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随便聊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回复:浅谈我个人的思想认识 第 17 楼

(二)包和瑶编的包氏世系图正确吗?
包和瑶这A、B两版的包氏世系图,蚡冒以上抄袭于《史记楚世家》,蚡冒以下硬搬于《东周列国志》。
   《列国志》里,只提到申无畏的儿子名叫申犀,申无宇的儿子名叫申亥,除此之外,《图》中所列的这些申姓人之间 都不是父子关系,更不是申包胥的祖上。所谓世系,是指一姓世代相承的系统,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那么,怎能把这些与我们包氏毫无血缘关系的申姓人,硬拉来做我们自己的祖宗呢?特别令人气愤的是,为了凑数,竟把被砍头的历史反面人物申侯,也拉进来当祖宗,真乃荒唐透顶了!
   且看,申侯是怎样的一个人:  
    1、《列国志》载:“申侯曾仕楚,有口才,贪而善媚,楚文王甚宠信之。”
       (评:品质恶劣。贪:爱财。媚:拍马奉承。)
    2、楚文王临终,恐后人不能容他,使奔他国。
       (评:可见有许多人厌恶、痛恨他的恶行。)
    3、申侯奔郑,郑厉公复宠信如在楚时,遂为大夫。
       (评:善媚的功夫超群。)
    4、郑被楚侵,求救于齐。齐联八国兵力,解了郑之危。陈大夫辕涛涂闻班师之令,与申侯商议,为己二国少安而欲东循海道而归,申侯当面称善并叫辕去陈说。当盟主齐桓公同意后,申侯背后便向齐桓公进言,应当取道陈、郑,“涛涂自恤其国,非善计也。”结果害得辕被逮捕险些丧命,而申侯得宠获虎牢封地之厚奖。            
       (评:害人利己之奸渠也。)
    5、郑解危后,为周惠王立世子事,申侯 蛊惑郑伯,背齐事楚。
       (评:过河拆桥,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小人。)
    6、后来,郑伯接到辕涛涂的检举信,又将齐兵两次至郑归咎于申侯, 便将申侯斩首。
       (评:这个申侯是否遗臭万年?)

    作者把申侯等拉来当祖宗,是不是胡编乱造?是不是辱祖乱宗?是不是污辱了我们引以为荣的包咸、包融、包拯等先祖?是不是往我们包姓人头上拨脏水?是不是......?   请问“秘书长”包尊敬等先生,你们有怎么样的感觉??你们要“捍卫”包和瑶这些胡编乱造的“杰作”吗?? 请你们发表发表你们“坚决捍卫 、誓死捍卫”的“杰作”吧!
    合肥等地的拯公后裔,在这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早在“扬州首届宗代会”时,就拂袖离会以示抗议,划清了界线,而今后在维护拯公的崇高形象与声誉等方面,当然永不放弃斗争。这里,有关人士明白了吗?我看,这恐怕就是合肥不欢迎你们的某些会议在合肥召开的主要原因吧。
    
            (待续)



  
  


作者:包一评 (2011/12/20 10:45:33)   回复此贴
  回复:浅谈我个人的思想认识 第 18 楼

包和瑶先生为使包氏世系从《列国志》接到《楚世家》, 为使申姓接上芈姓,就借用申繻来与蚡冒衔接。于是,说蚡冒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被熊通杀了;而小儿子“惧祸而徙于申,故曰申繻,公元前683年再避难于鲁,曾任鲁国大夫,因疾归乡。” 他把申繻的来历、两次避难和最后因疾辞官的故事编得非常具体,并说这是从《史记》中研究出来的。但依然使人怀疑。
    1、《史记楚世家》载:“蚡冒 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弑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史记》 里绝对找不到蚡冒还有个小儿子的事。究竟包和瑶先生是从哪里获得与《史记》不同的资料?恐怕是他自己臆造出来吧。
    2、熊通杀侄篡位之事,发生在公元前741年,假如蚡冒的小儿子惧祸出逃时年约二十岁,那么“公元前683年再避难于鲁”时(还未做官),申繻就将八十岁了。就算他当年逃难时只有1岁,那么“再避难于鲁”时也是六十岁的老人了。这完全不合情理。
    3、据《左传》载:鲁桓公“十八年(前694)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理。易此必败。"”鲁桓公不听,结果在那年夏四月被害于齐。接着也是申繻等人,为运尸回国、重立新君做了许多事情。从此可知,申繻在公元前694年以前就已在鲁国做官了,比和瑶先生说他在“公元前683年再避难于鲁”,还早11年呢。 和瑶先生编造的故事不符史实。
   篡改历史,误导群众,这样的事是不该做的。    

         (待续)


