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义安镇太和岩牌楼

    中华冀氏网 2009年8月29日 郝磊静



  牌楼是中国的特有建筑,它不仅是一种主体建筑物前端的陪衬性建筑,而且还是一种具有标识意义的建筑,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从建筑角度上看,牌楼除了本身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外,在创造空间和环境艺术价值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深受人们喜爱。在介休市义安镇北辛武村,就耸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牌楼,那就是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太和岩牌楼。因它通身包砌精美华丽的琉璃饰件,被当地人称之为琉璃牌坊。
  太和岩牌楼原是该村真武庙前的门前坊,坐北向南,占地27.7平方米。据传,该牌楼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辛武村晋商巨富冀氏家族冀以和,在对村内的7座庙宇进行补修时,在真武庙中轴线之山门前所建。虽然现在只剩下牌楼这一单体建筑,但是由此不难想像出当年真武庙的气势,在明间西侧柱底有“光绪丁酉年(公元1897年)造立”的题记。此牌楼为四柱三楼歇山顶琉璃砖石结构,坊高8.5米,长9.65米,宽1.55米,台明为长方形,四周设压檐石,中间用方砖斜墁,前檐设四步踏步,两侧垂带处雕石狮一对,柱基座为石制须弥座,圭脚四角雕角兽,中间用缠枝花瓣相连。整个牌楼绚丽、高贵、庄重、典雅,通身包砌琉璃饰件,色泽鲜丽、造型传神,运用了仿线刻、仿高浮雕、透雕等多种表现形式,并且掺入了大量的绘画技法,图案无一雷同。其顶为单檐歇山造顶,铺以黄绿相间的琉璃脊瓦、吻兽,在其正脊的中间有“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世远家声旧,孝 喜气新”的题字。4条方柱上满饰孔雀蓝琉璃贴片,前后均有琉璃烧制的楹联,牌坊的后面与正面相同,坊柱上同样有对联。这些对联集中反映了道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证明了当时道教在当地的盛行。柱头、柱底均用琉璃烧造了各种不同的花卉、卷草龙、寿山、瑞兽及八卦等图案。柱头设仿木的普柏枋及阑额,其上用琉璃烧制精美图案。柱中用琉璃雀替,明间雕有二龙戏珠、蝙蝠,上设枋子承琉璃匾额,正面书“紫极腾辉”,背面书“天枢真宰”。次楼南北图案不同,南侧以博古及八宝为主,北侧雕卷草龙及寿字。次间柱两侧也用琉璃烧制了不同图案,西侧雕瑞兽树木,东侧雕行龙和鲤鱼。
  主楼斗拱为一跳五踩仿木琉璃斗拱,次楼斗拱为一跳三踩仿木琉璃斗拱。主楼与次楼的斗拱中均设琉璃匾额,拱眼壁中雕有花草,仿木的琉璃檐檩上设木制的椽,且全部用琉璃装饰。
  牌楼屋面用黄色与蓝色的琉璃瓦,在主楼的上面拼出“回”字图案。其琉璃制件,无论从它的造型还是釉色来说,都堪称是琉璃艺术中的精品之作。介休早在唐代即把琉璃使用到了建筑屋顶上,到明代和清代,琉璃无论在烧制技术还是造型艺术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此牌楼就是我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性代表作。据当地流传,太和岩牌楼在建造时,现场搭建琉璃窑,根据设计现场烧制和建造,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琉璃匠超凡的智慧和艺术想像力。
  整座牌楼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璀璨夺目。由于琉璃牌坊在全国存数甚少,因此,太和岩牌楼是非常珍贵的古文物之一。( 闫淑娟) 


分享按钮>>冀 氏 图 腾 释 义
>> 中华燕氏宗亲联谊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