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乙巳清明赋——赴京过齐鲁遥祭临淄上古祖先晏婴冢

    中华晏氏网 2025年4月4日 晏金洲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乙巳清明赋


——赴京过齐鲁遥祭临淄上古祖先晏婴冢

(七律,平水韵)

晏金洲

2025年4月4日

冉冉年光古冢旁,

唐宗禁伐敬廉良。

碑中圣像人如在,

简上名言世不忘。

相映山川成一景,

有情草木历千霜。

清风季子徐君剑,

晏子春秋姓字香。


【注释】

1、古冢: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淄墓群——晏婴冢(齐国名相晏婴之墓。

在齐都临淄周围几十里的地面上,大约分布着150多座古墓,被称为“临淄墓群”。古墓的年代上起春秋中后期,下迄秦汉。墓主有国君、王侯、贵族、大夫、将军、名士等。墓的形制多为高大的封土墓,状如山丘。1977年,国家将“临淄墓群(晏婴冢、三士冢、管仲墓)”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立石质标志于故城南古墓旁。

晏婴墓在齐国故城宫城北门外,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墓高约11米,南北50米,东西43米。墓前立有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朋石碑一幢,刻有“齐相晏平仲之墓”和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重修碑两方。1981年围墓修筑围墙,南面开门,以作护。1982年秋,镌刻清道光七年《古代圣贤传略》所刊晏平仲像与晏氏传略石碑。

2、唐宗禁伐: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晏婴墓十五步之内禁止砍柴割草。

3、相映山川成一景:古冢遗迹怀晏相—— 明代韩超然《临淄八景诗》云:   高阳馆外酒旗风, 矮矮槐阴夏日浓。 秋入龙池月皎皎, 春回牛山雨蒙蒙。 古冢遗迹怀晏相, 荒台故址吊桓公。 淄江钓罢归来晚, 西寺楼头听晓钟。

4、有情草木历千霜:比喻晏子的事迹不与草木同腐,而是与草木同生。有情草木陪伴晏婴冢经历了2500多年风霜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5、清风季子情怀剑:出自季子挂剑典故。故季子,名札,是春秋时期一位杰出的外交家。那是在公元前554年的春天,季子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五国。在这次外交出使中,他同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及鲁、卫、晋等国人士会晤,使中原国家了解并通好吴国。出使途中,季札路过睢地(今江苏徐州睢宁),当时睢地属古徐国。季札平素听闻徐国国君以仁义著称,便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君。徐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由于当时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君,但是季子心里其实已经答应给他了。后来,等季札回到徐国时,徐君已经死在了楚国。

6、《晏子春秋》姓字香:化用明崔数仞《人日祭王公祠》“遗爱千秋姓字香。”《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晏子春秋》由于在宋代被学者认为是伪书,研究之人甚少,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晏子春秋》后,《晏子春秋》为伪书的说法不攻自破。《晏子春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部史学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以与《左传》《史记》等记载相配合,作为研究晏子思想、晏子形象的第一手资料。中华晏姓及晏氏家族后人,因晏子力行节俭、廉洁爱民传颂2500多年,让晏姓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上熠熠生辉。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