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网新闻】黎君显圣抗元虏 护国佑民受皇封

    中华黎氏网 2013年1月11日 万家姓


黎君显圣抗元虏   护国佑民受皇封
吴海云
    海丰黎姓始祖玉甫公,原籍福建省莆田县,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出任广东惠州府儒学教授,时因元兵入侵中原,宋室河山沦陷,生灵涂炭,很多官员有的逃跑,有的降元受职,有的隐居山野。玉莆公始终坚持一官不仕二主的态度,响应文天祥抗元的民族主义精神,他愿意辞官当作逸民,于景炎三年(1278年)离开惠州府,选择海丰台清(现称台冲)乡作为隐居之所,自力谋生,课育儿孙,以观世态。玉甫公嫡配朱氏孺人,生一子名叫黎添立,添立公的儿子斌淑传下三位儿子,长子叫黎孟贤、次子叫黎仲贤、三子叫季贤。
      话说:黎斌淑的第二儿子仲贤约生于元朝末期某年的四月初四日,仲贤三、四岁时便懂礼仪,很有灵异的聪慧,被乡人称为“神童”。他经常听长辈讲故事,知道曾祖父玉甫公原来是与民族英雄文天祥同朝为官和充满抗元的气节等等。有一天,年仅七岁的黎仲贤忽然向父母提出要办一副红色衣服和红鞋给他。是时,斌淑公和李氏妈被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样的举止呢?他俩心知孩子的奇怪问题超出正常规律了,便责问他并劝说:你是小孩,要红衫红裤和红鞋做什么呢?不好!那是老人们在讲封神的,不要相信,乖乖去唸书练字吧!可是,仲贤一听父母在反对他的要求,随即吵闹起来,并大声地向父母说:某日某时我就要,不然,阿老公太(指玉甫公)会责备你的。仲贤竟然奉出老祖宗的名衔做顶箭牌来威胁,父母听到孩子这一惊人的语气,更心知肚明了,但是尽管劝说也可奈何了。
       第二日,斌淑公只好到十余里外海丰县城某裁逢舖请人专制了一副红衣服和一双红鞋。数天后的早晨,仲贤说要洗浴了,之后,穿上了自己得意洋洋的新红衫裤和红鞋,并跪在父母面前说:孩儿虽是不孝,只为忠贞,今受信国公文丞相之召,急于驱逐胡虏之命,望求严慈宽怀保重……。话音一落,他便叩首报谢父母养育的恩泽,随即到房间睡觉了……。是年七岁的黎仲贤竟骤然逝世,做父母的极当伤心悲痛,经过一段时间后,家人们渐渐觉察自仲贤的不幸夭折似是成仙做神的感应,有时候,他在夜里托梦给父母,说是在学武带兵,要准备杀尽魔鬼妖怪……。后来,家人和邻乡们不约而同地经常看见有一位身穿红衫裤,脚着红鞋的神将,头戴盔甲,手执八宝剑,骑着白马率领兵将出没在海丰县的将军山和大嶂山附近活动。
       元末明初年间,百姓们纷纷响应朱元璋领导的抗元战争,那时,乡亲们从远处看到这支时隐时现的数千名兵将显灵帮助农民起义军与元兵浴血奋战……。终于在公元1368年,推翻了元朝对中原人民的残暴统治了,朱元璋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开始时无人敢传言黎仲贤做神带兵抗元的故事,只将元兵丑化为“邪鬼”,这也是体现南宋遗民强烈的民族感情和抗元精神。进入明朝之后,老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饭后茶馀聊谈时,黎姓的老人们便津津有味地讲古了,最爱讲的离不开黎姓四世祖仲贤公七岁登仙和显灵抗元救国佑民的逸闻,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
      随着社会的发展,台清乡黎姓九世祖东郊公于明朝成化年间迁居关后村建基,这时期台清和关后的黎姓为不忘仲贤公成神显圣的历史,也为激发子孙世代爱国爱乡的美德,于是,台清乡的崇孝堂、追远堂,关后村的永思堂和前川堂,上埔的惠源堂,附城湖村的殿一堂等都在祖龛上供奉木雕的仲贤公像,留传至今。该像的造型根据当年仲贤公显灵的形态,着红衣袍,骑白马,执宝剑。但有的认为他成仙了,则塑造出手执拂尘或拿书卷,或配上侍童的雕像,并以金泊装饰。其中永思堂的龛联写着“猛勇护身,名驰当世;昭烈救难,芳流今朝”的对联,该联语主题描述仲贤公的史迹。
       至明朝万历时期,朱翊钧是位信道崇仙的皇帝,为了体现皇恩浩荡而大力宣扬“神道文化”;这时,仲贤公已逝世200多年了,他当年显灵抗元的神话故事终于得到社会的认可,经各级官员将此事上报朝廷后,神宗皇帝批准广东惠州府海丰县的黎仲贤列入《神仙籍》,其神职称为“敕封猛勇带兵斩鬼黎君仙郎”。
       当年,黎仲贤逝世时葬在后港村的蜈蜞乡前,坐北向南,没有造坟和立石碑,自荣得朝廷敕封后,即在该墓附近的大路边竖立其“墓道碑”,以显示皇恩浩荡和炫耀黎姓宗族,凡是过往于此的官员必须遵循“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典例。迨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文武双全的增贡生黎殿魁(廿一世)等族人重修其墓以灰土筑坟,并竖立墓碑,镌刻着:“四世祖、明敕封猛勇仙郎讳仲贤黎府君墓、光绪十年秋重修、阖族子孙永奉祀”的铭文,以示后人。
