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田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田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田姓人家,世代永存 2 第 22 楼

田顼(1496~1562年),梅岭田氏田本盛的第二十七世孙,字希古,号柜山,梅波公——田濡的次子。约在明弘治末年,田濡举家迁居尤溪县城内,居住在金鱼井。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田顼以“文崇先汉,诗类晚唐”的杰出才华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嘉靖七年(1528年),田顼出任户部主事,奉命办理九江税务。嘉靖十四年,田顼以礼部员外郎出任湖南佥事,“奉敕视学政”。他重视教育,创办濂溪书院,为朝廷培养和选拔人才。据说嘉靖十五年,彪炳史册的首辅张居正那年只有12岁,他到荆州府投考。荆州知府李士翱十分喜欢张居正,把他推存给田顼。田顼把张居正招来面试,试题是“南郡奇童赋”。张居正很快地交了卷。田顼与李士翱都惊异不已,把张居正补为府学生(见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嘉靖十七年,田顼迁任贵州按察司副使,仍督湖广学政。田顼主持学政,注重评文察德,培养和发现人才。嘉靖十八年,他主持兴修“二程书院”,并且在书院推崇“二程( 程颢、程颐)”的治学精神。此后,黄陂学风日浓,仰慕“二程”的学子经常前往拜谒和聆听讲学。田顼虽然在外为官多年,但他仍然十分关心桑梓文化教育。他回家探亲时,接受知县李文兖之聘,纂修《尤溪县志》七卷。不久,田顼以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为由,辞职还乡。田顼告归后,朝廷曾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的唐顺之前往请其再出。唐顺之与田顼同游武夷山。唐顺之赠联:“百年吾道幸未泯,犹忆楚邦山斗;卅载诏书征不就,长留洛水名标。”田顼作答:“四十已明农,甘心篙与蓬。谁知金马客,来访白头翁。草舍燃光里,岭梅雪夜中。颓颜倚玉树,相对一枝红。”嘉靖四十一年七月,田顼病逝,葬于尤溪县联合乡吉木村。田顼著有《太素集》2卷和《重修惠祠记》、《拓凤祠》、《更立三铺记》等诗文。

作者:222.76.192.* (2009/9/26 12:08:11)   回复此贴
  回复:田姓人家,世代永存 2 第 23 楼

田琯(1533~1606年),梅岭田氏田本盛的第二十七世孙,字希玉,号竹山,明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被授予江苏吴县知县。万历二年(1574年),田琯调任浙江新昌县知县。田琯一到任,便体察民情,整顿吏治,革除时弊,使新昌民风焕然一新。孝行砩是新昌县最为重要的历史水利灌溉工程。据新昌县有关志书记载,孝行砩位于新昌县城东门外汉山脚,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可以引新昌江水经石演、张家庄至三溪砩,渠长5000余米,灌溉农田可达万亩以上。明代多次毁、修,因分水不均,管理不力,以致严重损毁,使灌区不断缩小,许多农田因此荒芜。田琯了解到孝行砩年久失修、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后,立即组织修建。据《钱塘江志•孝行砩》载:“万历五年,新昌知县田琯募工重修,并捐俸置田10亩,供作管理岁修之用,使灌区农田悉成膏腴之地。”田琯为了保证水利灌溉工程的长期有效合理应用,他首先从根本上着手,制定均水法,革除“小民修渠,势家得水”之弊,保障了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他还捐出自己的部分奉禄购置10亩田作为“浚渠费”,使孝行砩有了正常的维修养护的经费。万历七年,田琯为振兴新昌文教,组织编纂《新昌县志》。他特聘“淹贯经史,为文直抉理奥,声名重一时”的著名学者吕继儒参加编修邑志,修成“世称良史”的《新昌县志》十三卷。田琯调离新昌时,新昌百姓感激田琯为他们所作的好事,特在城中为田琯画像立祠。万历十九年,田琯出任江西南康知府,不久又调任云南兵备副使。他统管贵州普安、四川东川一带兵备,整饬曲靖、寻甸、马龙、沾益等州县兵马。由于田琯为人刚正不阿,不肯依附权贵,因此得罪了一些达官贵族,被调任广西布政司参议,分守右江道。后又改任云南副使,分守洱海道。数十年来坎坷的官场使田琯十分厌倦,他决定辞职还乡,再举不就。万历三十四年,田琯卒于家中。朝廷诰封他为文林郎、承德郎、中宪大夫及中议大夫。田琯精通理学,著有《雷心赋注》、《地理直说》、《辩或意说》等书。田琯有6个儿子:一点、一得、一艺、一任、一匡、一宁。

