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随便聊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回复:从这系列《包氏家谱》中发现了什么? 第 6 楼

在族谱“基本都收集齐全时,我们的认识肯定比之现在更要透彻得多了。那时回头再看刚开始的认识,自然就觉得有很多可笑之处了。”究竟是哪种“认识”“比之现在更要透彻得多了”?是好的认识还是不好的认识?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说得不具体,模棱两可的,像寺院里的签诗,看不懂,有点油滑的感觉。

作者:307307 (2012/4/11 9:44:56)   回复此贴
  回复:从这系列《包氏家谱》中发现了什么? 第 8 楼

中国纪念网上,贺晨曦先生以《包氏家谱》为题, 简要介绍了29部包氏家谱的出处与成谱的时间。  
  从出处看:江苏6 ,浙江17 ,安徽2 ,江西1 ,四川1,河南1 ,地点不明1 。
  从成谱的时间看:清嘉庆1 ,清道光4,清同治1,清光绪4,清宣统1,民国14 ,时间不明4 。
  由上述两项(出处与成谱的时间)的统计来看,历史上江、浙包氏对编修家谱与保存家谱好象比较重视一点,而留存至今的宗谱却连清初的也看不到了,何况现存谱其错讹之处屡见不鲜。据说包文钦先生的宗支没修家谱,不知真否?包学冠先生的家谱也是乱糟,据他自己说,历史上一会儿并入雁池,一会儿并入库村,但至今还大力宣扬包拯的祖父就是泰顺库村人,你说怪不怪? ......至于包和瑶先生,他是名闻遐迩的“搜神记”专家和编造谎言的大师,其他的暂不赘述了。现在,包旭初先生手头已握百多部族谱,和瑶要他找元明时期的宗谱,找到了吗? 旭初先生私下曾说:“好多谱应该作为主干谱,可是它们互相矛盾”。
  事实上岂只是“互相矛盾”?有的简直是乱说!例如,被有的人吹得神乎其神的《玉龙谱》、《南城谱》,就是这样,根本经不起分析。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旧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保留它研究它,这也算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但不能仿效。我认为四川包鑫祥(包先真)先生对待旧谱的态度客观正确,他特别反对有的人利用这些假资料去误导族众,甚至招摇撞骗。
   愚以为,各地是否应该先努力修好自己本地的宗支谱。否则,一室尚不能扫,况天下乎!
  

作者:不学无术者协会 (2012/6/9 18:49:21)   回复此贴
  回复:从这系列《包氏家谱》中发现了什么? 第 9 楼

建议把没有讨论完的资料继续讨论下去,省得行家笑话。

作者:0 (2013/5/22 11:36:1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 每页5条 当前2/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902.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