      明清时期,每因社会动荡或村人发生难患病疾时,黎姓族人便祷祈仲贤公案前,求赐香火或香灰作化佑,颇有灵验。
      传说:明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家居海丰吉康都螺溪的叶高标举人要上京赴考,他路经将军山岭时,遥望着美丽的台清乡的山水田野,似乎触景生情,偶然想起童年曾听说堂伯曾祖母的外家出了一名被受朝廷敕封为神和显灵的黎仲贤的事迹,素有家乡亲情的叶高标别开生趣地向随行的家童说:咱们顺便去台清乡拜访老表兄。于是,他们绕道进入前厅村,叶举人迎面看见黎氏崇孝堂上的“圣旨”牌时,便毕恭毕敬地行三跪九叩首的礼仪了。多么知书达理的叶高标与老表们谈亲论戚之后,他肃然站在“圣旨”下向黎君仙郎案前敬上三支清香,唸唸有词,之后,他按照海丰民俗传统请了“香火”,嘱吩书童放在书担里,叶举人一行往县城的古道上京去了……。
      这一年的二月,朝廷开科取士,来自全国各县的举子三、四百人云集京都,其中海丰也有几位举人参加会试。在考试期间,试院附近某宫室忽然失火,且火势越来越大迫近试院,大家慌忙惊惶。这时,叶高标灵机一动双手举起“香火”,并大声呼求“黎君仙郎”保佑平安,说来也巧,主考官和几位官员都看到一位“神童”骑白马,腾空而来,手挥拂尘在救火,一瞬间熄灭了火灾。之后,主考官将此灵异汇报给崇祯皇帝,经询明情况,原来是黎仲贤显灵,皇帝称赞南疆的海丰地灵人杰啊!认为先皇钦封海丰仙郎黎君在天之灵还默佑叶高标等一行举子到京,并现身助救火患,遂体现天子隆恩对海丰格外重视了,戊辰科(1628年)的龙虎榜上,海丰县居然被皇帝钦点了叶高标、郑洪猷、林铭球三名文科进士,这在明清科举史上可算空前的盛事。
      后来,仲贤公现身京都救火的故事在朝野中传为佳话,而进士叶高标官任礼科都给事中、进士郑洪猷升任刑部主事、进士林铭球任上巡按湖广御史,这三位进士成为爱国爱民,勤政秉公的好官员;他们的逸闻事迹广为留传,御史林铭球还与黎氏有一段隆厚的世谊在当地传闻。
      【相关连语】      
       1、 黎仲贤成神显灵的故事,虽于地方史乘未有记载,然而,反映了当年海丰人民强烈抗元的民族感情。明代时,民间传说海丰的刘姑娘(今城东镇北平人)仙逝后配给抗元英雄罗山公爷,世称“刘奶夫人”,时人便在庙中增设了公爷奶的偶像;海城兰巷五世祖的吴白崐(俗称白马相公)于明初时仙逝后而常显灵救人于急难,后受皇封成神,列为道教所崇祀的事迹等等。这些神话逸闻表达后人对崇尚道德的一种弘扬,从历史角度说,明代万历皇帝是位极端信仰道教神仙的权威领导,他借用宣扬“神道文化”为服务于政治的需要,也起到了适应形势的辅助效益。当年,神宗以皇恩的权力为天下“敕封”了很多“神”,黎仲贤是其中一位名正言顺和符合典制受到皇封的“猛勇仙郎”,这也许是朝廷激励百姓发扬爱国爱家的美德吧。 
      2、黎仲贤的墓座坐北向南340度,墓碑宽35厘米、高42厘米,墓型简朴,保留清代风水建筑的特征,该墓碑刻和其神话故事对研究我县古代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其中上埔黎氏祖堂供奉的仙郎仲贤公像,木座高4厘米,通高(连座)26厘米、长14厘米,以木质精细雕刻,其型状右手执铜锏,左手捧金锭
海丰黎氏历史人文初探
吴福钦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在不断演变和前进,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氏族文化积淀,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光辉的足迹。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海丰的沿海地区生息,至唐代初期,海丰居民都属“本著土人”,即是原始的本地人。从唐僖宗年间(875—888年)开始,才有江西省等地的姓氏人口播迁海丰。宋、元、明至清时期,或避战乱、或为经商、或因任官等而从福建、江苏、浙江的大量人口先后移后海丰,继而开基发迹,随着历史的变迁,海丰人口迁移外地。吴姓与其他姓氏一样陆续移居海丰。
     黎氏先祖在海丰定居已733年历史,她与其他姓氏一样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艰难创业和辉煌的足迹,厚泽远播,崇文重武,人才辈出,蔚为望族。

立姓溯源    宗承京兆 

   

    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黎氏被排列为第262位。据2007年的人口普查数字显示,黎氏人口排列第84位,是中国100大姓之一。  
