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江苏】 羊氏自随晋室南迁,今江苏一带便是其族的主要聚居地。后世代相沿,居住地主要分布于吴郡、常州、淮安等地。 吴郡(今江苏苏州)羊氏自唐代已见于记载。唐末诗人羊昭业为避北方战乱,流寓吴郡,羊振文本系出泰山,但史书多称其为“吴郡人”,说明他已移家于吴。其后裔遂定居吴中,多出英贤。宋代有隆兴进士羊光宋,清代有画家羊毓金等。 武进(今江苏武进)羊氏亦自云出自羊祜之后,故以“岘山”为堂号。族人世传其族于明清之际自荆溪蒋浒圃迁来武进,但始迁祖姓名、世系已难稽考。迁来武进后,分别卜居于武进城区及查妪、大羊村、小羊村,遂分支为荆溪及阳湖大村、后村三派。八传至羊济清(号岘思),博学工文,道光间官云南盐课司。济清入仕籍后,乃创议修建宗祠,并编纂《羊氏宗谱》。 查妪羊氏今传十余世,著名人物有当代诗人江苏诗词学会会长羊牧之,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羊涤生,《历代诗人咏常州》作者羊淇,《江苏艺文志·常州卷》主编羊汉,排水工程专家、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羊寿生等。 另外在武进龙虎塘栅门村也有一支羊姓,始迁祖羊万光,于太平天国之后自泰兴迁来。太平天国失败后,常州栅门一带多遭清军屠戮,田园荒芜,于是苏北一带农民不断南迁于此,定居栅门者有羊姓一族,始迁祖为羊万光。族中相传系来自泰兴之毗卢寺,并谓该地有羊氏宗祠。但1994年羊氏后人赴泰兴调查,毗地仅一户姓羊,未见宗祠,故羊万光原籍尚无确考。今羊万光一支已传至七世,有八户三十余人。栅门羊氏与查妪羊氏虽非同支,但同宗共祖,皆属岘山堂(羊祜)之后。近年重修宗谱,遂与查妪羊氏合谱。
【淮安羊姓】 淮安羊姓亦称系出羊祜,先世世居于河南洛阳东安乐乡。至明初有族人羊正岐,生有五子,名瀛、江、河、清、海。当时洪武、永乐相继有开荒之诏令,移民江北,分籍派田。于是羊瀛遵诏率子弟至江北淮安府邑十五里芍药池占田申报国赋,自此定居于淮安。由是“自勤自俭成家,半耕半读传世”,至清乾隆时传至十四世。迄今已传二十六世。羊瀛仕明为候补广东惠州同知,后世亦多闻人,当代农学家、扬州大学教授羊锦忠即 出淮安羊氏。
【远渡台湾】 多支羊氏族人远渡海峡,定居台岛。靖江羊氏一支于1949年间徙居台北,著名台湾报人羊汝德便源出这一家族。武进羊氏也有族人迁居台湾,台北“武进同乡会”主任羊宗达,现定居于台湾南投;其长子羊公传,毕业于台湾中正理工学院,现任公司经理;次子羊公诚,台北国立清华大学研究所硕士,现任台湾电力公司工程师;三子羊公亮,美国南美以美大学比较宪法硕士,现为著名律师。教育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羊忆蓉。迁台的羊氏族人,在当今的台湾文教、经企各界多具有一定影响。“羊氏建筑表达顾问有限公司”即为旅台羊氏族人创办的著名企业。
【移居海外】 近世以来,还有许多羊姓移民海外,在广阔的域外世界拓展其宏业。青年女画家羊敏,移居日本后,致力于中国水墨画的创作与弘扬,作品多次人选日本美术作品展,并在日本各地成功举办过四次个人画展。他们所取得的众多突出成。
-------------------------------------------------
谱牒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家族的发展、生息、繁衍、荣衰的全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通史。