作者:222.76.192.* (2009/9/26 12:08:52)   回复此贴
  回复:田姓人家,世代永存 2 第 24 楼

田一俊(1540~1591年),字德万,号钟峰,梅岭田氏田本盛的第二十八世孙,明隆庆二年(1568年)会试会元(第一名),授翰林院庶吉士。隆庆四年,田一俊任翰林院编修。田一俊为人刚正,敢于直言时弊,先后向朝廷上疏《回天变正人心疏》和《用财疏》等奏章,针对当时各级官吏奢侈浪费的现象,提出九点意见:一慎取用,二省浮费,三汰冗员,四惩赃吏,五核边费,六止侈糜,七清异教,八议钱币,九端好尚。希望朝廷“量民置官,量官受事”,“公天下之心,议而行之,行一年必有一年之积,行十年必有十年之积”。田一俊虽然在朝为官,但也十分关心家乡大田的经济、教育、民生问题,写有《大田县修学记》、《遗爱祠碑记》和《大田县新建尊经阁记》等文章。他曾为大田高峰寺题词:“赤松引禅寺,岩影空人心。”他为戴云山赋诗:“天下无山高戴云,低吟犹恐九天闻。炳霄此去不盈尺,尘世看来总绝群。七邑扶舆钟地脉,千年苞孕阐人文。丹梯认得登天路, 月窟平林桂子芬。”尤其是他向朝廷上疏《大田盐法议》,获得朝廷恩准,解决了故里吃盐难的问题。同时,田一俊以道德文章名世,他和广平的郭鹤峰、文江的廖盘峰以文章气节相砥砺,被称为“闽中田阳三峰才子”;又与田顼、田琯合称“梅岭三田”。明万历五年(1577年),朝廷关于“守制”问题发生争议。翰林院编修吴中行、翰林院检讨赵用贤等上疏要首辅张居正 “辞俸守制”。当时,神宗正倚重张居正。而张居正却以一些朝臣要他“辞俸守制”为由不上朝。无奈之下,神宗只好下令将吴中行等一班要张居正去职的官员廷杖惩处。翰林院的官员们一齐上疏救援,其中,措辞最为激烈的就是翰林院编修田一俊。据《明史•田一俊传》载:“一俊偕侍讲赵志皋、修撰沈懋学等疏救,格不入。乃会王锡爵等诣居正,陈大义。一俊词尤峻,居正心慊之。”坚持要张居正“辞俸守制”的官员都受到了惩处,田一俊“先行告归”,免除了处分。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后,田一俊得以召回,官复原职。不久,田一俊入宫中纂修玉牒,任国子监祭酒(从四品),万历十七年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正三品),后转任左侍郎教习庶吉士(正三品),掌翰林院。万历十九年,田一俊病逝于京城。田一俊为官清廉,“禔身严苦,家无赢赀。”(《明史•田一俊传》)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诏赠他为礼部尚书,谥文洁先生。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主动向朝廷告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明史•董其昌传》)田一俊灵柩归葬于大田县城东门外杨树林,由福建布政使司分守建南道左参议吴嶙主持祭葬。田一俊著有《钟台集》十二卷等传世。

