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氏春秋探源之宗法、礼俗

    中华隗氏网 2012年12月3日 万家姓


第六编 宗法 礼俗

宗法和礼俗是两个不同的的概念。宗法,一般指确定某一宗派区别其亲疏关系的一种封建制度。礼俗则是指人们的习惯风俗,如生活习惯、饮食、起居、交往地及祭祀节日,婚丧喜庆诸方面的习惯等。

在这一编里,我将把封建社会的宗法礼俗和近、现代的宗法礼俗分成两个阶段向世人作个介绍,同时辅以介绍隗姓氏族有关的宗法和礼俗。

一、古代宗法体系

我们知道,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親疏的一种等级制度。这种制度从根本上讲是巩固统治阶级的世袭统治,并且在封建社会中长期被保存下来,为封建制度服务。下面將有关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結合隗氏現行的一些主要的宗法活动內容分四方面加以叙述。

(一)族、昭、穆

关于族的问题,在这里我首先倒要强调一点的是,有的人只知道所以然不知道其所以然,什麽是九族?不一定知道,也不一定回答得出來。

族,原指表示亲属关系。《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依旧说,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这是同姓的族。九族之外,還有所谓三族。三族有三说:(甲)父子孙为三族;(乙)父母、兄弟、妻子为三族;(丙)父族、母族、妻族为三族。

古代不是有株连九族的说法吗,在秦时,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二十年(公元前746年)“法初有三族之罪”,依张晏说,这里的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傅》说:“使武安侯在者,族矣”,族是族诛的意思。后世所谓诛九族,就是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这是专制时代最惨无人道的刑法。

我们不是习惯说“祖宗昭穆”吗,周朝时期,封建社会的贵族把始祖以下的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和“穆”两辈,这是周代宗法和后世不同之处。试从大王(古公亶父)算起,大王的下一代称大伯、虞仲和王季,这是昭辈;王季既属昭辈,则王季的下一代文王、虢仲和虢叔就是穆辈。以后各代依此类推,文王的下一代是武王,又是昭辈;武王的下一代是成王,又是穆辈。由此可见周代贵族用昭穆字样来区别父子两代,隔代的字辈相同。这种昭穆的分别,也体现在宗庙、墓冢和祭祀上,始祖居中,昭的位次在左,穆的位次在右。了解到这一点,就会知道《左傅僖公五年》所说的“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秀之穆也”,不过是说大伯虞仲是大王的下一代,虢仲虢叔是王季的下一代。《左传定公四年》说:“曹,文之昭也;晋,武之穆也”,曹晋都是姬姓封国,这里意思是说曹国的祖先是文王的儿子,晋国的祖先是武王的儿子。

(二)大宗、小宗

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的宗法上,有大宗、小宗之分。嫡长子孙这一系是大宗,其余的子孙是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的长子,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这是天下的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在这种情形之下,诸侯的君位也由嫡长子世袭,在其本国是大宗;余子分封为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卿大夫在本族是大宗;余子为士,对卿大夫来说是小宗。士和庶人的关系也是这样。

在宗法上,大宗比小宗为尊,嫡长子比其余诸子为尊。嫡长子被认为是继承始祖的,称为宗子。只有宗子才有主祭始祖的特权,才能继承特别多的财产,应该受到小宗的尊敬。《礼记·大传》说:“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这样,嫡长子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高贵,而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其余诸子在家族关系上则以兄统弟,在政治上是以君统臣,这样作就抑止了统治阶层的内讧,巩固了其贵族的世袭统治,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都努力保存宗法制度。

(三)亲属

1、古代亲戚称谓

亲戚,在宗法制度中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社交关系。在古代时期,亲戚关系表现在宗法制度中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是亲属关系拉得远;二是亲属名称分得细,特别是先生后生要有不同的名称,如兄弟姊妹等。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地称父之父为祖,但古时有的称王父;称父之母为祖母,古时却称王母。祖之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父子兄为世父(伯父),父子弟为叔父,简称为伯叔。世父叔父之妻称为世母(伯母)叔母(后来称为婶)。伯叔之子(堂兄弟)称为从父昆弟,又称为从兄弟,这是同祖父的兄弟。父之姊妹为姑。

父之伯叔称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其妻称为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其子称为从祖父,俗称堂伯、堂叔,这同曾祖的伯叔,其妻称为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堂伯叔之子称为从祖昆弟,又称为从兄弟(从堂兄弟),这是同曾祖的兄弟。

祖父的伯叔是族曾祖父,称为族曾王父;其妻是族曾祖母,称为族曾王母。族曾祖父之子是族祖父,称为祖王父。族祖父之子为族父。族父之子为族兄弟,这是同高祖的兄弟。

兄之妻为嫂,弟子妻为弟媳。兄弟之子为从子,又称为侄;兄弟之女为从女,后来又称侄女。《尔雅·释亲》:“女子谓昆弟之子为侄”,《仪礼·丧服传》:“谓吾姑者,吾谓之侄”,可见上古姑侄对称。兄弟之孙为从孙。

姊妹之子为甥,后来又称外甥。女之夫为女婿或子婿,后来简称为婿。

父子姊妹之子女称为中表(表兄、表弟、表姊、表妹),中表是晋代以后才有的称呼。

母之父为外祖父,古称外王父,母之母为外祖母,古称外王母,外祖父之父母为外曾王父与外曾王母。母之兄弟为舅,母之姊妹为从母,母之从兄弟为从舅。母之兄弟姊妹之子女为从母兄弟与从母姊妹,至今也称为中表。

