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邝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邝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邝氏寻亲公告 第 6 楼

我也是姓邝,据知是原至广东开平,我爷爷已经卖咸鸭蛋很久了,他的名叫邝光华,妹妹在香港(已故)弟弟在澳门(很老了)不过如果没错的话他好像还有一个不懂是姐姐还是妹妹了也不懂在那里!!我的email 是 nicholaskong8888@yahoo.com.hk 我来至马来西亚谢谢

作者:60.53.28.* (2009/10/8 21:17:56)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邝氏寻亲公告 第 7 楼


答鸿茂宗兄的“寻亲公告”
邝守恒
今年五月廿七日,临武四排头的鸿茂宗兄,在网上发出一篇“寻亲公告” http://www.10000xing.cn/x556/bbs/show.asp?id=230

鸿茂宗兄费尽心思孜孜不倦寻找自己的祖宗,此举孝也,本人极为钦佩,并一如既往,对各地寻根问祖的宗亲,予以积极支持,并力所能及地给予协助。

鸿茂宗兄在“寻亲公告”中,提供他们族谱中的一些资料,归结起来有三点:

1、他们的祖宗源礼公,及其弟源惠公的七传孙才安公,两人先后从江西省泰和(县),迁居临武的。源礼公迁临武蓬水头,才安公迁临武四排头

2、源礼源惠的父亲是居正公,居正公是始迁泰和的邝氏始祖。

3、源礼源惠一脉,不同于著公一脉。是湖南邝氏始祖著公之外的另一个邝氏来源。

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之后,发觉此资料疑点多多。现分述如下,希望与鸿茂宗兄共同研究商榷。

(一)

源礼源惠一脉,应非从江西泰和而来。

江西省泰和县,自古至今没有邝姓的村。
  1、泰和县当今有44万人口,全县没有一条邝姓村,即使是小小的邝村也没有。只有十来户邝姓散户,都是近年或近代从外地迁入的。泰和的电话号码本,安装固定电话的邝姓,只有一人。他名邝宣财,是近代从遂川县迁入泰和的。
2、临武著公裔廿五传孙邝恤源,民国二十年任陆军上校团长,曾带兵转战南北。他带着族谱的疑点,在部队驻江西吉州时,根据24世邝为光谱序所说邝姓在江西散居状况,他详询吉安、泰和、永新等地,但只知有旷,而不知有邝。再查考吉州府志,才知当地历无邝姓。因而,他得出:”为光之序,似无实据”的结论。之后,他回乡适逢修谱,故为新修族谱写了序,最后还认真地说了一句:他对此调查完全负责。(请参阅临武1990年谱第39页)
3、“寻亲公告”的资料说:“居正公始迁江西泰和,源礼(于宋乾道年间迁湖南临武蓬水头,至七传才安公,迁临武四排头”。这就是说,自宋乾道年间始,起码有七代人居泰和,至今八百多年,其繁衍必成堂堂大族,何故凋零如此?

从此应可得出结论:源礼、才安二公,不是从泰和而来。


作者:kaikuang (2010/1/20 12:28:47)   回复此贴
  回复 7:邝氏寻亲公告 第 8 楼

续上
(二)

“寻亲公告”中说,“源礼源惠的父亲是居正公,居正公是始迁泰和的邝氏始祖”。既然是八百多年的“邝氏始祖”,子孙必定很多而且分居各地。但我览阅湖南各地谱序,除乾隆年间<蓬水头源礼派下源流>中提到居正公外,其他均未见提及。反而在黄姓族谱中,有个显赫大官叫黄居正。
   黄居正是何人?他是黄姓第111世祖,是黄姓由福建蒲田始迁入粤的始迁祖。是宋淳熙进士、当朝状元,历任舒州知府、成都知府、英州知府、吏部侍郎、后至刑部尚书。黄居正,讳世保,号寅齐,生于宋绍兴二十年,妣巫氏,生四子,(源字辈)长子源深,次子源辅,三子源赞,四子源大。(附黄氏族谱第69页如右图)插图:


人有同名,不足为奇。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邝居正确有其人,只因一时尚未寻到,或改了名而后人不知;二是把黄居正误作邝居正。我在此不敢断言肯定。但是,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在清朝以后的几百年中,湘南各地邝姓,都一直沉浸在“邝从黄来”、“邝从江西来”的流传之中。祖宗断了层,就从江西及黄姓去查找,这是很自然的事。况且,在湘南各地邝氏族谱中,误把黄姓的达官贵人,移入作邝姓的祖先,也不鲜见。黄四明就是一例。



作者:kaikuang (2010/1/20 12:30:53)   回复此贴
  回复:邝氏寻亲公告 第 9 楼

(三)

源礼公是著公的后裔,并非是著公之外的另一来源。

在寻亲公告出了之后,有个“聪明”的宗弟,立即反应说:源礼源惠一脉,是著公以外的另一个邝姓来源。好像邝姓来源越多越好似的。其实,这是寻祖的“误区”。

鸿茂宗兄也好,这位宗弟也好,都是临武人,距著公祠近在咫尺,且年年前往拜祭。著公祠内神台,中央安放著公神位,左右两旁各立两个稍小的神牌,排列次序正统规范,左一为著公长子富国公神位,右一为著公次子安国公神位,左二为著公三子定国公神位,右二为源礼源惠二公的神位。(附图)
下楼是图片:


作者:kaikuang (2010/1/20 12:33:16)   回复此贴
  回复 9:回复:邝氏寻亲公告 第 10 楼

插图:

[img]://group.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fdb42499f1b892f2b7336f1924ce04a7a00d5c738d67213930bea7e3d84c4c88c22ed2bfbd41e30d2c16bd23740c7b0b0219247b3e16779685d8041f6581322c665545394ccca4442ad01c002ea58783fa3460fa02c58cedd752f3741ca5ea366be533de44da9dcc563aa05e15252c9d2213b63f[/img]插图:

插图:

字可以写错,话可以讲错,但祠堂绝不能入错(指神主),神位绝不能放错。这是宗族常识中的基本常识。源礼源惠二公神主,安放在著公祠神台之内,而位置是放在三位二世祖之下,这就充份证明源礼源惠二公,是著公的后人,而且是富国安国定国三位二世祖、其中一位的后人。

该帖子被kaikuang在2010-1-20 12:36:24编辑过

作者:kaikuang (2010/1/20 12:35:2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2 每页5条 当前2/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邝氏论坛  执行时间:236.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邝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