作者:222.76.192.* (2009/9/26 12:09:20)   回复此贴
  回复:田姓人家,世代永存 2 第 25 楼

第三节 谱牒

一、宋及宋以前
无。
二、明清及民国
尤溪西城新联《田氏族谱》
尤溪西城新联《田氏族谱》始修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由道人碧台苏、濳龙为田氏重修族谱序;民国23年(1934年),由七口马邦爱为吉坑田氏重修族谱并作序;1993年,由台胞田芳耿等组织吉坑田姓族人重修。该谱共200页,5万字。
尤溪管前《田氏宗谱》
尤溪管前《田氏宗谱》始修于民国23年(1934年),由田世绪,田成厚编修。1995年,该谱由田有之、田有志重修。
尤溪中仙林坑《田姓族谱》
尤溪中仙林坑《田姓族谱》始修于民间6年(1917年),由田邵秉主持编修。全书共107页,9875字。
大田梅林《田氏族谱》
大田梅林《田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郡望雁门的田本盛为其开基始祖,唐开元二年(714年)从河南固始迁徙至大田梅岭(今大田梅林)。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
尤溪城关水东村《田氏族谱》
尤溪城关水东村《田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后在在兵乱中被烧毁。1987年,由岐山房田居泉、城东房田居敬主持,台溪傅国昌先生重修尤溪水东村《田氏族谱》。该谱谱内容有谱序、世系、祠堂记、名人传、五代图等。


作者:222.76.192.* (2009/9/26 12:10:17)   回复此贴
  回复:田姓人家,世代永存 2 第 26 楼

第二节 分布

三明市有田姓人口7214人,在姓氏人口中列第67位,占全市总人口的0.27%。三明市田姓人口集中在大田县,有5304人,占全市田姓总人口的73.52%。其他依次为:尤溪县1200人,永安市237人、三明市区212人、沙县127人、泰宁县35人、明溪县29人、宁化20人、建宁县19人、清流县19人、将乐县12人。
一、三明市区
三明市区有田姓人口212人,占市区总人口的0.07%。其中,三元区有田姓人口93人,分布于城关街道23人,白沙街道26人,富兴堡街道21人,荆西街道3人,岩前镇0人,莘口镇2人,中村乡4人,城东乡14人;梅列区有田姓人口119人,分布于列东街道69人,列西街道24人,徐碧街道14人,陈大镇3人,洋溪乡9人。
二、明溪县
明溪县田姓人口仅2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3%。具体分布为:城关(含雪峰镇)12人,瀚仙镇1人,胡坊镇1人,夏阳乡9人,夏坊乡6人。
三、永安市
永安市有田姓人口237人,占永安市总人口的0.07%;其主要分布于城区。
四、清流县
清流县田姓人口仅1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其主要居住在龙津。
五、宁化县
宁化县有田姓人口2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06%。其主要居住在城区。
六、大田县
大田县田姓人口列全市各县(市、区)的首位,有530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5%。分布在全县的6个乡镇的13个村庄,其中百人以上的村庄有7个。全县田姓人口最多的村庄为上京镇的梅林村,有1013人。全县田姓人口具体分布为:城区354人,华兴乡75人,均溪镇150人,上京镇2799人,广平镇550人,太华镇568人,建设镇808人。
七、尤溪县
尤溪县田姓人口列全市各县(市、区)的第2位,有12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29%。具体分布为:城关镇110人,梅仙镇9人,台溪乡62人,管前镇358人,八字桥乡3人,联合乡1人,新阳镇6人,洋中镇8人,西城镇419人,中仙乡196人,溪尾乡6人,汤川乡8人,坂面乡5人,西滨镇(含尤溪口)9人。
八、沙县
沙县有田姓人口12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5%,零星地分散于各乡镇。
九、将乐县
将乐县有田姓人口1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07%;其主要分布于城区。
十、泰宁县
泰宁县有田姓人口3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3%。具体分布为:杉城镇28人,朱口镇2人,上青乡1人,大田乡3人,梅口乡1人。
十一、建宁县
建宁县有田姓人口1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3%;其主要分布于城区。


作者:222.76.192.* (2009/9/26 12:11:1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9 每页5条 当前5/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田氏论坛  执行时间:1,078.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田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