村民自发圈地近十亩,窑洞一排,庙宇新落,经堂数间,依崖就势,种花植草。寺虽不大,但谷静院幽。日久年淹,此地已无滑姓人家,但据此东北的偃师市山化乡游殿村一带倒有滑姓聚居,数村有滑姓599户,居民2806口人,在偃师531姓中排第54位。

二、费姓早于滑姓在这一地区存在,是一个似乎被遗忘的著名姓族。

这个被遗忘的费氏族,是在文献记载滑城时带出来的。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三年。文载:“晋吕相绝秦曰:‘殄灭我费滑’。杜预注:”滑国都于费,今缑氏县。“《史记·周本纪·正义》引作:”缑氏故城本费城也,在洛州缑氏县南东二十五里也。“至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洛水注》中云:”缑氏县治故费滑,春秋滑国所都也。因此清《偃师县志》及其他志书对滑国故城多称“费滑”。据诸典所云,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今偃师南不仅有一个故滑城,而且还有一座故费城,滑城是在费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费姓氏族迁徙于此,当早于滑姓氏族。

滑城一带原为费地,斑斑史籍可考,但事实上这个费姓氏聚居住过的地方,它究竟存在不存在呢?我们借助科学的考古手段来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1962年4月和6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考古专家赵芝荃先生曾两次到滑城河一带考古调查,发现了一座约为公元前二千七、八百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墓葬,清理了三座早期龙山文化的灰坑,这个时期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代,居住于今故滑城一带的居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直到商代,在滑城遗址上不仅出土的陶器与郑州商城出土的商代早期陶器风格相同,而且还采集到了白陶片。白陶在商代比较珍贵,非普通百姓可享有之物。这就表明滑城在商代已是一座重要聚落,有身份较高的人在此居住。周代滑城当是滑人主宰的地方,此前自然是费人的范围。其文化层说明,此地当有费或其他氏族在这一带立国筑邑,繁衍生息。留于志书上的“费滑“,把二姓族紧紧地连在一起,全面根据史载和发掘资料,便有理由肯定,在滑氏族迁此之前,此地存在着一个有相当影响的费姓氏族统治的国家。

夏初,曾立姒姓国于阳城、阳翟。自夏启之后,他的儿子太康把国都迁于洛水之阳的斟鄩,即今二里头夏都遗址。此后孔甲以至夏桀诸王均都于此。因此史游《急就篇》说:“夏禹之后,姒姓国有费,邑国为氏。”商汤灭夏侯,又把都城建于“夏之绪?”,即距斟鄩不远的“下洛之阳?”西亳。夏、商之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费姓名人费昌,封于费地。他初仕桀,劝其戒奢华、轻赋税,桀非但不听,反而污其图谋不轨,欲加害费昌,费昌奔商,助汤灭夏,复封费地。《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他的事迹时云:“夏桀时去夏归商,为汤御。败桀于鸣皋(唱条)。”从了了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费氏族在商汤灭夏中功业卓著,其封地夏商两代均近王畿,当为畿内侯国。但日久年淹,史籍上很少留下费地、费邑、费国的记载,而《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费”时仅记“春秋时鲁邑”。而记“费滑”时,则仅用五字“古国名,即滑。”曾竟为开拓费氏族疆域而斩荆披棘、前赴后继的著名姓族生息的地方、古老的费城、费国,确实被人们遗忘了,我们只能从字缝轶名中追寻它的存在。

费姓在我国灿若繁星的姓族中,本来就是稀有姓氏,原为费姓发祥地的偃师也人数不多。在故滑城东北的偃师市山化乡最东端,有村落曰费家沟,今距故滑城西北不远的缑氏村有十多户、近百人,在偃师姓氏中排187位。