      黎氏的创姓来源有四大派系,一是出自古部落“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记载:九黎,古时为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氏族之一,相传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是金天氏时代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的以字为氏,称黎氏。 二是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所载:商朝时有诸侯国——黎国,黎国有二处,一处在现的山西省长治县西南,商朝末期,周文王为统一周朝,将黎国平定为周朝的行政区域;另一处在现的山东省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来以国为氏,便产生了黎姓。周文王之后,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后来,黎侯有位叫丰舒的能人,他的子孙便以黎或犁为氏。三是来自少数民族改姓为黎的宗支,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的后魏时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跟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中原的汉字单姓称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四是出自黄帝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氏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黎姓早期发源地在现今的山西省黎城县东北一带,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黎国都城所在地。当年,黎姓或因仕宦的迁任,或因社会动乱的逃难,先祖们西徙陕西,东进山东、河北,南迁江苏、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或迁居江西、湖南等地。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的战乱,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的黎姓人口因而昌盛起来。据相关文献所载,南朝齐有位黎侨因有功绩受封为永乐侯,后来被黎氏尊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唐朝至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播迁于南北方各个区域,这是黎姓大为发展的新时期。
      黎侨的后代其中一支传至黎干(?—779年),他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任官,声名显著,子孙繁衍,成为望族,而黎姓便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奉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的儿子黎度,官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叫黎祚,后晋时,他官任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太守。

    宋代时,黎姓部分人口徙居福建上杭、宁化等地。此时,史册所载的黎姓名人也渐多起来了,说明黎姓的兴旺比前代已达到一个新的程度。南宋末年,因蒙古族元兵大侵中原,福建的黎玉甫、黎天麟(玉甫之四侄,元初官任广东番禺令)分别定居广东海丰和梅州程乡(今梅县),被尊为入粤始祖。清乾隆初年,海丰黎姓人口便有入居台湾,继而播迁异国。另外还有清朝初期,从归善县(今惠东县)多祝墟瓜仔坑村的黎姓迁移到海丰赤石南华塘村建基,清末至民国时又有多祝墟和客家小部份黎姓移入海城;1968年惠东县多祝镇的畲族黎姓迁居海丰鹅埠红罗村与蓝、雷姓共住,该村是汕尾市的唯一少数民族。
    另外:县城南门外襟厦社(今海城镇新城社区下巷)有一处原是黎氏富翁黎阿毕的故居,于明代时改作彭姓基地;现尚保留着黎氏的古井,其井用灰沙夯筑成圆圈状,井栏内直径0.72米,截面0.24米,井位深3.5米,井壁用鹅蛋石砌筑成圆筒状,该井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已被列为我县文物保护单位。据1988年《海丰县文物志》载:宋末,富翁黎阿毕在此创基,到明代初期,黎阿毕子孙因破产,把房产典卖给从吉康搬迁海丰的彭姓使用。但是,从《海丰黎氏族谱》中看来,南宋末年的黎阿毕似与黎玉甫的派系是二支,然而,明朝以后的黎阿毕的后代迁居何地则需待考。