作者:包一评 (2011/12/21 22:27:15)   回复此贴
  回复:浅谈我个人的思想认识 第 19 楼

二)包和瑶编的包氏世系图正确吗?
包和瑶这A、B两版的包氏世系图,蚡冒以上抄袭于《史记楚世家》,蚡冒以下硬搬于《东周列国志》。
   《列国志》里,只提到申无畏的儿子名叫申犀,申无宇的儿子名叫申亥,除此之外,《图》中所列的这些申姓人之间 都不是父子关系,更不是申包胥的祖上。所谓世系,是指一姓世代相承的系统,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那么,怎能把这些与我们包氏毫无血缘关系的申姓人,硬拉来做我们自己的祖宗呢?特别令人气愤的是,为了凑数,竟把被砍头的历史反面人物申侯,也拉进来当祖宗,真乃荒唐透顶了!
   且看,申侯是怎样的一个人:  
    1、《列国志》载:“申侯曾仕楚,有口才,贪而善媚,楚文王甚宠信之。”
       (评:品质恶劣。贪:爱财。媚:拍马奉承。)
    2、楚文王临终,恐后人不能容他,使奔他国。
       (评:可见有许多人厌恶、痛恨他的恶行。)
    3、申侯奔郑,郑厉公复宠信如在楚时,遂为大夫。
       (评:善媚的功夫超群。)
    4、郑被楚侵,求救于齐。齐联八国兵力,解了郑之危。陈大夫辕涛涂闻班师之令,与申侯商议,为己二国少安而欲东循海道而归,申侯当面称善并叫辕去陈说。当盟主齐桓公同意后,申侯背后便向齐桓公进言,应当取道陈、郑,“涛涂自恤其国,非善计也。”结果害得辕被逮捕险些丧命,而申侯得宠获虎牢封地之厚奖。            
       (评:害人利己之奸渠也。)
    5、郑解危后,为周惠王立世子事,申侯 蛊惑郑伯,背齐事楚。
       (评:过河拆桥,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小人。)
    6、后来,郑伯接到辕涛涂的检举信,又将齐兵两次至郑归咎于申侯, 便将申侯斩首。
       (评:这个申侯是否遗臭万年?)

    作者把申侯等拉来当祖宗,是不是胡编乱造?是不是辱祖乱宗?是不是污辱了我们引以为荣的包咸、包融、包拯等先祖?是不是往我们包姓人头上泼脏水?是不是......?   请问“秘书长”包尊敬等先生,你们有怎么样的感觉??你们要“捍卫”包和瑶这些胡编乱造的“杰作”吗?? 请你们发表发表你们“坚决捍卫 、誓死捍卫”的“杰作”吧!
    合肥等地的拯公后裔,在这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早在“扬州首届宗代会”时,就拂袖离会以示抗议,划清了界线,而今后在维护拯公的崇高形象与声誉等方面,当然永不放弃斗争。这里,有关人士明白了吗?我看,这恐怕就是合肥不欢迎你们的某些会议在合肥召开的主要原因吧。
    
            (待续)

  


作者:包一评 (2011/12/22 7:40:31)   回复此贴
  回复:浅谈我个人的思想认识 第 20 楼


包和瑶先生为使包氏世系从《列国志》接到《楚世家》, 为使申姓接上芈姓,就借用申繻来与蚡冒衔接。于是,说蚡冒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被熊通杀了;而小儿子“惧祸而徙于申,故曰申繻,公元前683年再避难于鲁,曾任鲁国大夫,因疾归乡。” 他把申繻的来历、两次避难和最后因疾辞官的故事编得非常具体,并说这是从《史记》中研究出来的。但依然使人怀疑。
    1、《史记楚世家》载:“蚡冒 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弑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史记》 里绝对找不到蚡冒还有个小儿子的事。究竟包和瑶先生是从哪里获得与《史记》不同的资料?恐怕是他自己臆造出来吧。
    2、熊通杀侄篡位之事,发生在公元前741年,假如蚡冒的小儿子惧祸出逃时年约二十岁,那么“公元前683年再避难于鲁”时(还未做官),申繻就将八十岁了。就算他当年逃难时只有1岁,那么“再避难于鲁”时也是六十岁的老人了。这完全不合情理。
    3、据《左传》载:鲁桓公“十八年(前694)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理。易此必败。"”鲁桓公不听,结果在那年夏四月被害于齐。接着也是申繻等人,为运尸回国、重立新君做了许多事情。从此可知,申繻在公元前694年以前就已在鲁国做官了,比和瑶先生说他在“公元前683年再避难于鲁”,还早11年呢。 和瑶先生编造的故事不符史实。
   历史上确有申繻其人,但申繻却不会是我们包氏人的祖宗。篡改历史,误导群众,这样的事是不该做的。    

         (待续)




作者:包一评 (2011/12/22 7:48:41)   回复此贴
  回复:浅谈我个人的思想认识 第 21 楼

好一个包和瑶,他是什么东西,胡编乱造是他,搞阴谋诡计是他,请你们所谓宗亲会到贵州凯里了解一下,没有一个本支族众相信他,他不是本支推选,又能进入宗亲会核心,请你们哪个能说得清,我等着你们负责任的回答。
                                             包实

作者:5261955 (2011/12/23 9:39:3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3 每页5条 当前4/9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347.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