三、较滑、费二姓更为久远的缑(侯)姓氏族,因为其独特的原因,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却以建制单位保留至今,成为该地区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说:“周卿士食采于缑,子孙改姓为缑。”《姓苑》则云:“(缑)系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之子宗敬之后。”距上所述,滑为西周王室所封的姬姓国,在同一地方又出现一个缑国似不可信。宋人郑樵所言倒耐人寻味,他说“食采于缑,子孙改姓为缑”,明言滑城一带原本是缑氏族属地。当代姓氏学者袁义达所编《中国姓氏》,在占有大量资料的情况下,这样分析缑氏族的由来:“缑氏即侯氏(缑、侯同音,可通假),传黄帝史官仓颉,原姓侯冈。其后裔侯氏一支自今陕西洋县北,春秋时东移至侯氏,今河南省偃师东南缑氏镇。禹,姒姓,建立夏朝后,其后裔封于侯国故地。侯国是夏商时的小国。”袁先生清楚地回答了滑、费二姓之前确有一个侯(缑)姓在此地存在,它出现在五帝时期,存在时间在夏商期间。如前文所述,在故滑城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仰韶、龙山时期的器物也为袁氏的推断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但是今偃师市府店镇东北的滑城河一带,至今仍称滑城,其上的聚落仍名“滑城河村”,古老的“缑氏”二字又是从何时叫起呢?起码在东周侯(缑)氏族在滑地一带仍然为东周时期,敬王匄和王子朝因王位之争中,“缑氏”和“滑”地名不断同时出现。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司马帅军于阴、于侯氏。”孙星衍按:“侯、缑相近,当即缑氏。”周敬王也曾避滑,最后在晋国的帮助下,自滑地出兵打败了王子朝,进入成周。看来当时力量即影响对比,滑强于侯,侯氏仅仅以一个氏族聚落的形成出现。至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国分晋后,韩从晋那里继承了对滑的管辖权。《读史方域纪要》说:“显王二年(前367年),韩、赵即其所封,分国为二,河南、缑氏、谷城三邑属西周……”或自此缑氏城替代了滑城,“缑氏”二字频繁地见诸于史册。《战国策》秦惠文王五十年(前333年)张仪请秦伐韩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史记》:“秦昭王四十六年(前261年)亲攻韩缑氏、蔺,拔之。”古“滑城”旧名字则作为历史遗迹尘封了起来,不再以行政辖置的城邑出现。

公元前367年,即周显王二年,弹丸之地的东周王室又分为东西周,缑氏归西周公管辖;至公元前256年,即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灭西周,缑氏以县称列入秦的版图;公元前249年,即庄襄王元年灭东周。因此《史记·秦本纪》这样说:“周比亡时凡七县: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缑氏作为一个建制县被秦国确定下来。此后,历汉、曹魏、西晋,一直在滑城地域。至北魏,缑氏县治所多有变迁,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一直以县邑称,连续达1475年。自宋以后,降为镇,历时936年。作为一个古老姓族,以其姓字徽号为纽带,连绵不断,纵贯古今,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它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对于我们弥足珍贵。

缑姓在偃师早已消失,本省温县、卫辉、临颍、内黄尚有此姓,外省亦有少量分布。但侯姓非此,在2007年4月24日新华社发布的《中国最新百家姓排序》中,仍被列入,排名第80位,侯姓在偃师则有上千户,4934人,在全市人口中排第34位。

从以上追溯和考证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偃师市东南、嵩山北麓,在人类历史上确实交替出现了滑、费、缑三个姓族,虽然他们早就消失在岁月的风尘中,但留下了“缑氏山”、“费滑”、“滑城河”多个地名。我们可以循着这些陈迹等古老氏族和古国的存在,以展示中原腹地古文化的丰厚古姓族的辉煌。

但考察寻觅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惑和不解。滑伯时封于西周初年,其时,侯(缑)氏族遗民尚有聚落存在,而费氏族却与史无载。滑居费地,而侯(缑)氏族此时居于何处呢?其次是费姓,夏商期间是一个著名氏族,夏有费昌,商有费仲,都是历史上的名臣,长期活动在河洛一带,但有关地名、姓氏专著上怎么没有留下少许专条记载呢?其三,缑氏代滑于战国初,当是韩国首先把“缑氏城”叫响,但春秋晚期有不少史实可以说明滑城仍是有何有力量、有规模的城邑,在其属地上残存下来的“缑氏”,是什么机缘替代了“滑城”呢?历史上的事,正如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所说:“对于我们的历史,过去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要多。”姓氏研究是一门学问,研究者不能满足于在别人的研究成果中寻章摘句,也不能局限于对本姓单方面的追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史载我国历史至春秋时期尚有一百四十八个国家,如果加上春秋之前的姓族、聚邑,那真是多如繁星。姓氏专家和学者把注意力放在姓氏学的主导方面,诸如姓氏族群及迁徙分布、姓氏族群与种族融合分化、姓氏与血源基因等,地方姓氏学者当先易后难,从距我们最近、容易弄清的方面入手,如我们身边的古方国、古姓族聚邑。它们有些见诸于史册,但有相当一部分流失于方志,很少为世人所知。如果能选择这个突破口,把那些被后人遗忘的姓族从尘封中捡回来,让它们重现昔日在姓氏之林的光彩,那倒是一件流芳千古、积德荫后、极有意义的事!本文结束之前,留几句似于主题无关的话,以招呼热爱姓氏的同仁,我们对姓氏的研究才只是开始,向前看,任重道远。

 

二00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注释:

①《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师知郑有备,灭滑而还。”

②《诗·商颂·殷武》:“天命多舛,设都于禹之绩。”春秋叔夷镈铭“咸有九州,处于之堵。”黄明兰先生注:“就是把国都迁到夏都附近。”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汤受命而王,应天变夏作殷号……作宫室于下洛之阳。”《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偃师县下,班固注:“尸乡,殷汤所都。”

 


分享按钮>>邢晓正
>>滑氏家谱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