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家谱源流】中华龙渊源(九)

    中华龙氏网 2013年6月29日 龙一乐


上古五帝之三

九韶中和万方悦服之帝喾



   帝喾(kù,约公元前2480~前2345)姓姬,名俊,号高辛氏,为“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三。他是黄帝(轩辕)曾孙,少昊(玄嚣)之孙  蟜极长子,阏(yan)伯的父亲。前承炎黄,后迄(qi)尧舜,奠定华夏之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滨),母握裒(pou)因踏巨人足迹而生。 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pu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bo)邑(今河南偃yan师县西南)。以木德为帝,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深受百姓爱戴。在位七十年,享寿105岁(一说92岁)。崩(beng)后葬于商丘市睢(sui)阳区南25公里的高辛集(另一说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 。

   帝喾的部落,《春秋纬》中一本叫《命历序》的书说传10世,400年,《易纬》中的《稽览图》说是350年。

   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

   传说帝喾有四妻,生四子:姜嫄生弃(后稷),为周族祖先;简狄生契,为商族祖先;庆都生尧;常仪生挚。

   三国曹植《帝喾赞》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月。”

   天灾人祸话帝喾

   帝喾时代又一次洪水之灾渐起.

    帝喾迁都于亳,就是为使人民免于洪水之患。因为这里的地势,四分山区,四分丘陵,两分平原。即使洪水暴发,人民可以转移到山上去。

   姬俊在佐政颛顼时,因其能干,被封于“辛”。传说,高辛氏原来不叫高辛氏,姓姬名俊, 聪明多智,颛顼为平九国之乱,就让姬出点子。姬说:“九个国家齐来攻打我们,我们如果跟他们硬打硬拼,必然顾此失彼,难以取胜。”颛顼说:“以你之见呢?”姬说:“九国敌人都想独吞我们的地盘,他们彼此之间必然互不相让。我们若能叫他们之间互相打起来,不就好平灭了吗?”颛顼一想:对呀!姬想这个办法就是好。于是就派人分别到九国敌人中调拨他们的关系,很快使他们彼此发起了战争。后来颛顼没费多大力气,就平灭了九国之乱。颛顼看姬有能耐,就把他封在“辛”这个地方掌管一切。那时,这儿经常闹水灾,水来了,老百姓就往另一个地方迁徙。而重新迁徙的地方又闹了水灾,老百姓便又重新迁回来。这样迁来迁去,老是不能安居乐业。姬带领大家把住处的地势加高,但是加高的速度却赶不上水涨的速度,头天加高的,第二天又被水淹没了。夜里,姬睡不着,便跑到天上跟玉皇辩理,说:“天既然生了人,为什么又故意与人们为难,不叫人们活下去呢?”玉皇辩不过他,便派天神下来,一下子把“辛”这个地方的地势抬高到了水面以上。这儿的老百姓再也不被洪水赶得乱跑了。从此“辛”便称为“高辛”,姬便被称为“高辛氏”。

   这“高辛氏”的来历,看似神话,但却彰现了那时的自然和社会现状。现代科技已能认知4000—6000年前,正是地球全新世最后一个寒冷期(新冰期),而且经过了多次的冷暖波动。帝喾时代正处于“新冰期”尾,天渐变暖,冰渐消融,继8000—10000年前——地球冰后期——伏羲女娲时代——那次灭绝人类的大洪水后,又一次地球洪水渐起(这才有了后来的鳏和大禹治水)。

   共工氏被帝喾攻灭,从此不复再见于史册.

   整个帝喾时代,传说战事有三。

   一是攻共工.帝喾迁都于亳,也是为便于彻底解决不安分的共工氏余部。共工氏余部的反抗一直不停息,从黄河中上游发展到长江中上游。帝喾建都于亳,便于将军队迅速投放到前线战场。