      千百年来,每逢春节各处祠宇门傍贴上艳红的对联,内容大都以各自的姓氏联语为主,这种蕴藏着姓氏密码的特殊文化,是研究其姓氏源流和历史人文的佐证之一。在海丰的很多姓氏联中有的一姓几副对联,有的一姓十几副对联,小部份姓氏仅用一副对联,而黎氏则是以“莆田世泽,京兆家声”的联语作为家族的文化标志。
      从“莆田”和“京兆”的四字中,我们一目了然知道“莆田”指福建省莆田县,“京兆”指古代的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其范围在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区域。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权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唐朝戎州(今四川省宜宾)有位名叫黎干,官任谏议大夫、京兆尹。由此看来,海丰黎姓乃京兆尹黎干的后代了。


愿作遗民隐海丰    抗元气节留青史


     
     我们翻开海丰《黎氏族谱》细心阅读,可以看到明清两代的谱序中有这么记载:“…我始祖玉甫公,由闽之兴化府莆田县,以宋博士司铎循州,因立籍于丰焉,…”、“…惟我玉甫公自宋端宗景炎元年,振铎循州,始居于丰,丰之子孙,多属所出,均为同派…。”
      这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黎康英、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黎镜清先后以简单的笔法介绍始祖的原籍属莆田、玉甫公曾任“博士”之职,于宋景炎元年(1276年)出任循州(循州是惠州的古代名称),因而立籍海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缺乏作其详述,然而,我们可以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等等。在人口播迁史上,任何一个姓氏的移徙和建基立籍,都有他的原由;那么,莆田的黎玉甫公身为南宋朝廷命官,他奉旨到广东惠州府任教育长官;后来,为什么选择海丰台清乡为隐居之策呢?而不回到老家呢?先将历史的窗纱揭开,才能探索“庐山真面目”了。
      话说,中国北方的漠北草原上,生息着蒙古族,他们是过着游牧生活的兄弟民族。蒙古族杰出领袖成吉思汗通过长年的战争,统一漠北草原各部落,建立了奴隶制的蒙古国,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贪婪着富饶的江南,便率领蒙古骑兵侵略中原,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初,蒙古开始兵分三路攻掠中原,从此,便拉开了宋、蒙战争的帷幕。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扰侵中原鄂州(今湖北武昌),战云密布,董宋臣主张迁都,文天祥极力反对,并建议御敌之计,但未被皇帝采纳。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日,元兵伯颜侵至高亭山(今湖北永兴县西三十里),继而进迫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帝都,这时期,南宋很多官员贪生怕死,屈辱求荣,竟然向元兵投降;只有屯兵在江西隆兴府(今南昌市)的文天祥孤军浴血沙场与元兵展开了战斗。
     公元1276年,南宋帝都“东京”宣告沦陷。这就是海陆丰民间相传的“沉东京,浮海丰”的典故。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日,苏刘义、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年刚九岁的益王(赵昰)为“端宗”皇帝,移往福建省福安府三山登基,设立南宋行朝,改年号为景炎元年(1276)。此时,浙江的帝都和以北的中原土地已被元兵占领了,只有福建、广东等省地仍属后方根据地和退路之处,端宗登上皇帝宝座后,为了巩固江山,采取选拔和调用人才的措施,时任博士的黎玉甫被朝廷调任广东惠州府儒学教授的正七品官,职位虽不大,但其职能是负责教育和考选学生的学官。在那国土遭受侵略而江山摇摇欲坠的烽烟岁月,培养后一代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宣传抗元救国的任务是多么重要的。
