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著述辑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回复:又一篇祭文(供阅读欣赏) 第 16 楼

回复000001号宗亲的信
000001号宗亲好!现在就您的6个问题,回答如下:
(1)“更不敢说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请你要敢于多说说自己从墓碑到这祭文,有哪些不正确之处。

学冠答:在从墓碑到祭文,我在《征询信》发出没有收到反面的意见,一直到今天都认为是正确才写的。是因您说“祭文和墓碑有很多问题”,我想您一定有“高见”,才有我的“更不敢说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

(2)“我一点也没有什么“难处”,和“下不了台”的感觉。”真的如此吗?

学冠答:真的。若人家摆出的理由比自己充足,向真理投降是应该的。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自己对人家的批评指正还是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绝不“固执己见”的。

(3)“要是十年前的《征询信》,今天有“好结果”,我将“十分感谢1号先生”。”,咦,你的《征询信》和“1号先生”有什么关系?
真的有“好结果”吗?怎么要“十分感谢”起来?!可笑至极!

学冠答:我认为凡是说人家“很有问题”的时候,说者必定有“问题在哪”的根据。您说我的“祭文和墓碑很有问题”,我相信您一定“很有根据”才说得出口。当您把“根据”说得我们心服口服的时候,不是有“好结果”吗?既然有“好结果”,怎么不“十分感谢1号先生呢?”因此,这没有什么“可笑至极”的。如果只说人家“有问题”,闭口不提“问题的根据”,恐怕是“可笑的”。您说是吗?

  (4)“你说我的《祭文》“很有问题”。”对呀!这《祭文》很有问题,连这墓志铭也很有问题。
学冠答:“你说我的《祭文》“很有问题”。这是引用您的话。要是我早觉得“很有问题”,那我是绝对不会写的。诚心期待您的“很有问题的高见”!
  (5)“我诚心期待着你的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估计你目前还不会有诚意,所以我要等着瞧。
学冠答:向真理投降是老朽的宗旨!我等着您不吝赐教的诚意呢!
  建议你进一步去读读族史,以便将来交谈起来,对我这个大老粗也有些教益。

学冠答:“建议你进一步去读读族史”,这个建议很好!族史我确实读得太少。“大老粗”是只读七年书的老朽,而不是您呐!
  顺便讲一讲,你文成凤狮包族,现有900多户4000多人,且人材辈出,生活优裕,诚浙南之望族也,可喜可贺!然据你透露,目前贵宗支对迁始祖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温州永嘉雁池,一说来自泰顺库村,好像存在两套宗谱,这可不大好吧。  而从有关资料看来,可能还是雁池为是。正本清源,先正好自己的吧。

学冠答:两套族谱我家都有,而且不止看一遍。要不是民国22年(1933年)我们的族祖包国光在修谱《序言》中说祖先来源改来改去的原因,大意是“彼时凤獅先辈与库村来往甚少,要谱头,不与看,只得改从雁池。现在关系密切,谱头与看,与始祖来自库村的流传相符,故改雁池从库村......”。我是1934年出生的,您的 “而从有关资料看来,可能还是雁池为是。正本清源,先正好自己的吧”的建议,恕我个人无法采纳。

最后一个建议,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是1934年生,平生只读七年书,1951年开始滥竽充数教书到珊溪中学退休。也请告诉您的实名、年龄、学历、单位和手机号码好吗?如果再用000001号交流,恕不回复。谢谢!

此复

敬礼

            浙江文成凤獅84叟包学冠敬上

                   手机15257758982

                         2017.6.28


作者:包学冠 (2017/7/9 9:27:51)   回复此贴
  回复:又一篇祭文(供阅读欣赏) 第 17 楼


                                              
                            包                 包
                   公       驮        驮       拯
                   元       公                 公
                   二                          前
                   零    瑞文景泰     公       十      
                   零    安成宁顺              七
                   八                          世
                   年                          祖
                   三    安江平乐
                   月    徽苏阳清     之
                   三
                   日       后
                   吉       裔        墓
                   时       敬
                            立
1、这墓碑正面刻的驮公“后裔”,把他们跪在墓前,你也发过《征询信》了吗?你凭什么特权包办代替?连基本的礼貌也不顾了。
2、你在14楼的回帖,我们看到了,想必许多感兴趣的人也看到。暂不回复,意在尽量照顾老人的面子。面布撕得太开,可能连你自己也会笑掉大牙。不信,你可以和你的“老太”私下研究研究看。
3、关于贵地祖先迁徙问题,你说的对,个人是无法采纳的,我们当然也无权关心这一问题的。当时想的这是实事,那是虚妄。



