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著述辑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回复:包和瑶先生作的第一套《世系图》(远古部分.. 第 16 楼

看了以上的发言,综合网上林林总总的信息,我感觉大家对族事非常关心,这是一种好现象。同时,又觉得,至所以会有认识上的不一致,是因为对编修一套什么样的中华包氏族谱,存在着标准上的差异。包氏自受姓以来,有没有一套天下统一的族谱,尚待考察。这次编修中华包氏统谱(暂用这个名称以表达族人的心愿),时间跨度大,资料错讹多,又可能是史无前例,因此,制订什么样的统谱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期望值不能太高。能达到以下目标就足矣。一是统一字辈;二是尽可能集编天下包氏分支族谱至始迁祖(线谱和传记谱);三是分门别类编修包氏文化资料谱。至于史料上的错讹,允许存在,多种观点可同时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文化的发展,后人会给以更正。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先搞出一个粗坯谱,让一代代后人去完善它。我们的心思,现在主要应放在统谱的框架上,至于史料的真伪,可同时辩证,但不必花费很大精力,以防本末倒置。

作者:包熙葆 (2011/7/11 11:12:49)   回复此贴
  回复:包和瑶先生作的第一套《世系图》(远古部分.. 第 17 楼

看了以上的发言,综合网上林林总总的信息,我感觉大家对族事非常关心,这是一种好现象。同时,又觉得,至所以会有认识上的不一致,是因为对编修一套什么样的中华包氏族谱,存在着标准上的差异。包氏自受姓以来,有没有一套天下统一的族谱,尚待考察。这次编修中华包氏统谱(暂用这个名称以表达族人的心愿),时间跨度大,资料错讹多,又可能是史无前例,因此,制订什么样的统谱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期望值不能太高。能达到以下目标就足矣。一是统一字辈;二是尽可能集编天下包氏分支族谱至始迁祖(线谱和传记谱);三是分门别类编修包氏文化资料谱。至于史料上的错讹,允许存在,多种观点可同时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文化的发展,后人会给以更正。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先搞出一个粗坯谱,让一代代后人去完善它。我们的心思,现在主要应放在统谱的框架上,至于史料的真伪,可同时辩证,但不必花费很大精力,以防本末倒置。

作者:包熙葆 (2011/7/11 11:12:52)   回复此贴
  回复:包和瑶先生作的第一套《世系图》(远古部分.. 第 18 楼

“制订什么样的统谱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期望值不能太高。能达到以下目标就足矣。一是统一字辈;二是尽可能集编天下包氏分支族谱至始迁祖(线谱和传记谱);三是分门别类编修包氏文化资料谱。至于史料上的错讹,允许存在,多种观点可同时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文化的发展,后人会给以更正。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先搞出一个粗坯谱,让一代代后人去完善它。我们的心思,现在主要应放在统谱的框架上,至于史料的真伪,可同时辩证,但不必花费很大精力,以防本末倒置。”

   这是一种认识。包和瑶先生编的“世系图”是他的一种认识,我们反对这种《世系图》也是我们的一种认识。修《统谱》是全体包氏人的事业,各种不同认识必须充分交流。这交流中应该不存在“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问题,但并不排除有些人有这种思想行为。如果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现象,应该实事求是提出批评。
   目前,族内的主要认识分歧是:编撰《统谱》是否可以胡编乱造? 我们反对胡编乱造,就是对统谱的“框架”也希望不要胡编乱造。修史修谱必须持严谨态度,何况一次修《统谱》据说要化钱千万呢!
   尤其现代修大谱,胡编乱造之风不可开。若祖宗可以胡编乱造, 则接下去什么传记呀等等都可能出现胡编乱造,那岂非谱将不谱了!
   后代人若看到前人胡编的“粗坯谱”,也可能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骂前人办事这么稀里糊涂。另一种是努力学习前人的胡编乱造精神,让胡编乱造更上一层楼,甚至把包氏始祖辨证到盘古或外星人身上去,那就不得了。这是说笑的,请勿当真。总之,不要胡编乱造!
   我等草民,不揣冒昧,班门弄斧,惶恐之至!

                                包 曲 辰    包 家 人


作者:大家谈 (2011/7/12 9:59:17)   回复此贴
  回复:包和瑶先生作的第一套《世系图》(远古部分.. 第 19 楼


“制订什么样的统谱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期望值不能太高。能达到以下目标就足矣。一是统一字辈;二是尽可能集编天下包氏分支族谱至始迁祖(线谱和传记谱);三是分门别类编修包氏文化资料谱。至于史料上的错讹,允许存在,多种观点可同时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文化的发展,后人会给以更正。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先搞出一个粗坯谱,让一代代后人去完善它。我们的心思,现在主要应放在统谱的框架上,至于史料的真伪,可同时辩证,但不必花费很大精力,以防本末倒置。”

   这是一种认识。包和瑶先生编的“世系图”是他的一种认识,我们反对这种《世系图》也是我们的一种认识。修《统谱》是全体包氏人的事业,各种不同认识必须充分交流。这交流中应该不存在“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问题,但并不排除有些人有这种思想行为。如果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现象,应该实事求是提出批评。
   目前,族内的主要认识分就歧是:编撰《统谱》是否可以胡编乱造? 我们反对胡编乱造,即使是统谱的“框架”,也希望不要胡编乱造。修史修谱必须持严谨态度,何况一次修《统谱》据说要化钱千万呢!
   尤其现代修大谱,胡编乱造之风不可开。若祖宗可以胡编乱造, 则接下去什么传记呀等等都可能出现胡编乱造,那岂非谱将不谱了!
   后代人若看到前人胡编的“粗坯谱”,也可能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骂前人办事这么稀里糊涂。另一种是努力学习前人的胡编乱造精神,让胡编乱造更上一层楼,甚至把包氏始祖辨证到盘古或外星人身上去,那就不得了。这是说笑的,请勿当真。总之,不要胡编乱造!
   我等草民,不揣冒昧,班门弄斧,惶恐之至!

                                包 曲 辰    包 家 人



作者:大家谈 (2011/7/12 10:10:25)   回复此贴
  回复:包和瑶先生作的第一套《世系图》(远古部分.. 第 20 楼

看了以上的发言,综合网上林林总总的信息,我感觉大家对族事非常关心,这是一种好现象。同时,又觉得,至所以会有认识上的不一致,是因为对编修一套什么样的中华包氏族谱,存在着标准上的差异。包氏自受姓以来,有没有一套天下统一的族谱,尚待考察。这次编修中华包氏统谱(暂用这个名称以表达族人的心愿),时间跨度大,资料错讹多,又可能是史无前例,因此,制订什么样的统谱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期望值不能太高。能达到以下目标就足矣。一是统一字辈;二是尽可能集编天下包氏分支族谱至始迁祖(线谱和传记谱);三是分门别类编修包氏文化资料谱。至于史料上的错讹,允许存在,多种观点可同时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文化的发展,后人会给以更正。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先搞出一个粗坯谱,让一代代后人去完善它。我们的心思,现在主要应放在统谱的框架上,至于史料的真伪,可同时辩证,但不必花费很大精力,以防本末倒置。


作者:包熙葆 (2011/7/12 11:51:1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3 每页5条 当前4/9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1,187.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