      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底,元军势如破竹地攻入福建省福安,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扶着年幼的端宗皇帝登上御舟离开三山,从海面经广东潮州府潮阳进入惠州府海丰县甲子门。元军统帅伯颜欲对南宋皇室斩草除根,故对端宗的南宋小朝廷穷追不舍。
     当年,南宋端宗皇帝离开福安三山之时,很多老百姓携家带眷跟随朝廷航迁的方向,逃避战乱了,预先将尖米粉做成“粿”作干粮充饥,因没有什么好鱼好肉或菜类作佐料,这种粿品后来被称为“白食粿”。到了一百余年后的明朝时期,老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纪念南宋抗元的民族情操,为不忘先祖的艰难,将“白食粿”作为思今抚昔和勉励后人团结创业的“标帜”。 在除夕日(三十夜),以一盘“白食粿”和肴馔拜祭祖先,合家围炉晚餐时,必吃“白食粿”,以象征“团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饮食文化的进步,人们在制作“白食粿”的过程中演变为“菜包粿”了。千百年来,海丰很多姓氏家族在除夕日遵循做“白食粿”或“菜包粿”习俗;上埔村黎氏家族则世代相沿至,西门黎厝乡黎氏昔时也是除夕日要做“菜包粿”的风俗,这些粿品成为一种传统的美食文化。
      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南宋行朝离开甲子门到达了海丰石塘都的东溪(即现可塘镇宋溪头村东侧),因被一片平原堵去水路,无法前进,于是,宋军和海丰百姓动手开凿了一条人工河。是年夏月,南宋小朝廷近十万人(一说是数万人)乘坐千余艘航船(多数是大船),浩浩荡荡,从“东溪”经“宋溪”过“西溪”,绕鹿境山南面的鹿境溪进入“三江”,驻跸在“丽江下游”,丽江下游即现长沙高速公路桥至后门港一带,因时值台风季节,正好在丽江浦休养。
     先是: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文天祥移屯漳州龙岩县,三月、至广东梅州,五月入江西赣州会昌县,大力宣传抗元救国运动,平除贼乱,安定民心,收复各地州县。六月初三日,文天祥在江西雩都打了一场胜仗,给南宋朝廷增点光彩,大振军心。文天祥又到福建汀州府诛斩假冒“南宋天子”的黄从。
     这时候,南宋行朝接到文天祥胜利的快讯,经陆秀夫、张世杰的研究之后,向皇上奏请,端宗皇帝传旨设立“御宴”,君臣们十万人在丽江下游为文天祥举行隆重的庆功大会,欢天喜地,鼓乐笙歌,以振大宋威仪;是时,身任惠州府儒学职官的黎玉甫当然与其他官员们也前来海丰丽江朝驾赴宴,大家交杯饮得醉熏熏,可惜当时文天祥仍在江西,过着戎马的艰难生活,没有享受庆功会。这次“御宴”可说是南宋最后的一次“喜宴”了,也是海丰有史以来最大型的盛会。
     次年(公元1278年)四月,因台风作怪,十一岁的端宗皇帝在船上跌下海面溺水受惊,太医对治疗“溺水受惊”的病症可说是首例,没有临床经验,翻遍医书也找不到药方,也就无有回天之力了。四月十六日,端宗皇帝立下遗诏,由御弟继位。四月十七日,年刚八岁的赵昺(世称:帝昺)登基做皇帝,改国号为:祥兴元年(1278年)。也就是说景炎三年(1278年)农历四月十六日以后,国号已称“祥兴”,南宋最后的一位小皇帝了。
     话说,满腔热血孤军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2年)于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因在江西永丰县空坑败战,十一月,他率领残部屯兵在惠州府南岭(现紫金县),完全与朝廷失去了联系。景炎三年(1278)戊寅二月,文天祥移军离开南岭,三月到达海丰县驻在丽江浦达二个多月。当时,文天祥移向海丰的目的是要寻找皇帝行朝,随征保驾,集中力量,商讨一致抗元的大计。到了海丰,听说行朝早已向西出发了。于是,派出杜浒等十几名将士化装成老百姓,从沿海线向西寻访皇帝的车驾。这时候已是祥兴元年(1278)戊寅六月,文天祥是从陆路辗转而来,只好在丽江浦搭营休养兵马,备购粮食、船只,以便出海。于是年八月,文天祥和五、六千将士驻军在船澳(即现惠东县稔山镇,大亚湾亚婆角北岸。)当他要求进入行朝的要求却被丞相陆秀夫等拒绝;同年九月、驻在船澳的宋军发生严重的瘟疫,死亡了数百人。十一月、文天祥从船澳移师向东沿着现在的汕尾、捷胜、碣石的海面航行,进屯潮州府潮阳县,继续坚持战斗,平治群盗,安定人心。忽然接到刺探可靠的军事情况,元兵大军已侵略到漳州和泉州了,势不可当,很快就要侵到广东之境,十万火急。
     祥兴元年(1278)戊寅十二月十五日,文天祥带着兵将五千人从潮阳走陆路移进海丰,为什么他退兵之路要选择海丰呢?因福建省已被元兵占领,江西省大部分城池土地也被元兵所占。只有海丰才是退路,又因为文天祥的二弟文璧任惠州知府,加上海丰的老百姓们有抗元的民族感情。所以,文天祥带领五千将士直奔惠州府的海丰县。这是他第二次到达海丰,行程五天,于公元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海丰五坡岭,宋军刚要吃午饭的时候,元虏前锋张弘正(汉奸张弘范之弟,)率带骑兵五百,凶猛追到五坡岭,宋军在仓惶中溃散,展开生死战斗。是时,文天祥在五坡岭欲自尽殉国,未果,他却也被元兵俘执。这就是后人所敬仰的“一饭千秋留史迹,五坡正气纪文公”的一段历史。
      
