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家族常驻龙湾400年
- 中华龙氏网 2012年4月23日 龙氏家族
家族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一本泛黄的册子,记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更是一段历史的变迁。
家谱,或许只记录了历史的一些碎片,但贵在真实,贵在未经任何修饰。
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从本期起,《雅安日报》周末版将推出“雅安家谱”系列报道。
追根溯源,从一本本家谱中找寻先辈的奋斗历程,面对着祖先的名字,阅读关于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文化精粹。
2012年,农历壬辰龙年。
名山县前进乡桥楼村的龙湾(小地名)一如往年的热闹,这里,居住着1000余名龙姓族人。
在龙年里,龙湾的龙姓族人过完了龙年春节,开始了龙年的忙碌。
由楚入川 扎根龙湾
3月初的一天,桥楼村1组79岁的龙金志坐在屋外的板凳上抽烟。
桥楼村1组又叫龙湾,因为这个村70%以上的人都姓龙。
屋外的公路是名山县城到车岭镇的乡村公路。每天,这条公路上都车流不息,行人不止。
作为龙姓家族里辈份最高的一位老人,龙金志担任着传承家族文化的重任。
手里拿着家谱,不时望着公路上的行人,龙金志的思绪飘到了几百年前,龙氏家族进驻名山的情景。
从宋端平三年(1236年)至元泰定元年(1327年)的91年间,四川战乱不断,瘟疫横行,大量的川民死于兵灾和瘟疫之中。特别是元朝入主中原后,宋朝十大忠臣之一的张珏带兵退守名雅,带领人民抵抗元兵十多年,最后胡骑血洗名雅两地,张珏战死天全。名雅地区是一片无人区,归入元朝的版图。
元惠宗十七年(1357年),隋州人明玉珍攻克成都、嘉定等地。1363年,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夏,改元为天纪。1366年,明玉珍死后,他的儿子明升继承王位。
元朝灭亡后,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傅有德、汤和讨伐明升,明升投降,蜀地得以太平。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遣傅有德西征云南,副将蓝玉兵过名山境内,见名雅等地人烟绝迹,大片土地荒芜,便上奏朝廷迁楚民来名雅。
朱元璋准奏,移民潮开始。历史上称此次运动为“湖广填四川”。
《名山县志》载,“明主平夏,取楚填蜀,入名之民,拖刀为办,世有其业。”
龙氏家族龙平江、龙甫兄弟二人率妻儿,在明朝万历年间,千里跋涉来到名山。
因为龙姓族人的到来,前进乡龙姓族人居住的地方,一直被称为“龙湾”。
“龙湾,已成为名山县龙氏家族的一个代号,是名山县龙姓族人引以为豪的地方。”龙金志感慨道,“我们的祖先在此居住了几百年。”
据介绍,龙姓在姓氏起源时,多为皇室贵族所用,而非庶民百姓所用,故而使用人数比例较少,直至今日在我国姓氏人数排名中,名列第81至83位,仅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0.23%至0.24%,全国的龙姓人口数量仅有约312万。
繁衍发展 世代传承
3月2日,龙金志拿着家谱,来到屋对面侄儿龙德勋家。
龙金志手里那本家谱,是2008年龙姓族人重修祖坟时所修订的。龙金志和龙德勋都曾参与了家谱的编写工作。
龙德勋的楼房建在公路边的一个平台上,屋前的花台里,山茶花开得正艳。
站在平台上,正好可以看到远处田地里一处规模较大的墓群,这里埋葬着龙氏一族的祖先。
在桥楼村村支部书记龙华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过绿油油的田野,来到龙氏祖坟前面。
两只瑞兽屹立其间,骄傲地看着远方,中间是五通大石碑。
第一通石碑上,正中刻着“隆重纪念名山龙氏入住名山四百三十年”,右侧写着“三房同根生,情义永相连。”
龙平江、龙甫兄弟二人来到名山,为何变成了三房?
龙华解释说,龙平江、龙甫兄弟搬到名山后,他们的叔叔龙启光又在崇祯初年,搬到距离龙湾不远处的笔山下面。
从龙氏两兄弟迁至名山,至今已经是第十六代,龙氏一脉在名山生活了400余年。
三房入川后,龙姓家族常常举行盛大的家族会议。
“数百年来,三房相互扶持,团结协作,战胜了重重困难,才迎来了龙氏的大发展。”龙华说,“2008年清明节,家族召开会议,进行了隆重的清明会,名山各地的龙姓族人都来祭祖。”
今年清明节,龙氏族人还将举行盛大的清明会,“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传承龙氏家族的文化精粹。”
开枝散叶 展望未来
龙氏族人入住龙湾后,他们将荒芜的土地变成沃土,用勤劳的双手营造幸福家园。
“勤劳是龙氏家族的传统。”龙华曾在前进乡初级中学任教,后回到村上任村官。
龙华希望通过自己和族人的努力,将龙湾打造得更加美丽,村民生活更加富裕。
一直以前,龙湾都以传统农业为主,上世纪末,龙湾种桑养蚕,一度成为名山县种桑养蚕示范点。
除蚕桑外,龙湾天然的竹林资源,为龙氏族人提供了增收门路。
龙氏族人经济收入以“竹编”为主。走在龙湾,随处可见手持弯刀,正在“修理”竹片的人,很多龙姓族人的屋外,都挂着竹片。
他们用勤劳灵巧的双手,为藏茶提供了牢固结实的“包装盒”,也营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当然,龙氏族人并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他们想着发展。
50岁的龙德勋,是桥楼村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户。2011年,他种了20余亩花卉苗木,挣了十多万元。
在龙德勋的带领下,部分龙氏族人也种起了花卉苗木,开始新的产业发展。
“龙湾现在还有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龙华带着记者走在乡间小路上,指着自家的老屋说,“据说今后铁路将通过这里,货运中心离此不远。”
龙华家房屋外,已被相关勘测人员画了线。
“等到火车通往家门外时,龙湾的明天会更美好。”龙华信心满怀
分享按钮>>安阳的主要姓氏 龙氏
>>龙氏家祠:融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