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宗谱撰修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至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亲的公开信 已阅:8725 / 回复:36(楼主)

至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亲的公开信

为了传承氏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族人共同研讨族史,特写了《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一文,作为族人研讨氏族传统文化引玉之砖,受到广大宗亲的关注,目前阅者己达4001人次。前言说明此文作为研讨包氏传统文化引玉之砖。本人资浅识薄,谬误难免,敬请贤达指正。您们出于对包氏历史高度负责和对本人的关爱,对此文作了不少批评指正,本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人在撰写此文的同时,对几部有代表性的《玉龙包氏宗谱》、《华阳(句容)包氏宗谱》、《安徽合肥包氏支谱》、《云阳传经堂包氏宗谱》作了粗略分析,供族人研讨族史参考,我认为为了维护氏族和編谱者的声誉,对这些谱的分析不宜在网上公开。不少宗亲已得到此资料。若宗亲们需要,敬请告诉实名和QQ号,可发给你们共同研讨,您们提问的有关问题,也许在共研讨这些谱中找到答案。但要求承诺不对外公开,如果谁违反承诺造成对氏族和编谱者声誉的损伤,必须负一切后果之责。谢谢合作。
和瑶叩敬2012、1、9。

该帖子被包和瑶在2012-1-11 11:39:24编辑过

作者:包和瑶 (2012/1/9 14:39:53)   回复此贴
  回复:至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亲的.. 第 1 楼

包和瑶先生为何把《玉龙谱(第三段)》涂改成这般模样?
  
      扬州版: (由扬州包旭初先生照四川邻水的原样先予登载)
        
  溯其始祖,原於舜帝,生于姚墟,以姚姓。耕于历山,陶于河滨,后受尧禅,即位六十一年。让位于禹。吾祖食享君禄,代代懿工宦臣。及至帝相在位,羿党篡之,寒浞所弑。吾祖姚明兮,国大变,时为左班丞相。谏而不听,弃职还乡,耕于田亩之中;君于历山为民,方乃舜祖之三代孙,帝相位后一十二主。至于履癸,桀立無道,成湯放桀於南巢。
       吾祖姚怌义,乃舜祖十一代之玄孙,商朝為民。后商朝一统,传二十八代。主至于纣王,残虚百姓。吾祖姚崐峰,闻西岐民安,迁于首阳山下东水沟居住。后至武王伐纣,周朝归统,列土封八王百余年。吾祖受封诸侯之职,立于陈国,传二十五年。主以妫姓。后至秀乾即位,十五年为楚所灭,吾父以复原姓。
       姚申全,奸臣诈害,死于宁国,因而吾去姚姓申,名包胥。母子逃楚,皆因吾母姓姬。吾母之母姓熊,乃楚王之妹也。母子依亲而逃,至于楚国。楚王之发其仁爱,怜母寡居,重吾才能,委授微职。后吾报父仇,兴兵克战,父仇亦伸。加升楚上大夫,忠心辅国。
       吾与舜祖,八十九代之玄孙,迨因楚王失德,人伦错乱,君臣大变。吾知楚有亡国之祸,去乱避世,隐于玉龙山。吾去申姓包,名胥。就名为姓,以定千载不异耳。

   凯里版:(由包和瑶先生涂改,涂改后他自称为“历史珍文”)
        
        溯其始祖源於軒轅咸稱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傳位九世為帝相羿黨纂之寒浞所殺吾祖明兮時為左斑承相諫而不聽棄職還鄉耕於田畝之中居於曆山為民帝相後十二主至履癸桀立無道成湯放桀於南巢吾祖懵義商朝為民商朝一統傳二十八代主至紂王紂殘虛百姓吾祖崐峰聞西岐民安遂遷居首陽山東水溝後至武王代紂周朝歸統列土封八王吾祖熊繹授封諸候立于楚傳二十五年至秀乾即位十五年為楚所滅吾父申全被奸臣詐害死於甯國楚王發其仁愛憐母寡居重吾才能委授微職後吾報父仇興兵克戰父仇亦伸加升楚上大夫忠心輔國迨因楚王失德人倫錯亂信讒言殺忠良君臣大變子胥覆楚吾乞師以複昭王封賞吾愧不受王強之故辭封棄賞隱於玉龍山去申更包名胥以定千載不異耳。

    
         评曰:

    “狼来了!狼来了!狼来了!”说多了的人,就没人相信了。


作者:打假队 (2012/1/11 18:23:39)   回复此贴
  回复:至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亲的.. 第 5 楼

要得人不知,除非已莫为!除非已莫为!!