       公元1278年的景炎三年,惠州府知府文璧(文天祥之弟)已宣布将惠州城投降元朝了,自己当上临江总管的官职。这时候,胸怀坚贞不屈的黎玉甫以民族气概和忠孝的精神,毅然解下衣冠,辞去惠州府的教授职位,严正态度拒绝元朝的封官许愿,带着远从莆田逃难至惠州的亲属们踏上回乡的路途……。在那连天烽火的年代,莆田早被元兵所占,欲返家乡亦是徒然,作为南宋遗官的玉甫公此时此刻多么愤痛;他毕竟在惠州府为官二、三年了,也可以说了解到人情风俗和地理环境。于是,选择海丰县为栖身安居的决策,终于在台清这一胜地建基立业,购置田地山塘20顷(即2千亩),自寓不食周粟之意,过着渔耕樵牧的生活。台清乡环山临水,北面是将军山,龙脉真有气势,东面是赤岸溪,环绕的小溪涧接通其溪,平原是开恳良田的好地方,算是“渔米之乡”吧!由是,黎玉甫成为莆田开基海丰的黎姓始祖了。如今台清乡的前厅村便是当年玉甫公落担发迹地,族人们世代不忘始祖的忠孝传家和艰难创业的恩泽。
黎氏少林拳远播    崇文善举德流馨
       黎氏在清代时期的人口和经济虽然比明代有了明显的增进,由于家族分支全县或海外各地,加上当时的社会动乱,海盗和山寇经常抢掠,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为了保卫家族的安宁,重视武风的现象油然而生,并且通过练武以从科举功名上取得仕途,更是荣宗耀祖的妙策。在清乾隆版《海丰县志》和其族谱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黎氏的先祖居然名占武科比文科人物的多出几倍,其中有: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黎宗翰以武贡生的身份参加广东乡试武场考试,他发挥黎氏传统的武技和遵循国家规定的武术,大显身手,取得全省第二名武举人(亚元),足见海丰人的武术优势和深厚的工夫。黎宗翰不仅为海丰争光,更重要的是为黎氏的荣宗耀祖取得功名。三年后,又出了一位武举人黎际会(字亮辰),他于1693年参加癸酉科全省乡试考取第十一名武举人。
     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科,黎继昌在全省乡试考上第一名武举人(解元)。在18年期间,海丰黎氏竟然出了三名杰出的武举人。至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和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先后又有黎际泰和黎民铎考上武举人。
      乾隆十八年(1753年),黎钦明带着夫人和儿子以及堂弟远离台清的家乡,乘风破浪,到达台湾新竹辖下三堡吞宵湾(今苗栗通霄北势窝),并在此立足居住务农,也成了黎氏的开台始祖。由于当时社会治安混乱,常有盗贼骚扰通宵、新埔、白沙屯等,地方人士请求黎钦明的第四子黎宗连,在台湾新埔设立“京兆武馆”,传授武术,以保一方的安宁,由是可见海丰武术传播于台湾。 
      道光元年(1821)辛巳科,黎梦连参加全省乡试考上武举人,之后,他愤志勤练,精通十八般武器的高超技艺,抱着远大的愿望,在家族教育基金帮助和宗亲们的激励下,于道光九年(1829)己丑科,他上京参加全国的武举人“会试”,考取第全国36名武进士,在接受道光皇帝的面试(殿试),获取第三甲第四名武进士出身;黎梦连被朝廷皇恩钦点为“卫守府”的职务,相当现在的军分区的正厅级武官,享受正六品的待遇;当年,任主考官的礼部尚书耆英、监考官的兵部尚书那清安、王宗诚三位钦差大臣为题黎梦连题写“进士”的功名额。
       在清代的283年历史中,海陆丰人考上武进士的仅有四名,即是嘉庆甲戌(1814年)科的吴占,嘉庆丁丑(1817年)科的颜廷光,道光癸未(1823年)科的黄智略,道光己丑(1829年)科的黎梦连。在1814年至1829年的十六年之间,海丰居然出了名震全国武场会试的四位武进士,其中黎氏占了一位。
      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黎丹青考取广东乡试第二十三武举人;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黎遇雄又考上武举人。清末,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黎逢时,他在清道光年间考上秀才。咸丰初年,海陆丰等地暴发农民战争,土匪抢劫四乡,黎逢时公竭力排难解纷,只身执棍巡视将军山等处,为保一方安宁;当年,海丰知县梁凤辉(江西萍乡举人)嘉奖黎逢时的功劳