《上古秘史》第6回记载:原来共工氏族强悍好乱,又经康回、共工氏两次图霸图王的风气所渐染,总想称雄于九州。颛顼帝驾崩,帝喾新即位,他们以为机有可乘,便又蠢动起来。帝喾令火正重黎带兵征讨。临行时嘱咐他:“要根本解决,不可以再留遗孽。" 重黎领命,率领大兵直攻冀州。那些乌合之众哪里敌得过重黎之师,不到一月,便已荡平。可是重黎是个仁慈的人,处置共工氏族不免姑息一点。哪知等到重黎班师回来,那共工氏族人又纷纷作乱起来。帝喾大怒,处决重黎,以正他误国之罪。又令重黎的胞弟吴回代做火正祝融之官,并带大兵再去攻讨。吴回因为重黎之死都是为那些乱民的原故,替兄报仇之心甚切,加以帝命严厉,所以更不容情,一到那边专用火攻,竟将那些乱民焚戮净荆,从此共工氏的名称,不复再见于史册,亦可算是空前的浩劫了。等到吴回班师回来,帝喾叹道:“朕非不仁,下此绝手,亦出于不得已耳!”

   二是南剿房王。帝喾带领常仪、帝女南巡时,在云梦大泽遇到了犬戎房王作乱。当时帝女带一只有神通的狗,名叫盘瓠,它暗暗跑到敌营,咬死了房王,平息了祸乱。帝喾把帝女和宫女许配了盘瓠,各生十二男女,分送到湖南、浙江两地。

   三是羿一举平定白难反叛。

   帝喾主政,守成有新.

   恪守五正之制.

   以勾芒氏(即重氏)为木正,以祝融氏(重黎氏)为火正,以蓐收氏为金正,以玄冥氏为水正,以后土氏为土正。勾芒氏专事天文历法,主祭东方和春季之神;祝融氏主事农业,主祭南方和夏季之神;蓐收氏为少昊氏古老的一支,主管刑罚,主祭西方和秋季之神;玄冥氏,主事水利,主祭北方和冬季之神;后土氏,女娲氏的一个主要支族部落,地位高于前四者,可以说是统管。

   帝喾常巡游,他东到泰山、东海;到西北,东北,华北;到两湖,西南。他几乎游遍五岳,祭拜了女娲、少昊、黄帝等故迹。这些传说虽未必其真,但也略见当时中国地域之辽阔。

   发展历法.促进农耕文明.

   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 “爻策占验推算历法,穷极变化,颁告天下”《大戴礼·五帝德》说他“夜观北斗,尽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 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仁爱治国,知人善任,诚信为本。

帝喾以仁爱治国,他的治国方略是:“德莫于博爱于人,政莫高于博利于人。政莫大于信,治莫于大仁。” 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所以《史记》说他“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

   帝喾知人善任。羿的射箭技术天下无双,帝喾选拔他担任射官,赐给他彤弓和蒿矢。羿也不负帝喾深望,当白难反叛时,他一举将其平定。咸黑、柞卜(乐垂)长于音乐和制作乐器,帝喾命他们为乐官,终于创作出九招、六列、六英之乐和鼙鼓、钟、磐、笭、管、埙、帘等新乐器。让64名舞女,穿着五彩衣裳,随歌跳舞。在音乐起鸣之后,凤凰、大翟等名贵仙鸟也都云集殿堂,翩跹起舞。(古时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凰)。

   帝喾以诚信为本。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生活俭朴,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 ,“嫁女盘瓠犬”的故事历数千年而不衰。说犬戎房王作乱,帝喾征而不胜,便文告天下,凡取房王人头者,可得千金,封万户,赐帝女为妻。后来,一个头状如狗头的人叫盘瓠,以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取房王首级,帝喾即履行诺言,嫁女封邑于盘瓠犬。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天下人所景仰。

   帝喾四妃

   传说帝喾有四妃,是帝喾氏族在迁移中,不同氏族与不同联姻的顺序,不是同一个帝喾拥有四妃。

有邰(tai)氏姜嫄,帝喾元妃,是有邰国(今陕西武功县)君的女儿。是一个以蝾螈为图腾的氏族,其先在陇西,后迁武功。相传姜原因踏上巨人脚印而怀孕,三次弃孩子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鸟保护不死,所以起名叫“弃”。 后来长大喜欢农艺,教人种五谷,被尊为后稷,周之先祖。葬都广之野(今成都、广汉之间)。

   有娀氏茧翟(简狄)、帝喾次妃。是有松国(今甘肃高台县)君的女儿。原为“不周山”(六盘山)北少昊威姓族裔。(少昊威姓是黄帝时代被迫西迁不周山一带的少昊玄乌氏。威因何又称娀,因其先在东部称帝时发明金兵钺斧而威震天下,与蚩尤同称“灵威仰”。)