【修谱】 羊氏家族的谱牒编修甚早。由于魏晋以还,门阀制度确立,朝廷选官特重门第,官府为此专设谱局,主持修订百家谱。于是天下修谱之风大盛,以至“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通志·氏族略》)。羊氏作为“当朝第一流门第”(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自然对谱牒编修极为重视。当时世间流传有《羊氏谱》和《羊氏家传》。两书均已亡佚,但《谱》有多条文字保留在《世说新语注》中。 清代学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七考录云:“《羊氏谱》(卷亡):《世说·言语》篇注羊权仕至尚书左丞,羊孚历太学博士;《文学》篇注羊辅仕至卫军功曹,羊楷仕至尚书郎;《方正》篇注羊绥仕至中书侍郎;《伤逝》篇注羊孚即欣从祖;《赏誉》注羊繇历车骑掾,并引《羊氏谱》。”目前存世最早的羊氏谱牒,为宋代翰林学士汪藻所编《泰山南城羊氏谱》。汪藻著有《世说叙录》两卷,为《世说新语》中二十六个著名家族编修谱系,绍兴八年(1138年)刊行于世。《泰山南城羊氏谱》便是其书所编谱系之一。《羊谱》系汪藻根据《世说》和汉隋间十余部正史中泰山羊氏资料编辑而成。全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系图,绘列自东汉羊续至东晋羊希共八世三十八名羊氏人物,按行辈、血缘制表列出;第二部分为家谱正文,系羊氏族人的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系难以考明世系的羊氏别族。此书原印本藏于日本,传世极罕,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王先谦校本《世说新语》,将此书作为附录,影印出版。 除去宋人所编《羊氏谱》,后人编制的六朝羊谱还有清代周嘉猷、民国周明泰二种,分别收入所著《南北史表》与《三国志世系表》中。 唐宋以后,民间修谱日趋普遍。浙江缙云羊氏宗谱便创修于南宋时期。至明清两代,羊氏谱牒编修更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著名谱书。《中国家谱联合目录》著录羊氏谱牒四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流散于民间。
四、羊姓家谱文献目录
《皿川羊氏宗谱》:浙江缙云皿川羊族谱牒。创修于南宋德祜二年(1276年),由羊补之等人纂修,明清两代历经续修。今存版本有: 1、嘉庆九年(1804年)木活字本(存卷二、八),浙江临海县博物馆藏。 2、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木活字本,二册(存卷一上、卷四)。上海图书馆藏。 3、同治八年(1869年)木活字本,二册(存卷十、十一)。上海图书馆藏。 4、光绪二十一年(重895)木活字本,存一册。上海图书馆藏(参见《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页155)。 《羊氏族谱》:河南汝南县羊族谱牒。创修自明万历间羊可立,至清咸丰九年(1859年)羊善育等重修付刊。民国六年(1917年)羊善同等复行补修。今河南汝南县志办公室存有此谱。
--------------------------------------------------
五、羊姓字辈
所谓字辈,是指一代代人按顺序取其中一字作为名字的标记。它单独使用时仅是一个排列序号,合而观之便成为寓意深刻的诗句或箴言。这其中有对先祖功业的缅怀,有对儿孙进取的希冀。字辈谱的意义还在于严格区分本房、本堂或本支的血统传承,故各族皆对此极为重视,精心编订后载人族谱,用作后世子孙命名的依据。后嗣修谱时,有时还加以续写增订。
浙江缙云羊姓之字辈: 寿康宁泰,贤良方正,怡惠谦和,忠顺诚敬,明永斋肃,慈祥敦懿。
江苏淮安羊氏的承续班字则为: 岘山忠效,珍宝德仁;敬传开来,永尚文弘;世青云庆,乾坤泰昌;路喜同攀,常思中原。
湖南邵阳羊氏的“五房合班班次歌”为: 晋开以直重,衍裔肇山东。将相勋业建,贤儒学术鸿。 清廉诒泽远,经济启后隆。继述善承烈,发祥奕叶崇。
至1992年七修族谱时再续增班次歌: 硕彦锺毓秀,俊杰步裘踪。燕谋螽斯蔚,厚德育人龙。
江苏武进后村羊姓的行辈共十六字: 大开文明,气象万千。辉煌绪业,寿考延年。
河南临汝羊姓一支辈分字行为: 云亭令士雨,少中启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