       从台清乡分支关后村的黎氏家族也很兴起重文修武的风气,清朝时期,涌现了诸如武生黎梓英,武术名师黎建都、黎池(俗称:池师)、黎乃锦等。黎池(约1836年—1893年)生活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他武艺高强,系黎氏的“硬马吞吐拳”承先启后者;当年,他的门徒遍及县内外,曾到公平新厝、联安雷公田村、下四府(广州附近的黎氏)设馆传授武艺,其中广州黎茂槐、海城町仔陈俊玉是他的高徒;池师在教拳时根据不同情况分为“硬马”和“软马”的架势而运用,演成“硬马吞吐”和“软马吞吐”的拳法。相传清末,南少林寺名师广进和尚驻于海丰万寿寺,政府规定邑人武界欲出师传徒者,必先向广进禅师切磋武艺,能闯过关卡(广进禅师坐在寺前的太师椅上,会武者进招闯关)的才有资格设馆传徒,当时,很多人没法闯过;陈俊玉在其师黎池的指点下,施展黎氏传统武技,取得禅师的称赞和证书。此事在我县传为美谈,从这一逸闻中足见黎姓宗族于清代的武风和武艺。黎氏武术其中有:吞吐反、二十四步、二十四步反、侧斗等套路。
       黎池的父亲黎建都系海丰黎氏第廿二代,约生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时期,他年少便喜爱练习祖传的武艺,黎建都二十多岁时便千里寻师访友,到福建学习南少林拳,返回家乡后教导族人之外,还到外地传徒授艺。黎池的儿子叫黎乃锦(字允潭,1868年—1943年)也是名驰县内外,清末至民国初期,他曾到汕尾等地设馆传艺,其中门徒有林素。现在池师遗下祖传的木棍一支,该棍长1.90米、围周长11厘米(直径3.5厘米)、重3.8市斤,铁叉刀一把,全长1.14米、铁刀叉身长46厘米,以及铁尺一支等武术防御器材和《百病良方》、《少连绵长公四十八步化手法》等抄本,这些都是黎氏先祖遗泽和珍贵的文物。
      上埔村黎氏是从关后村分支的,该村同样也是世代崇文重武,清代建有(六房公厅)一座祠宇面宽三间,前连阳井和围垣,中厅两侧的左房为“文馆”,右房为“武馆”。清末,该村武师黎福炎在此向家族的青年人传授武艺,门徒其中有黎葵,黎葵的传人黎丹。十四、五岁的黎顾也爱好拳棍,拜本村黎丹为师。现在黎顾保存着其师祖黎葵传下的榕根棍,该棍长1.76米、围长12厘米(直径3.8厘米),重2.8市斤。(师承世系:黎福炎——黎葵——黎丹——黎顾——黎得雄等)。
据了解:上埔村的“黎氏少林拳”(硬马吞吐)其中有“吐鹰拳”套路,棍法称“连环带三门”,原是二套,因其套路太长,后改拼为一套,还有“猴棍”(失传)、“蜡拔棍”(属太极之一)等;其特点:步法以脚指擒地,马步稳固,转身敏捷,技击力强,变化迅速等。
        近日,笔者作了研究和考证,原来台清、关后和上埔黎氏先祖所传承的“硬马吞吐”和“软马吞吐”,简称“吞吐拳”,竟是南少林拳法之一。该拳种早在清代初期从福建传入广东客家地区,之后,便传入崇文重武的海丰黎氏,成为“黎氏少林拳”的名牌,已有300多年历史了,堪称我县乃至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值得发扬光大和世代传承。
       回溯历史长河,成为海丰名门望族之一的黎氏,不仅以尚武精神驰名于世,而在明清两代中也产生了具有影响的儒士和慈善者等人物,有些先祖的事迹名载入地方史乘:
       明代时期,黎姓虽然未在科举上出现显耀人物,但在明末清初出了一位著名的地方史学家,他叫黎献,是明崇祯年间秀才,有儒雅高风,博学多闻;清康熙三年(1664)甲辰夏,江南阮士鹏出任海丰知县,倡起编纂《海丰县志》时,在尊经阁设席延请明末举人黄德燝、庠生黎献、林京元、彭上捷、李亘培、林悖、蔡华衮参与工作。黎献等将家藏的地方史乘和亲见亲闻,汇编成廿一卷的《海丰县志》。
       清代初期,海丰黎氏先祖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黎希进,他的性格孝友,处事严谨,为人正派,和蔼可亲,无有骄傲的言行。积极修建宗祠,团结族人和邻居。由于他的道德赢得政府官员的赏识,老百姓的尊崇,于顺治十年(1653年)春,朝廷为加强群众基础,颁下文件通知各县,以皇恩浩荡的名誉举行“乡饮”的联欢会,设宴摆酒慰问有德望的群众代表老前辈,黎希进应邀参加了这场隆重的宴会,同时,又得到朝廷命官题赠的《树德传芳》匾额。顺治十年(1653年)癸巳秋,海丰大饥荒,黎希进作为有名望和受过皇恩的名士,义不容辞,慷慨捐献粮食协助政府赈济灾民,知县范大鼎送上匾额题书《尚义可敬》四字嘉奖黎希进。
     在清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科举功名之中,黎氏家族制定了扶助学生进考的公益基金,鼓励黎氏子弟奋志读书。在文科试场上,黎氏先祖也出了几位贡生,其中有:乾隆年间,廪贡生黎心逸、黎光辉。光绪初年,增贡生黎殿魁等杰出人物。
振起家声扬武德   尚崇科学