   其中一支东迁陕西蒲城。相传简狄在娘家与其妹子建疵在春分时到玄池温泉洗浴,有燕子飞过,留下一卵,被简狄吞吃,后怀孕生子卨(读xue)(又名契xie,商之祖先)。后迁商丘。

   另一支向西直到罗布泊,传为楼兰古国之先祖。在楼兰遗址中已发现至今四千年以上的木雕简狄女祖角,以及唐代壁画,绢画上的简狄像(楼兰遗址除有少昊裔支文物遗存外,尚有中亚人的文物遗存)。

   陈锋氏庆都,(又名陈丰氏、陈酆氏),喾之三妃。相传她是大帝的女儿,生于斗维之野(大概在今河北蓟县),被陈锋氏收养,陈锋氏死后又被尹长孺收养。后庆都随养父尹长孺到今濮阳来。因庆都头上始终覆盖一朵黄云,被认为奇女,帝喾母闻之,劝帝喾纳为妃,后生子放勋,即唐尧。(现濮阳有庆祖,原名叫庆都,立有庆都庙,此地名是否与庆都来濮阳有关,未见史书记载。陈之一字,由左边的旌旗、右边的车轮的象形组成。酆即蜜峰,文为蜂头,丰为蜂尾,逢为飞翔时的蜜蜂。“流黄蜂氏”为飞行的黄蜜蜂。可见陈酆氏一族擅长造车,也擅长养蜂。陈丰氏活动地方有三:1.陈仓的陈丰;2.陈留的陈丰;3.河南宛丘陈丰。这时指的是陈留时代的陈丰。)

   娵訾(juzi)氏常仪(即邹屠氏,黄帝时迁蚩尤善者于邹屠之地。) 喾之四妃。娵訾氏是娵与訾的合婚族。常仪,聪明美丽,发长垂足,娵訾氏与帝喾联姻,先生一女叫帝女,后生一子叫挚。挚与尧都继承了王位,作了帝王。妃常梦吞日,经八梦,生子八人,皆精通日月星辰观测,被誉为  “八才子”  “八翌”  “八神”    “八元”。

   关于喾的演变

   史记

《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此言乃是司马迁未明昭穆之制,未将少昊列入五帝之故也——笔者注)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春秋

帝喾之名初见于春秋时史料中。《礼记·祭法》云“殷商人褅喾”,而《国语·鲁语》则云“商人褅舜”,三国韦昭认为“舜”当为“喾”字之误。殷都甲骨卜辞载商人高祖夔(kui),据王国维考定,“夔”为“帝喾”之名,因形讹而成“夋”。因此由夔神而分化成喾、夋二神,同见于《山海经》神话中,唯“夋”写作“帝俊”,为全书中最主要最显赫的一个上帝神。“帝喾”只偶尔提到两三次,而另外分化出“帝舜”一神。自晋郭璞至近代学者多认为“舜”自“夋”音变而出。是“喾”与“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来已可论定。可参阅《山海经》郭璞《注》、郝懿行《笺疏》、毕沅《新校正》、王国维《商先公先王考》、郭沫若《古代社会研究》、《卜辞通纂》、袁珂《山海经校注》。

   喾之演变

其后唯“喾”与“舜”进入历史文献中。喾保持了其东方鸟夷商远祖地位,大都说他与简狄因玄鸟生契。舜除《国语》(韦昭已改为喾)中仍保持其为商族始祖神地位外,其余文献皆与尧并举,成为“三王”前的二帝,失去商祖身份。后因与夏禹、后稷等全境诸族融合成华夏族,帝喾便被编排入黄帝世系中(见《大戴礼记·帝系篇》)为玄枵之孙,成为与颛顼并列两系中重要的一系,而且把他编排为尧,挚、契、稷之父,即尧族、商族都成了他的子孙。因为此世系编成于商或周代,所以把周稷放入其中是周人为了抬高自己身份,就把这原来对立的主要的东、西两族融合成亲兄弟了。可见帝喾在民族融合中被安排的地位相当重要。到《五帝德》提出第一种“五帝说”,他便为五帝之一;第二种、第三种两“五帝说”没有他;第四种“五帝说”又有他。至于他与高辛氏的关系,正如颛顼和高阳氏的关系一样,也是到《五帝德》、《帝系》中才合而为一的。以后遂成了历史的定说。