作者:016501 (2012/1/14 23:11:11)   回复此贴
  回复 5:回复:至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 第 8 楼

纸包不着火!纸包不着火!!纸包不着火!!!

作者:016501 (2012/1/15 12:52:00)   回复此贴
  回复:至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亲的.. 第 9 楼

评包和瑶先生“至(致)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亲的公开信”

包和瑶先生说:“为了传承氏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族人共同研讨族史,特写了《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一文,作为族人研讨氏族传统文化引玉之砖,阅者己达4001人次。”

(评:胡编乱造的行为能算是研究吗? 胡编乱造出来的东西能算是氏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吗?《忠臣门包氏的传统文化》一文,除了一点断章取义的抄袭之外,基本上是胡编乱造的,这只能是哗众取宠、误导族人、辱祖乱宗、破坏团结、严重损伤氏族的声誉,根本不配做引玉之砖!目前阅者己达4001人次,可以说是已引起了广大宗亲的关注,但其中有多少人是 赞同你的, 有多少人是反对你的,你应该抽样调查一下,以保持头脑清醒啊!)
  
  包和瑶先生说:“前言说明此文作为研讨包氏传统文化引玉之砖。本人资浅识薄,谬误难免,敬请贤达指正。您们出于对包氏历史高度负责和对本人的关爱,对此文作了不少批评指正,本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评:不要装模作样地“表示衷心的感谢”,连指出你写的《祭包公》文中的错别字,你都不接受,还闹出笑话,竟说古文字就是这个样的。唉,还是先说说你自己写的东西,错在哪里?错了多少?如何纠正? 为什么要这样胡编乱造、明知故犯?谬误真的太多了,岂只“难免”?至少还有100个!我们不是危言耸听,因你有25篇“大作”,平均每篇再找4个错,就有100个了。如不信,我们可以一一提出来。)

    包和瑶先生说:“本人在撰写此文的同时,对几部有代表性的《玉龙包氏谱》、 《华阳(句容)包氏宗谱》、《安徽合肥包氏支谱》、《云阳传经堂包氏宗谱》作了粗略分析,供族人研讨族史参考。”

(评: 你会分析吗?没有几个人相信你的大话、假话。若不服气,你就分析出来给大家看看,不要故弄玄虚吧。)
  
  包和瑶先生说:“我认为为了维护氏族和編谱者的声誉,对这些谱的分析不宜在网上公开,若宗亲们需要,敬请告诉实名和QQ号,可发给你们共同研讨,您们提问的有关问题,也许在共研讨这些谱中找到答案。但要求承诺不对外公开,如果谁违反承诺造成对氏族和编谱者声誉的损伤,必须负一切后果之责。谢谢合作。”

(评:你根本不了解古旧宗谱,不能正确对待古旧宗谱,你只会把古旧宗谱里那些传说的、臆造的、错讹的、不合时宜的内容搜集起来,自己加以发酵、任意吹捏,编造神话故事,甚至乱立祖宗,往自己宗族头上大泼脏水。你说的那一套,只能哄骗我们这几个谱盲、史盲、文盲于一时,岂能愚弄广大的包氏有识之士。你已对氏族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伤,必须负一切后果之责。评论至此,欢迎反驳。)

                                            


作者:7788778 (2012/1/20 11:39:39)   回复此贴
  回复:至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亲的.. 第 11 楼

《评包和瑶先生“至(致)包初学、包冷水、包一评、包一问等宗亲的公开信”》发表已十多天了,希望包和瑶先生等提出不同意见。这里是交流意见的平台啊,让它闲着多可惜!  

作者:7788778 (2012/2/1 19:07:0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6 每页5条 当前1/8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5,091.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