      从历史角度看,海丰黎氏家族有着源远流长、崇文重武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也许是将军山龙脉灵气所钟吧!台清前厅村、下围村、关后村、下舖村、上埔村等创办有麒麟、虎狮班和武术馆;其中的馆名叫:顺兴武馆、华兴武馆、东兴武馆、群星醒师武术团等;在现代也产生了多名誉享现代武术界的能人名师,诸如黎潭柳、黎顾、黎锦田等。
      黎锦田,号德道云飞,1928年7月出生于香港,祖籍海丰县陶河横山村,年少时在香港便开始爱好学武。1943年因香港遭日本侵略沦陷,他返回海丰参加“两纵”,投身于救国抗日战争。解放后,青年时期的黎锦田为深造武术,先后拜刘永鑫、冯公禹等武坛名师学艺,之后,在长年的生涯中,黎锦田深入研究探索,汇集武界众技之长,吸取南拳、吴式太极拳等精华和特点,创造了独技的套路,其中有:五形拳、虎鹤双形拳、罗汉拳、蛇拳、鹤拳、猴拳、虎拳、螳螂拳、叠盘龙拳、醉拳、四门插掌、金刚掌法、三环连环马,以及七星棍(又称双头棍)和大刀等武术套路,其特征以“练精化神,练神化气,练气化虚”的形意和以柔化刚为要旨。
       于1978年开始,黎锦田到陆丰县东海、茫洋等地传教九个武馆;1981年至1983年应聘担任海丰县体委武术教练,1984年至现到关后村的顺兴馆传授武艺和主持馆务工作。2001年3月,他曾到海南岛三亚市参加首届世界太极拳比赛,荣获吴式太极拳一等奖;2002年12月,锦田师傅带领黎顿祥、黎海森、黎林森三位年轻徒弟(均是关后村人)参加第四届深圳市传统武术比赛,他们师徒的精采技艺嬴得武坛的嘉赞,76岁高龄的黎锦田获“南拳老年组”特等奖、“吴式太极拳老年组”一等奖;黎顿祥获“棍术青年组”特等奖、“南拳青年组”一等奖;黎海森获“棍术青年组”特等奖、“南拳青年组”一等奖;黎林森获“南拳青年组”二等奖。多年来,黎锦田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品德可风的武术人才,为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6月,黎炳星创办了一支180人的上埔群星醒狮团,聘请少林拳传人蔡君开武师任教练,上埔村黎氏中青年人踊跃苦练少林拳、棒术、大刀、枪、地方拳等,在2.8米高的铁桩上进行练习舞狮技艺和武术。同年,该团是唯一接受政府的任务,为纪念彭湃烈士诞辰110周年活动和红色旅游启动仪式,在红场大型表演其醒狮舞(武)艺,精采的演技得到各级有关部门的表彰,社会各界的称赞。多年来,该团应邀到深圳、惠东、汕尾、海丰、赤坑、可塘、公平等地表演。
        “江山代有人才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为祖国、为社会而服务的杰出人才,是家国之本。在近现代中,海丰黎氏涌现了一大批大有作为的优秀人才。民国时期至1958年,先后有黎云(女)、黎希干、黎诺三名出国留学生。其中:黎云到苏联留学,黎希干于1947年到美国留学进修,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员,解放后回国,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细菌系教授、研究生导师。黎诺是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他于1954年8月,留学苏联。  
        从1985年以来,先后有黎斯磊、黎干辉等留学加拿大,黎泽慰、黎东平等留学美国。据初步不完全统计,海丰黎氏子弟毕业或就读本科大学生有200多人。
       现代的杰出人才其中有:教育专家黎有为、国家高级工程师黎白灵、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黎毓干、获取博士学位的青年化学家黎健、硕士学位的著名医学导师黎锦如、经济学博士黎友焕,以及企业家黎祥君、黎道雄等知名人士;他们有的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的是乐善好施的慈善家,在各时期、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和家乡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辛勤的劳动和贡献。
最近,黎氏家族有识之士黎道雄、黎方极、黎斯凯等为弘扬姓氏优良传统文化,筹备创办出版《黎氏文化》的刊物,这一美举将有利于激发黎氏子弟再接再励,重视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发展,同时,鼓励大家为家乡公益事业的建设,更为海丰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强县增添美丽的奇葩和光彩。

 


分享按钮>>【黎氏文化古迹】贵州黎氏沙滩村——“中化文化第一村”
>>【沈氏网新闻】告大陆地区沈氏宗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