   关于帝喾祠和陵

   帝喾祠

帝喾祠修建于汉。在元明又经多次修复。其殿宇雄伟壮观,松柏苍郁,碑碣林立。庙堂内中央有一口古井。梁上绘有彩龙,彩龙映入井中,栩栩如生。相传大旱之年求雨多有灵验,所以被人们誉为“灵井”。

   传说

   商丘古城南五十里,有一个以帝喾高辛氏的出生地名字命名的集镇──睢阳区高辛镇。镇西北不远,有一座高大的坟茔,这就是帝喾王高辛氏墓。

   相传赵匡胤不得志时,去北方投奔郭威,路过帝喾陵,抽签问卜,当有天子命。后来他果然在商丘当了归德节度使而发迹。赵匡胤登基后,因商丘是西周时的宋国,又是后来的宋州,而定国号为“宋”。

帝喾陵

   帝喾陵位于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建都地亳(今河南商丘),今址商丘市睢阳区南25公里的高辛镇。现存的墓地为一高大丘,长200余米,宽100余米。帝喾陵维修于西汉,在元明又经多次修复,其殿宇雄伟壮观,松柏苍郁,碑碣林立,庙堂内中央有一口古井,梁上绘有彩龙,彩龙映入井中,栩栩如生,相传大旱之年求雨多有灵验,所以被人们誉为“灵井”,    

   陵前现存原有帝喾祠、沐浴室、更衣亭、禅门等古建筑,院中有大量碑刻。汉代曾建帝喾庙,曹植曾作《帝喾庙赞》。宋开宝六年(973年)重建帝喾庙。元明清历代重修。赵匡胤曾在此抽签问卜,登基后下诏大修帝喾陵寝。陵前有高5米,宽1.2米的石碑一通,二龙戏珠碑群,赑屃碑座,碑前有供案、香炉等设施。

   2006年计划重建大殿。祭场两侧有六角龙柱石亭各一座。东石亭内树有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帝喾祠碑,西石亭内树有2001年重修帝喾陵碑一通,青石板甬道。两旁新植刺柏1.3公顷。整个陵区翠柏环绕,庄严而肃穆。因帝喾之后已分化千余姓氏,所以,海内外帝喾后裔们纷纷来此寻根祭祖,拜谒帝陵。

   关于高辛氏族裔

   世系

(1)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名姬夋,又名姬夒kuí)—契(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商朝首任帝王)—太丁、外丙、仲壬

(2)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契(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恒(商部族首领,前1775年-前1770年在位)

(3)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姬轩辕)—少昊(又名玄嚣,本名姬己挚,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姬夋,又名姬夔)—弃(后稷,姬弃)—不窋(kū)—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古公亶父(姬亶)—季历(姬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

(4)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尧(帝尧)—丹朱

(5)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挚(帝挚)

(6)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台玺—叔均(也被周朝奉为先祖)

(7)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

(8)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成子(赵衰)、赵

(9)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若木(伯益次子)—昌曾—昌祖—昌父—费昌(费国始祖、费姓始祖)

(10)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陶父—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也是天下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其子孙被封于英、六,此后世系不明)

(11)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挥公(世界张姓始祖)

(12)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昧祖—昧父—昧—台骀

(13)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重(句芒)

(14)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该(蓐收)

(15)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穷奇

(16)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般

(17)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倍伐

(18)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穷

(19)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瞽

(20)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古蜀王

(21)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魍魉

(22)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梼杌

(23)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鲧曾—鲧祖—鲧父—鲧—禹(大禹,姒文命,夏朝首任帝王)—姒启(即夏启,夏朝第二任帝王)—姒太康、姒元康、姒伯康、姒仲康、姒武观

(24)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即帝舜)—商均—……—阏父(也称虞阏父、遏父,是商均的第32世孙)—陈胡公(即胡公满,陈国开国君主)

(25)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称—老童(又名卷章)—吴回—陆终—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曹国始祖,封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季连(季姓、熊姓、芈姓、屈姓、景姓、昭姓始祖、楚国始祖):