作者:000001 (2017/7/9 9:59:07)   回复此贴
  回复:又一篇祭文(供阅读欣赏) 第 18 楼

再复000001号先生

(包驮公墓碑正面字样)
                          
                            
                            
                                      包
                                              
                            包                 包
                   公       驮        驮       拯
                   元       公                 公
                   二                          前
                   零    瑞文景泰     公       十      
                   零    安成宁顺              七
                   八                          世
                   年                          祖
                   三    安江平乐
                   月    徽苏阳清     之
                   三
                   日       后
                   吉       裔        墓
                   时       敬
                            立
1、这墓碑正面刻的驮公“后裔”,把他们跪在墓前,你也发过《征询信》了吗?你凭什么特权包办代替?连基本的礼貌也不顾了。

学冠答:我认为《征询信》发出一年多,没有反对意见,就视为认同。再说他们自觉跪在墓前的即使不是驮公直系,也是旁系,是尊敬先祖有礼貌的行为。您能说我“凭特权包办代替”和“连基本的礼貌也不顾”吗?难道说在先祖墓前不跪就是“基本的礼貌”吗?

2.你在14楼的回帖,我们看到了,想必许多感兴趣的人也看到。暂不回复,意在尽量照顾老人的面子。面布撕得太开,可能连你自己也会笑掉大牙。不信,你可以和你的“老太”私下研究研究看。

学冠答:我请求您回复的问题,您就大胆地说吧!这关系祖先来历的问题,应该说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您就“撕开我的面布和笑掉大牙”吧!补牙费决不会要您负担的。您说“你可以和你的“老太”私下研究研究看”,我认为“老太”岁数大,为包氏呕心沥血,精神可嘉!我们之间,什么事都是公开的。凡是我们认为对的都接受、采纳和改正。认为值得商榷的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的《祭文》若有问题,也不能再加重他的负担。


3、关于贵地祖先迁徙问题,你说的对,个人是无法采纳的,我们当然也无权关心这一问题的。当时想的这是实事,那是虚妄。

学冠答:谢谢您支持老朽的观点。

最后,一个建议: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叫包学冠,1934年生。解放前只读七年书。1951年滥竽充数步入教育队伍至1995年退休。QQ号:1391622029.微信号:15257758982.以后交流,请用实名。请您告诉真名、年龄、学历、单位和联系方式好吗?如果再用000001号交流,恕不回复。谢谢!

                                     山野老朽包学冠上 2017.7.9.


作者:包学冠 (2017/7/9 22:26:40)   回复此贴
  回复:又一篇祭文(供阅读欣赏) 第 19 楼

18楼说:“谢谢您支持老朽的观点”。
    声明:在这网页上,我们根本没有支持过这位“老朽”先生的什么观点,同时也在怀疑这位“老朽”先生和我们是一家人的说法。目前,据说包姓人的来源很多,我们还不清楚“老朽”先生和我们是同属哪一个源,故不可随便高攀别人是“一家人”吧。
    这《又一篇祭文(供阅读欣赏)》,根本称不上是祭文,从立意到内容均极为错误。这是我们的观点。
   “请您告诉真名、年龄、学历、单位和联系方式好吗?”
    怎么?要替我们介绍对象吗?不劳了,谢谢!


作者:000001 (2017/7/10 10:30:20)   回复此贴
  回复:又一篇祭文(供阅读欣赏) 第 20 楼

000001先生:你的声明我看到了。既然你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家人”( 如果你姓包可以说连祖宗都不认了),连明明赞同的第三点还敢发表《声明》来推翻,又不愿意实名交流,从此,和你就免谈了。

                                              浙江凤狮包学冠  2017.7.11.


作者:包学冠 (2017/7/11 11:02:3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6 每页5条 当前4/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2)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214.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