妻又称为妇。妻之父为外舅(岳父),妻之母为外姑(岳母)。妻之姊妹为姨。

夫又称为婿。夫之父为舅,又称为嫜。夫之母为姑。连称为舅姑或姑嫜。夫之妹为小姑(中古以后的称呼)。夫之弟妇为娣妇,夫子嫂为姒妇,简称为娣姒,又叫妯娌。

妇之父母与婿之母相谓为婚姻,分开来说,则妇之父为婚,婿之父为姻。两婿相谓为娅,现代人们俗称为连襟(襟兄、襟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宗法封建社会里,世人普遍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要求妇女讲究妇道。实际上,统治阶级自己并不遵守这些道德。弑父、杀兄等事史不绝书。

另外,嫡庶也有讲究。在中国封建宗法社会里,嫡庶之分也是相当严格的。正妻称为嫡妻,嫡妻之子为嫡子,妾之子称为庶子。这是第一种区别。长子为嫡子,非长子为众子,这是第二种区别。当然,所谓长子为嫡子,也必须是正妻之子。古时其所以讲究嫡庶之分,其厉害直接影响到承袭制度的遵从。据《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根据这种原则,正妻所生的长子才合乎承袭的资格,妾膢所生的子即使年长,如果正妻有子,仍应由正妻的子承袭。这样做,据说可以不引起争端。但是由于争夺利益,统治阶级杀嫡立庶的事情也是史不绝书的。

2、近、现代亲戚称谓

俗话说,“住在一乡,打成一帮”。生活在武汉市新洲区的隗氏族人已经和当地的人民几乎称谓一体化了。

现在,人们大多数称父亲为父或爷或称伯伯。称叔父为爷(亦有按父之排行呼几爷的);称母亲为大,有的称姆妈,也有的喊娘。解放以后,多称“爸爸”、“妈妈”。

称儿子直呼其名或“儿”、“孩子”、“小伢”,成年后依其排行叫“老大”、“老二”等。称女儿直呼“女儿”,生活在工作单位的也有叫“丫头”的,成年后,称“姑娘”。称儿媳直呼“媳妇”或带姓称张大姐、王二娘、李伢、赵伢等。

称祖父为爹、爹爹,亦有称“爷爷”的,称祖母为婆、婆婆,亦有称“奶奶”的。称曾祖父母为太爹、太婆;称高祖父母为老太爹、老太婆。

称孙子为孙儿,孙媳为孙儿媳妇。称曾、玄孙及其配偶,与其祖父母称孙儿和孙儿媳妇无显著区别,只加曾、玄二字开头。

称父之兄及其配偶为伯伯,母母、母大。称父之弟及其配偶为叔父、爷;婶婶、婶娘。

称父之姐、妹及其配偶为姑大、伯伯、爷,姑伯、姑爷、干爷。

称祖父之兄弟辈为爹,称其配偶为婆。称祖父之姐妹辈为姑婆、姑奶奶。

称曾、高祖之兄弟及其配偶为太爹、太婆,老太爹、老太婆(简称老太)。

母之父,称外祖父、家公、家爹;母之母,称外祖母、家婆、家家。母之兄弟称舅父、舅爷,称其配偶为舅母娘、舅大、舅妈。母之姐妹,称姨母、姨娘、姨大、姨妈;称其配偶为姨父、姨伯、姨爸、姨舅。对舅父、姨母、姑母之子女,称表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姨表哥、姨表弟;姨表姐、姨表妹。

妻之父母,称岳父、亲爷、岳老头;岳母娘、亲娘。也有同妻一样称父、爷、大、娘或爸爸、妈妈的。婚后有孩子,以孩子口称“家家”等。妻之祖父母和曾、高祖父母,均按自已祖父、曾、高祖辈同样称呼。妻之兄弟姐妹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称呼。如自己有小孩,则以小孩口吻称舅伯、舅爷、舅舅,或照排行称几舅等。其兄弟配偶,称姐、嫂、或几嫂、几姐;弟媳称弟妹或张大姐,王二姐、李三姐等等。有小孩则以小孩口吻称之。称其姐妹配偶为连襟,或带姓以张大哥、李二哥相称。对他们的子女,分别称为内侄、内侄女;姨侄儿,姨侄女。

改口,一是迷信算命先生说什么小孩的年庚八字与亲生父母的年庚八字不合,改口就好养;二是孩子过继顶嗣后改口;三是从小学叔伯兄弟呼其父母,形成习惯而改口。有将孩子拜干爷和改口的习惯。有的父母将小孩看得娇贵,认为拜了干爷干妈,就托干爷干妈的福,易长易大。

拜干爷娘一般是在小孩做周岁或在10岁内的某个生日,备酒菜请亲朋戚友奉陪。宴席前须焚香纸,燃蜡烛,放鞭炮,敬家神。干儿子向干爷娘叩头。干爷娘则给干儿子送钱和衣物等礼品。小孩上学读书时,干爷娘又要送纸笔文具,以资鼓励;每年过节,干儿子要给干爷娘送节、拜年。

(四)丧服

丧服是治丧着装的一种习俗。由于生者和死者间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就各异。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五服,是特指办理丧事

(楼氏121注:以下略)

 


分享按钮>>隗氏祖茔重修简介
>>隗氏春秋探源之隗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