①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熊丽(鬻熊长子)—熊狂—熊绎(熊狂长子)—熊艾

②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熊丽(鬻熊长子)—熊狂—屈紃(熊狂次子)

③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端木侸(鬻熊次子,史称侸叔)—端木典(端木姓得姓始祖)

(26)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即玄帝颛顼)—称—老童—重黎[2]

   祖辈

   曾祖:黄帝

   祖父:少昊

   父亲:蟜极

   妻子

   ①元妃 姜嫄:生一子,名弃,又名后稷,其后代建立了周朝;

   ②次妃 简狄:生一子,名契(xie),契为商朝的祖先,后代建立商朝;

   生二女:大女儿为简狄,小女儿为建疵。

   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书记载,盘瓠助帝喾取犬戎(或说术器)吴将军人头,帝喾把自己的小女儿建疵嫁给他,盘瓠带她住进南山。建疵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盘瓠和建疵就是今天苗、瑶、畲等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

   ③次妃 庆都:生一子,名尧,即帝尧,也称唐尧,建立了唐朝(陶唐氏之唐),其子不肖,女婿舜继承天下;

   ④次妃 常仪:生一子,名挚(也作“鸷”),即帝挚,在位短暂,被废;

   ⑤次妃 失名:生一子,名台玺。他和弃(后稷)都被尊为周朝先祖。后稷因疼爱他而把王位传给了他,他又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叔均,叔均最后把王位传给了后稷的儿子不窋(kū),这样,不窋的子孙才得以世代传继王位。

   后裔

   颛顼死后,侄子高辛(玄嚣的孙子)继位,即帝喾。帝喾的儿子:有邰氏姜嫄生弃,有娀氏女简狄生契。陈锋氏(又作“陈丰氏”或“陈酆氏”)女庆都生尧,邹屠氏常仪生挚(即“鸷”)。太昊族(该族分两支,原支在淮阳发展为华夏族,东迁一支在曲阜发展为东夷)的文化,因此称为少昊。契被派往滦河以东驻守东夷部落—有娀氏部落。弃被派往陕西武功县驻守统治当地的炎帝部落—有邰氏部落。

   帝喾后裔姓氏分支繁多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数以万计。姓肇始于母系氏族制时期,氏兴起于父系氏族社会,后合二为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不同姓氏的形成,或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或源于国名、邑名、地名,或出自先人的名字、爵位、谥号、官职、技艺、著闻之事,或系赐姓、改姓,大抵都有一番来历。[3]

   在上古帝王中,帝喾一脉最为人丁兴旺。特别是500年的商朝、800年的周朝,400多年的汉朝,是帝喾后裔繁衍发展的高峰。这段时期正是中华姓氏产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在中华姓氏中帝喾后裔姓氏分支繁多。据考证,帝喾一脉中,子契繁衍400多个姓氏,子后稷繁衍1000多个姓氏,子尧繁衍60多个姓氏,帝喾后裔繁衍古今姓氏有据可查的合计达1500多个。粗略统计当今全国300个大姓,帝喾后裔有王、刘、杨、周、吴等131种姓氏,其后裔主要散布在长江南北地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3%。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寻根谒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中,海内外华人的寻根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来大陆寻根问祖团体所涉及的姓氏已经超过100个,几乎囊括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所有大姓。在民间,姓氏修谱活动也不断升温。这些活动表面上是一种文化或血缘上的认同现象,实质上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直观表现。这种寻根所寻觅的是全体中华人共同的民族文化之根,由此也将带来姓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这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贸往来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资料

1.  帝喾 .中国历史人物网[引用日期2013-04-15].

2.  三皇五帝世系图 .维基百科网[引用日期2013-05-13].

3.  人文始祖话帝喾 .衡阳生活网[引用日期2012-10-26].

4.  王衍钊 , の樱花の眼泪の , concortechcom , 百灵99only , 37954680 ,

           麦咪咪123 , it8215  等百度百科.

5.  喾字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

                 2月版。

                                                    龙一乐整理撰写

                                                             2013.06.28.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安徽岳西县何氏宗亲会隆重成立
>>【何氏寻亲】湖北省阳新县白沙彦谅公子孙迁往河南各县市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